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641

一、单选题

1.

庄子提出: 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荀子则提出: 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这反映了两者都认为 (  )

A.属于外在制约B.有违于道义C.导致社会失序D.缺乏可行性

2.

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共设13州,其中青州 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 ,荆州 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 。该时期为(  )

A.秦朝末年B.西汉初期C.东汉末期D.北宋初年

3.

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 白籍 ,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A.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清朝初年, 粤中诸茶,其在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谓之河南……其土沃而人勤,多业艺茶 ;番禺、东莞、增城一带 其蔗田几与禾田等 ;雍正年间,广东 即丰收而乞籴于(广)西省犹不下一二百万石 。这表明当时广东地区(  )

A.农业开始出现多种经营方式B.农村商品化生产有所发展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

5.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 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 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 。这表明林则徐(  )

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B.摒弃了夷夏观念C.呼吁应对边疆危机D.萌发了海防意识

6.

李鸿章奏设轮船招商局时,设计的体制是: 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自行经营,自负盈亏。后来又说:轮船招商局 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革除了洋务企业弊端B.有助于引导传统商业资本转向近代企业C.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D.致力于民族资本主义对海外市场的扩张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三个条件: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有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等自由;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据此判断,中共提出这些条件旨在(  )

A.推动北伐战争,实现国家统一B.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政权C.停止国内战争,抵抗日本侵略D.发起战略决战,争取全国胜利

8.

表1为1949—1952年东北地区推广新式农具时的若干现象。这反映出(  )

表1

现象1

尚志县北川村的3户单干户贷到新式农具后便自发组织起来共同耕种,他们说:我要单干没工夫侍弄,这点地用新农具不值当。现在大家搭伙了,新农具花不了多少钱,还能把地侍弄的这样好。

现象2

克山县民主村刘东海小组没有铲蹬机,怕天早没活做,下雨铲不过来,小组散了伙,各干各的,小组负责人刘东海表示:来年说什么也得弄两台铲蹬机。若不小组都没法领导了。

现象3

海伦县十七区禄生村王永珍互助组为了使用新式农具,由6户增加到11户。

A.农业机械化初步实现B.农民积极响应新中国土地改革C.社会主义改造经历曲折D.生产力提高促进生产关系变革

9.

在我国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中,1991年国家定价占36.0%,国家指导价占18.3%,市场调节价占45.7%;1996年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的比重分别为14.0%、4.9%,市场调节价比重为81.1%。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C.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10.

下列世界物种交流示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甘蔗和甘薯传播路线的是(  )

11.

1155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颁发给洛里斯城市的特许状规定:洛里斯居民无需交纳入籍税、食物税、通行税;国王或任何其他人都不得从洛里斯人手中收取任何捐税、贡物或向其强征勒索。这些规定(  )

A.授予了市民财产自由权B.赋予了城市政治独立地位C.废除了封建主的控制权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2.

有学者评价欧洲近代某次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道德等提出广泛批判,力图通过传播知识来改善人类状况 。该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科学革命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3.

图1为列宁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内容(节选)在这里,列宁意在强调(  )

欧洲也跟着亚洲行动起来了,不过不是按照亚洲的方式。……物价的飞涨和拖拉斯的压榨已使经济斗争空前尖锐……疯狂的扩充军备和帝国主义政策,使得目前欧洲的社会和平活象一桶火药。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解体和无产阶级的成熟的过程正在持续地进行。

图1

A.亚欧革命的性质完全一致B.工人阶级要迎接新的革命高潮C.世界无产阶级应联合斗争D.帝国主义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

14.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后,中国在西方的视野里成为一个愚昧落后、保守顽固的形象。然而自1920年起,一些英国文学家、哲学思想家踏上中国土地,掀起新一轮中国热。思想家罗素认为中国文化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 中国形象 的变化缘于(  )

A.西方文化的自我审视和反思B.国际关系格局根本变化C.中国文化自身的先进和优越D.中西方国际地位的互换

15.

1951~1955年,美国先后签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澳新美安全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等条约。这反映出美国意在(  )

A.保持亚洲各国均势B.维护东亚地区持久和平C.转移美苏争夺重点D.构建亚太地区反共体系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表2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材料二

图2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三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三)礼俗相交:礼俗之交,……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吕氏乡约》

材料四
宋代社会、宋代文化的特点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 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的趋势。所谓平民化,是指普通民众具有比以前更多的生存发展机遇,受到社会更多关注。世俗化,主要是指关注俗世生活的取向。人文化,则是指更加关心 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取向相对理性,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1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义流行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形形色色的 主义 。据统计,1915年之前 主义 一词共使用约15000次,其中 民族主义 使用约1100多次、 帝国主义 约700次、 国家主义 约600次、 国民主义 约200次、 自由主义 约200次、 民生主义 约200次、 个人主义 约100次、 共和主义 约100次。
1919年前后,各种各样的 社会主义 流行开来。代表不同思想流派的重要期刊中, 社会主义 都是使用次数较多的关键词。以《新青年》为例,1919年使用 社会主义 一词达104次,1921至1922年间达685次。1917至1922年,《少年中国》使用该词为594次,《每周评论》为56次,共产党理论刊物《向导》周报为343次。

——据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评述中国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 主义 流行。(13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9年中国广告业大事记

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天津牙膏厂的商业广告:蓝天牌牙膏。绝迹多年的商业广告重新在中国内地报刊上出现。
1月14日,《文汇报》发表《为广告正名》的文章,指出: 对资本主义的生意经要一分为二。要善于吸取它有用的部分,广告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有必要把广告当作促进内外贸易、改善经营管理的一门学问对待。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参桂补酒。
3月1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全国首例电台广告—— 春蕾 药性发乳。
3月20日,《工人日报》刊登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的整版广告—— 东芝技术合作 。各地读者纷纷给报社打电话,质问 为什么刊登外国广告?是社会主义报纸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报纸?
3月,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率先与上海广告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6月,美国三大广告公司组成 美中广告委员会 访华。
7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一条广告的启示》: 我们国家这么大,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包括人民生活的需要,五花八门,如果单是依靠行政手段去安排组织,不免挂一漏万;利用市场经济,作一些补充调剂,只会有好处。
8—10月,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出现广告公司。
11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提出: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好地开展外商广告业务。
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979年中国社会的认识。(14分)

三、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图3 13世界前后的世界贸易

图4 新兴的西方世界(1763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指出图3、图4所要传达的历史信息。(8分)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全球贸易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