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222

一、单选题

1.

商周时期 族众 是集体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财政的维持和民力的征发都严格依据以血缘为纽带的 为单位来实现,国家 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春秋战国时期的赋税征发单位向以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转变。这说明了(  )

A.春秋战国政府人口管理难度加大B.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关爱百姓C.分封宗法制的瓦解影响政府税收D.国家强化基层人口和经济的控制

2.

贾谊《论积贮书》指出: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  )

A.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B.汉初国力衰微的事实C.实行农商皆本的急迫D.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

3.

图1为辽宁北票十六国时期北燕重臣冯素弗墓出土的鸭形玻璃注,其工艺属于罗马吹制技术。据考证,此时期我国虽已掌握加工玻璃的技艺,但尚不具备制作如此复杂的玻璃工艺制作技术。该文物能够佐证当时(  )

图1

A.丝绸之路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B.东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C.玻璃制品应用于普通民众生活D.统治者不断推动民族交融

4.

唐德宗为培养近臣,于贞元二年正月特发诏书,以罹灾京畿诸县的名义,亲自从尚书省郎官、御史中拣择10员,外放为京畿诸县县令进行历练。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这反映了该时期(  )

A.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B.君主亲掌地方官员选拔C.士族有较大政治影响力D.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官

5.

宋代盛行论财婚姻,商人 榜下捉婿 成为一种婚姻文化,这一现象遭到士大夫的批评。理学家张栻认为, 婚姻结好,岂为财物? 甚至表示 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升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观念冲突C.门第族望不再是婚姻的要求D.科举改革导致社会阶层流动

6.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B.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C.维持了士家大族的血统纯正D.构建了封建国家的社会结构

7.

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体操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科目,小学每周三小时,中学两小时,高等学堂三小时,另有兵学一小时,师范、实业学堂两小时。章程还对各级学堂体操科的宗旨和内容,操场的规则做了具体规定。该规定(  )

A.表明清末新政主要以教育改革为主B.培育当时国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C.有利于推动中国体育教育的近代化D.旨在培养资产阶级救亡运动的人才

8.

表是1926年前后黄冈全县流通货币的统计情况。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该时期(  )

金属币

纸币

清末的银元、银两铜元;孙中山头像开国纪念银元;袁世凯头像银元;两湖巡阅使肖耀南头像纪念银元;各地铸造的大面额制元

中国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票;商人们自印发行的市票等

A.金融市场具有开放性B.经济发展资金储备充足C.铸币印钞技术已普及D.货币金融管理亟待加强

9.

抗战期间,《义勇军进行曲》逐渐成为 最流行的抗战歌曲 。在1948年 反美运动 期间,中国民众将曲谱重新填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随后国民政府出台 禁止广播不良歌曲 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破裂B.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C.国民党重视人民群众的要求D.政府主导歌曲传唱程度

10.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概况。据此分析,此表反映了中国(  )

时间

概况

19501964

中国不但向遭到美国侵略的朝鲜和越南提供了大量援助,而且大力支援了其他正在进行反帝斗争的亚、非、拉国家

60年代中期以后

为了反对美国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反击苏联不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中国向大多数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国家提供了援助

70年代

中国不但向遭到苏联侵略或干涉的国家提供了援助,还支援了那些得不到苏联援助的民族解放组织

80年代

中国的第三世界政策转变为促进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A.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B.对外援助受中美、中苏关系影响C.对外援助具有阶段特征D.改革开放推动了外交空间的扩展

11.

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向科学进军 热潮的掀起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D.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

12.

《汉谟拉比法典》中某条法律规定: 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或者洪水冲走了作物,在那一年,他可以不向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暂停履行,不付那一年的利息。 据此可知,该法律条文(  )

A.体现君权神授B.维护奴隶主利益C.缓和社会矛盾D.保存原始习惯法

13.

图2是公元2世纪某帝国的疆域图。下列对该帝国的解读正确的是(  )

图2

A.奴隶制经济繁荣B.实行共和制政体C.伊斯兰教为国教D.种姓制度影响深

14.

