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民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223

一、单选题

1.

下表所示为战国末期吕不韦所编著的《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家文献的征引情况统计(单位份)据表可知,这一做法(  )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35

1

31

1

A.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B.奠定了政治变革理论基础C.反映了思想发展潮流D.消弭了各家学派思想隔阂

2.

汉代史家把六经作为鉴别史料及判断史料价值的标准。司马迁取舍史料的标准就是 考信于六艺 折中于夫子 。这表明汉代史学(  )

A.深受主流思想影响B.注重义和理的阐发C.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缺乏研究的可信性

3.

北宋使用地方行政体制分离制,在每一高层政区建立多个机构,高层行政组织的数目数倍于高层政区数,中央的行政幅度剧增。以北宋熙宁以后为例,全国共二十三转运使路,每路有漕、宪、仓三个机构,高层行政组织数超七十个。这一制度设计主要目的是(  )

A.稳定国家行政成本B.提高中枢决策效率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分化地方行政权力

4.

乾隆《汉阳府志》记载,汉阳所产棉布 四方来贸者辄盈千累百捆载以去 ,销售范围远至秦晋、滇黔;孝感、应城等县为又一棉布产区, 四时舟车负贩不绝 ;荆州府监利等县所产布匹则 西走蜀黔,南走百粤 ,主要销往西南。这一现象表明,清代湖北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趋势B.商品区域化生产的特征明显C.雇佣关系得到普遍发展D.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市场需求

5.

19世纪90年代末,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书记官中岛雄称: 现在的北京政府……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其结果只能导向政变蜂起的穷途末路。 这可用于说明(  )

A.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性B.晚清政府革新举措的滞后性C.清廷举办洋务新政的紧迫性D.近代中国变革活动的冒进性

6.

1919年,《新潮》杂志发表了学者傅斯年的文章《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在文中认为无论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都无法体现 人生的真义 ,所以,他主张必须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那里去探究人生的真谛。这说明傅斯年(  )

A.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积极倡导科学理性的思想C.积极推进新道德的普及D.过于强调新旧文化的对立

7.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废除历代帝王祭祀,北京政府的总统们也没有用国家经费祭祀其列祖列宗。而南京国民政府的历代帝王陵寝祭祀作为 民族扫墓节 的主要内容,是在异族入侵的时代背景下所做的特殊文化宣传。这集中表明近代(  )

A.民主政治因异族入侵而中断B.长期军阀割据导致国家财政拮据C.家国同构宗法社会逐步解体D.帝王祭祀是抵御侵略的主要手段

8.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在相关领域签署加入的国际多边条约数量(单位:个)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  )

时期

经济贸易

政治军事

环境

科教文卫

交通运输

194910197812

2

9

0

2

10

20世纪70年代来21世纪初

23

16

15

13

19

A.深入参与全球多边治理B.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C.经济外交占据主导地位D.强化了同盟国之间的关系

9.

公元534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发布的一个敕 提到:在帝国推行成文法,但乡村地区允许例外,乡村可使用当地的自治法规,但要有7名证人,在很小的地方有5名证人就可。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

A.司法审判公正严谨B.保留了部分的习惯法特征C.实现了法律的公正D.忽视了对个人权益的保护

10.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后期英国毛纺织品进口原料比例变化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当时的英国(  )

18651869

18751879

18801884

18851889

18901894

18951899

比例

49%

55%

65%

74%

74%

80%

A.工业经济实力逐渐衰落B.产业结构失衡现象严重C.产业革命进程不断加快D.世界工厂地位得以确立

11.

1883年,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布拉德利说道:奴隶被解放出来,并在 一些特别有利的立法 的帮助下 摆脱了奴隶制的限制之后 ,他们 必须还要经历某种阶段,才能够成为(与白人)同等的公民 。这一言论(  )

A.违背了天赋人权的原则B.彰显了人民主权原则C.维护了民主政体的稳定D.否认了黑人奴隶制度

12.

欧共体在1993年1月出台了关于政府采购商品的法令,要求欧共体成员国在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采购欧共体自身生产的产品。针对这项规定,美国政府对欧共体实行贸易制裁。最终美欧双方于1993年4月达成了关于机电设备市场开放一致的协议。这反映出当时(  )

A.西欧已经摆脱美国的控制B.美国霸权主义行为受到抵制C.经济全球化进程陷入停滞D.区域集团化增强了西欧实力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代中期,雍正帝接受内阁学士吴士玉的建议编练保甲, 凡城市、村落、堡镇皆度其道里之远近,居民之疏密,设乡正、里长若干人,使各纠察其地之奸非,而相劝以敦本励行 。改革之后的清代保甲制度融合了里甲、保甲、乡约、社等各种;村职役的基本职能,其承办的事务主要包括承催粮租、稽查贼匪、防护堤埝、稽查命盗、帮办差务,乡里组织俨然成为官府在乡村社会的总负责人。清代乡里组织的职役人员要接受地方官的任命、考核,被称为 在官人役 ,同时他们大多由村民推举、具保,接受村民监督.与村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清代中后期,由于地方事务日益繁剧,保甲职役人员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府逐渐把乡保等职役看成维护社会秩序,沟通国家、地方官与民间社会的重要渠道。

