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民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626

一、单选题

1.

《左传》载:公元前533年大臣詹桓伯说,西部岐山和山西一带的 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 ,东部齐鲁之地的 蒲姑、商查,吾东土也 ,南方的 巴、濮、楚、亚,吾南土也 ,北部的 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这说明(  )

A.分封制扩大了疆域范围B.大一统思想观念源远流长C.国家统一客观条件具备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稳固

2.

西汉时,李广因军功反复增减,未能获封侯爵,留下了 李广难封 的遗憾;丞相扶阳侯韦贤之子继嗣侯爵,因过失被贬爵一等,他自愧不已,叹曰: 吾何面目以奉祭祀! 这反映了西汉(  )

A.追求功名成为风尚B.贵族政治不复存在C.地方荐官制度阻塞D.布衣将相格局加强

3.

《宋史》记载的60位外戚中,任禁军管理机构三衙长官或地区性统兵官的占41.7%;43位宦臣中,担任军职的占90%,领兵打仗的占41.8%。但后来一些历史论著在研究宋代 祖宗之法 时,却揭示出防止外戚、宗室、宦官等干政取得了突出成效。据此判断(  )

A.祖宗之法不为正史采信B.宋朝变革的风气浓厚C.两类叙述必有一方失据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

明中叶后植棉业发展,蚕桑业呈衰落之势。但18世纪40年代开始,传统蚕桑产区更加兴旺,也刺激了陕西、河南、湖南、贵州等地的蚕桑生产,广东南海、顺德等地逐渐成为新的蚕业中心。这一转变表明(  )

A.粮食短缺的压力得到缓解B.丝绸成民众服饰主要原料C.丝银对流的外贸格局形成D.政府重视传统产业的振兴

5.

·商品倾销,破坏了通商口岸和附近地区的手工业,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

·为支付战费和赔款,对农民施以重税,地主乘机加重土地兼并。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旱灾害严重,两广地区水、旱、蝗灾不断。

·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广西、湖南天地会声势尤盛。

上图能用于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B.《马关条约》签订的危害C.清廷鼓励民间设厂的缘由D.戊戌新政社会环境的恶劣

6.

1916年5月,李大钊指出: 代议政治虽今犹在实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 。1917年8月,毛泽东指出: 东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 。上述主张,反映当时(  )

A.苏俄十月革命影响扩大B.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成熟C.先进中国人认清了国情D.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7.

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经选举产生,管辖原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山东解放区,最高机构为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民政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工商部、公安部、司法部及财经委员会、监察院、法院等。这(  )

A.开启了华北地区战略反攻B.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解放C.实践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奠定了新中国的制度基础

8.

1986年,一批科学家向中央提出了史称 863计划 的建议,得到肯定并予实施。该计划以生物、信息、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为重点,组织了600多个单位、1万多名科技人员,组成8个研究中心开展研究。据此可知, 863计划 (  )

A.揭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B.响应了 科教兴国 的战略C.彰显了举国体制的使命担当D.实现了高新技术的全面突破

9.

经过公元前5世纪末到前4世纪初的一系列调整,雅典民主政治已经从纯粹的人民主权,变成了以法庭为核心的法治型民主政治。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扩大公民大会行政权B.保障城邦人人平等C.借鉴罗马万民法精神D.反思民主政治局限

10.

德国文艺复兴继意大利之后开始较早,没有如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出现文学名著,重点是研究宗教、哲学,翻译、注释《圣经》,揭批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反动和愚昧。这表明,当时德国(  )

A.资产阶级强大B.城市经济繁荣C.民族意识浓烈D.古典文化独特

11.

下表为1740—1860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份结构变动表(单位:人)

身份

年代

科学家会员

非科学家会员

一般会员

外国会员

贵族

总数

1740

99

34

202

301

146

1770

113

40

271

384

153

1830

213

62

446

659

45

1860

330

29

300

630

42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全球科学中心转移B.各国科技交流削弱C.英国霸主地位动摇D.会员资格审查空疏

12.