《新生》是十三世纪意大利的一部抒情诗集,描写了作者与恋人贝亚德的情史。作者描写的爱情表现了对女性的崇敬,强调以互爱为前提,认定用坚贞换来信任才能获得爱情的 胜利与光荣 。在贝亚德逝世后,作者想象恋人带着欢喜和荣耀到了九重天上,却又认为不能弥补失去世间快乐的凄凉、失掉人间光辉的黑暗。这反映了作品(  )

A.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B.宣传中世纪时期神学C.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D.勇于挑战教皇的权威

15.

1853年以后,印度文官制度开始实行。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印度被东印度公司安排了超过1000名来自英国的文官,但俸禄由印度负担,英国通过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的相互配合,统治着超过2亿人口的印度。据此可知(  )

A.英国将文官考试制度推广到印度B.英国通过文官制度直接统治印度C.东印度公司拥有着部分行政权力D.文官制度缓和了印度的民族矛盾

16.

下表为苏联时期建设的部分大型工程。这些大型工程能得以兴建,主要是因为(  )

序号

时间

工程

地位

(1)

19311933

白海—波罗的海运河

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

(2)

19291935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城

钢铁城市

(3)

1961

沙皇邦巴

世界上最大的氢弹

(4)

1970年开始

科拉超深钻孔

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5)

1986

YAMAL号破冰船

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

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C.应对美国冷战的需要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 平天下 协和万邦 理想,唐太宗要 四海一家 ,唐玄宗则要 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 。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 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听取李光第等人的建议,颁布诏令: 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

——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康熙调整政策的原因。(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54年,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3—1957年政府先后8次发出指示,改变自由迁移政策,为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限制农民进城。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首次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提出限制性政策,全体公民被划分为 农业户口 非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的粮油供应由国家解决,从而形成了与户籍相关联的社会福利制度。1982年1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1984年1月中央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0月,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指县以下集镇,不含城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办理入户手续,除口粮自理外,其他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据统计,1984—1990年全国共计有500万农民落户城镇。2016年相关政策要求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

——摘编自郭东杰《新中国70年:户籍制度变迁、人口流动与城乡一体化》

材料二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发展,催生了城市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1979—1992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从17.6%上升到23%、12.6%上升到26.9%。1978—1999年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至30.89%。2000年以后,政府逐步放宽并改善农民工的进城条件,尤其是 十八大 以来,各级政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平等共享城市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据统计,2000—201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50%下降到27.7%,城镇化水平提高至57.35%。1978—2016年,中国年均劳动力利用效率提升15.6%,并且提升幅度在逐年增大。

——摘编自张广胜、田洲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变迁、贡献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户籍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 公益同盟 ,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所使用的强有力的武器是理性。在理性的引导下,启蒙思想家运用自然法理论批判现存的专制制度,抨击 国王就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 这一专制统治的传统理论基础,要恢复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并使之成为构建新型民族国家的基本内容。在王朝国家中,国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着自身的王朝利益,侵害着国家的公共利益,并且人民身为国王的臣民,深受专制统治之苦,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没有 祖国 ,也不会产生爱国热情。只有当人人都成为公民、获得实际利益的时候,他们才会拥有一个祖国,并且热爱祖国,献身于祖国,这里实际上也就包含着这样一种深刻的含义,要建立这样一个新的 祖国 必然就是专制旧制度的推翻,君臣关系的改变,新秩序的降临。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欧民族国家产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从古至今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商人和商业资本作为推动世界日益发展的主角活跃在世界各地,通过错综复杂的 人与物的结合 而形成的网络,从始至终都在引领世界的历史进程。以 交换 作为基石的 商业史观 ,为考察世界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世界史有了更多的发现。以往的关于世界史的日本教科书一般将资本主义经济大体分为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但如今,很多学者都主张要在这两者的后面加上数字资本。不过,数字资本是以覆盖全球的网络空间的确立为前提的,与其说它是在产业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如将其视为商业资本发展的新现象。既然如此,就可以将商业资本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欧亚大陆为舞台的漫长的陆上发展阶段;二是以后以大西洋和印度洋为中心的海上发展阶段;三是以后依托产业资本发展起来的制造业阶段;四是商业资本依托证券化、数字化再度兴起的阶段。

——【日】宫崎正胜著《商业与文明》,2022年8月第一版《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内容并对后三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