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史料一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
《尚书·君奭》
史料二
召公奭与周同姓……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
耕地
(千公顷)
从业人员
(千人)
土地产值
(元/公顷)
劳动力产值(元/人)
19世纪80年代
63047
160118
158.37
62.36
20世纪30年代
93886
200444
177.25
83.02
年增长率
0.80
0.50
0.23
0.59
◎由于勤劳耕作,多锄地多上粪以致产量超过应产量,超过的部分不出负担。
◎开渠、打井、造水车,使旱地变成水田,增产粮食不加负担,五年内按旱地负担。
◎雇长工种地,在雇主收入内给扣除免征点,并扣除一半工资;如果雇主是贫苦的鳏寡孤独缺乏劳动力,可扣除全部工资。
◎新种棉田,一年不出负担。
◎养羊不负担。
国家
经济部门
1950年
1990年
美国
农业
12.2%
2.8%
工业
34.7%
25.8%
服务业
48.9%
71.4%
联邦德国
23.2%
5.1%
42.2%
40.5%
32.4%
54.4%
二、材料阅读
形成过程
逻辑主题
孔子晚年整理古代典籍形成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
圣王之道
秦始皇时“焚书”,《乐经》从此失传。
汉武帝时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东汉时又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帝王之道
唐时《春秋》扩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礼经》扩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纲纪道德
宋时加《孟子》,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南宋时朱熹编著《大学》《中庸》“章句”和《论语》《孟子》“集注”,和原有的五经合起来形成“四书五经”。
心性义理
三、开放性试题
《新青年》杂志与青年密切相关的主题词
主题归类
主题词
青年的身份体现
青年,自觉,吾辈,理性,奋斗,众人,努力,国民,正当,我的心,先生,愤怒,民族,新鲜活泼,躯壳,责任
“新青年”身份建构途径
中国,青年团,团体,社会主义,中央,国际,资本,团员,组织,议决,帝国主义,无产阶级,全国,革命,压迫
“新青年”身份特征要素
道德,知识,精神,行为,进取,新道德,观念,创造,资财,天下,可为,志气,学问,善恶,影响,人道,为善
——摘编自王紫玉、赵秀凤《<新青年>中“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
四、材料阅读
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内容
口述人
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公……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
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
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DJT
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
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
——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五、开放性试题
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表
——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