下图为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漫画《马歇尔打折促销商店》。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  )

A.蛊惑民众支持冷战的措施B.诱迫西欧与其结盟的图谋C.抹黑苏联改革的手段乏力D.打造美元霸权的计划受挫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840年到1900年,法国铁矿、铸铁和钢的发展起伏很大,尤其是在1848年、1871年下滑明显,1875年后,这种起伏现象就没有了。德国经济以军火工业为基础,克虏伯、西门子都是第一流的大军火商,每当对外战争扩张顺利时,工业便如飞箭似地发展,反过来,为刺激经济发展,又需要加快对外扩张的速度。这种恶性循环互为因果,直到把国家引向失败,经济彻底崩溃为止。德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国民生活水平发展相对缓慢。

——摘编自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材料二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679亿元,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上升40.6%。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连续8年快于城镇。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979倍,居世界第一位,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法、德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简析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法德相比,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突出价值。(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一般来说,历史写作中的时间建构,需要处理四种时间的关系。第一是物理时间(自然时间),即天体和物质运动所显示的、并由人类的智力所把握的速度和节奏。第二是历法时间,即不同文化中人们根据对物理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以历法形式所表述的约定俗成的时间体系。这种时间在世界历史中具有突出的多样性。第三是历史时间,即依据历法来记载或推断的具体事件的起机、人物活动的年月和不同事件的先后顺序等。第四是更学时间,即历史学家依据理解过去的需要和对过去所做的理解而确定的分期、断代事件起论和不同事件或趋势的年代关系。

——据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任选一种或多种时间,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列出时间种类,举出具体事件,观点符合时间类型,论述符合逻辑。)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秦朝强力离散宗族的政策激化了与原东方六国地区的矛盾。汉初,刘邦以 汉政 秦政 ,下诏复故楚田宅,六国贵族之后、豪强大姓无论是迁于关中还是回归故里宗族势力均迅速复活。他们交通王侯、探纵乡里,甚至成为诸侯王的依靠。景帝开始打击宗族不法行为,将抑制宗族势力纳入国家治理面。汉武帝增设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就是针对 强宗豪右团宅输制,以强凌品以众基塞",其余五条均为对 两王石 的条款,打击核心都是宗族大姓及其保护还通过加重财产税、算缗、告缗等指施,使依附于豪强的农民直接求属于国家,国室让基层社会的控制加强。不过,汉武帝打击宗族固然严厉,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其发展。

——据或知非《秦汉宗族政策与基层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宗族政策的变化及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宗族政策的特征。(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进入1949年,对华政策成为美国国内党派斗争的一项主要内容。8月杜鲁门民主党政府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叙述了从1844年《望厦条约》以来的美中关系及美国对华政策,重点是详尽罗列了抗战后给蒋介石的军事、经济、政活、人员各方面的援助,指责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使亚洲于苏联的征服之中 。白皮书没能平息反对派的批评,首先遭到了亲蒋议员和 院外拨华集团 劈头盖脑的责难 。白皮书在中国人民中间引起了极大的讨论,新华社发表了《无可奈何的自供状》《别了,司 徒雷登》《友谊,还是侵略?》等系列评论,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

——据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政府 白皮书 发表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杜鲁门政府的 白皮书 。(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同光年间,中国的边疆危机接踵而至,尤以新疆的情况最为突出。其时,东南沿 防务受日本侵台而告紧张。李鸿章主张以西征之饷做东南海防之用,遭到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论者激烈反对,由此 起了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中、清廷态度摇摆不定。左宗棠多次上书,认为历代帝王 宵旰等边,不遗余力 若此时而拟停兵节悯,自撤落属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推苏台等处恐亦木能要然 ,强调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不可偏废。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诏命左宝棠为督办新疆军务钦差大臣,筹办西征事 ,奉诏出兵驱逐外敌、收复新疆。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出现的 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得到清政府支持的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