——摘编自王洪兵《清代乡村治理多元协同模式的建构其得失》

材料二
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34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于是,保甲制度被推向全国。保甲制的基本形式是10进位制,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10保以上为乡镇。保设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保长兼任保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与乡(镇)长一样,亦实行政、军、文 三位一体 。保甲制对保甲长人选极为重视,规定有以下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保甲长:一、年来满二十者;二、寄居当地来满两年者;三、有危害民国行为曾受徒刑之宣告者……八、行为不正乡里不齿者。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保甲制度,近十年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成,绝大部分省份均以《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为蓝本,并根据地方实际制 了地方编制保甲之规程。

——摘编自王云骏《民国保甲制度兴起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乡、民族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农村接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经过调整和1987年撤区并乡以后,1988年12月全国共有乡(镇)政府6 98万个。 社改乡 队改委 完成后,形成了一种新的乡村政治结构—— 乡政村治

——摘编自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期乡村治理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代中期相比,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的认识。(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之精髓所在,就是在尊崇基督教精神并将基督教伦理视为合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确立的新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赋予 新的内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把人的内涵最终定义在高贵人、意志自由人、世俗人和全面发展人的范围之内,赋予了 新的内涵。

——摘编自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内涵》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当时许多公田出现 田在草间 的荒凉景象。管仲创造性地制定了 相地而衰征 制度,即在个体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肥瘠不同差额征收土地税。 相地而衰征 共分为三个步骤:一是 相地 ,二是 均地分力 ,三是 与之分货 相地 就是测量土地面积(正地),并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定等级(相壤); 均地分力 类似于今天中国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把公田分给农户耕种,扩大各户所占有的份地数量,变集体劳动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与之分货 ,即实行级差地租制,生产者按照土地等级将一定比例的收获物交给国家其余部分则留给生产者自己,以实物税代替过去的劳役税。同时,为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管仲规定 凡新垦荒地,免交三年租税

——摘编自侯锦超《管仲的经济变革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 相地而衰征 土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管仲 相地而衰征 土地改革的积极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56年10月,以色列军突然入侵埃 及,他们宣称将摧毁游击队骚扰以色列定居点的基地。英国和法国政府立刻宣称运河的航行自由受到威胁,要求以埃停火。这一要求被埃及总统纳赛尔拒绝后,英法首先发动了空袭,随后又发动海路进攻,英法的冒险以耻辱的方式而告终。苏伊士事件看起来是(其实本身就是)英法的一场灾难,但是从长远来看,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上。英国人遭受的损失最大,它使其他国家纷纷对它丧失好感,尤其是英联邦内部,它们还怀疑起英国从帝国各处撤退的诚意来。战争还加剧了阿拉伯人对以色列的憎恨,由于怀疑其与西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阿拉伯人更容易接受苏联的介入。纳赛尔的声望因此战大幅提升。有些苦涩的是,苏伊士事件在关键时刻分散了西方各国的注意力,让它们无暇顾及东欧(当西方国家还在争吵不休时,那里反对苏联卫星国政府的匈牙利事件已被苏联军队粉碎),然而,这挺危机过后,区域事件的本质仍大体如常,苏伊士事件并没有改变冷战或中东的平衡。

——摘编自【英】J.M.罗伯茨等《企鹅全球史·新纪元·我们的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事件是 英法的一场灾难 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伊士事件的认识。(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赵丸章(1907—1968),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两弹一星 元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全国气象台网建设的实际困难,赵九章主动带领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相关研究人员与军委气象局合作成互了 联心 联资 两家合作机构。两家机构在 寒潮、台风警报等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及培训预报人员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国卫星研制工作始于1958年的 581”组,当时赵丸章任副组长,该项任务涉及组织联合中科院力学所、自动化所、化学所、电子所以及计算技术所等平行机构,赵九章又主要负责卫星设计与火箭探空的技术问题,所以他经常把不同部门的科学家们召集在一起进行研讨。1964年,我国导弹成功试射,赵九章敏锐地意识到卫星研制该真正提上日程了,于是立即着手向党中央写建言信,周总理很快就把信转给聂荣臻副总理落实。1959年3月,赵九章向国务院建议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1963年,他借鉴美国培养科技精英的经验.提出可以先办研究生班,后建研究生院的建议。赵九章不但是 我国把数学、物理学引入气象学的第一人 ,还是我国开展海浪研究的第一人,开展现代空间物理学研究的第一人,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摘编自史现明《赵九章对科学家精神的贡献——协同精神与敢为人先的科学教育家典范》

(1)根据材料,概括赵九章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赵九章所体现的精神品质。(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