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2 浏览数:455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很快发展至数万人。不少六国贵族乘机而起,企图 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 ,加入陈胜、吴广队伍的张耳、陈余反对陈胜称王,要他拥立六国的后裔。陈胜失败后,楚国贵族景驹和楚怀王之孙熊心先后被立为王。以上现象说明(  )

A.六国势力影响仍然深刻B.秦统治者与农民矛盾激化C.六国贵族推动土地兼并D.秦朝推行中央集权制不力

2.

皇帝用非制度化的中枢权力机构来对抗制度化的中枢权力机构,以便绕开官僚体系伸展君主的个人意志。下列不同朝代的中枢权力机构示意图符合该说法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宋史》记载: 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4.

上海响应国家号召,从1964年秋至1966年,共将411座工厂迁到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 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 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地山区 。以上现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
①有助于改善工业的布局 ②源于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③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④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在19世纪中期,拉美是各种哲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从美国和法国那里,它继承了革命的遗产。从西班牙和葡萄牙那里,它继承了对更保守、虔诚和等级划分传统的忠诚。从非洲那里,它继承了丰富的宗教、音乐和舞蹈传统。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
①本土印第安文化的保存 ②欧洲殖民者的大量到来
③罪恶的黑奴贸易的发展 ④启蒙思想在拉美的传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1889年,日本天皇颁布了 御赐 臣民 的宪法。宪法规定议会采取两院制,贵族院由皇族、华族等特权阶层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受年龄、性别、财产等限制,仅有1.1%的公民享有选举权。 天皇统帅海陆军 ;天皇任命首相和内阁,并有权解散议会。这一宪法的颁布反映出(  )
①君主立宪政体在日本建立起来 ②责任内阁制下首相掌握了实权
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 ④日本由此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下图为20世纪初通航的国际运河,该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成该运河的开通的背景是(  )

A.埃及摆脱英国殖民控制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8.

1908年一位德国军官曾说: 每每想到世界上存在一个强国能够消灭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从而将任何可疑的国家都赶出海上,就让人心生不安……只有当我们的舰队足够强大,能够阻止任何封锁,到那时我们才能自由地呼吸,才能说我们的海上力量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 该言论(  )

A.体现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威胁到德国B.直接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D.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深刻矛盾

二、材料阅读

9.

《月令》是古人对时令经验的总结,成书于战国时期,后收入《礼记》,汉武帝时《礼记·月令》被立为经学。以下各篇是不同时代有关月令内容的节选,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阅毋卵

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季春之月修利防,道达沟渠,关通道路,毋有障塞

译文:农历正月禁止砍伐树木,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不许捕捉小兽和掏取鸟卵。

农历二月不要把川泽的水用光,不要使池塘干涸,不要焚烧山林。

农历三月整修堤防,疏通沟渠,开通道路,不许有障碍壅塞

《吕氏春秋·十二纪》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无卵。

仲春之月: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

禁诸民吏徒隶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及进〈壅〉水泉,燔草为灰,取产;毋杀其绳重者;毋毒鱼。

悬泉置敦煌的驿站平帝元始五年 公元5《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

孟春月令:禁止伐木。毋□剿。毋杀□虫。毋杀□。毋夭蜚鸟毋□。毋卵。

春月令:毋□水泽□陂池、毋焚山林。

季春月令:修利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毋弹射蜚鸟,及为它巧以捕取之。

——摘编自《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等

(1)阅读材料,概括《礼记·月令》的内涵和所体现的理念。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礼记·月令》的历史地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半个多世纪后引发了中国国内讨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王韬《法国志略》(1871

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至于斯欤?叛党恃其凶焰,敢于明目张胆而弑王,国法何存?……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然则为人君者,其可逞欲而妄为哉

康有为《进呈法国革命记序》(1898

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路易十六特许开议院,至仁也,许平民预议而立宪法,至公也……惜其许行立宪,不尽出己意,而多出于民迫,不刚断于速行,而游移与众议……终则恃外援而出奔,遂激民怒而成大戮……

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1907

法国大革命,起于前七百八十九年,讫于前八百四年,中更七载,丧乱繁多。虽谋之者有不臧,然一洗旧弊,遂能祛虐政、均利权,卒达改革之首志,其功抑亦赫赫可观哉!……夫法国自十八世纪以降,王族贵族之骄恣暴戾,已非一日,至路易十四即位,益张王权,豪奢既极,又复横挑强邻……布奔氏之失民心,由来有渐……孰谓路易十六之死,非民杀之哉?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

俄国今日之革命诚与昔者法兰西同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在法兰西当日之景象,何尝不起世人之恐怖惊骇而为之深抱悲观。尔后法人之自由幸福即奠基于此役。岂惟法人,十九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今之为俄国革命抱悲观者,得与在法国革命之当日为法国抱悲观者相类欤?

时人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与国内政治情况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11.

【集市和交易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具有全欧意义的香槟集市(香槟伯爵领地上四个城市中定期轮流举行的集市)是当时最大的集市。它的繁荣期是在12至13世纪。香槟的领土同德意志、佛兰德、法兰西等国相毗邻。香槟本身的政治条件也是有利的,因为香槟伯爵只是名义上依附于法兰西国王,他们在自己不大的领土上建立了牢固的警察秩序。但香槟的主要优越性在于:它位于中世纪商业河道的中心,东方的香料和奢侈品、佛兰德的呢绒和法国的葡萄酒、家畜是香槟集市的典型商品。但香槟集市在14世纪失去了以往的意义。从1300年起,香槟归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统治。法国封建主严重的财政政策使陆路贸易无利可图。所以意大利以及其他各国的商人开始在大海上寻找出路。
材料二
随着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商品价格(特别是殖民地商品的价格)依赖下列情况为转移:欧洲和殖民地政治形势;商业公司活动;海上天气情况;海盗袭击;远方国家该种产品的收成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事变。这样一来,商品价格的波动往往非常大,投机家取得了最广泛的活动机会。在等待运载东方香料的新船队的期间,里斯本、安特卫普、里昂及欧洲其他商业中心都开始进行或跌价或涨价的投机活动。另一方面,欧洲商人开始运用放在远处的大量商品、甚至经常是途中的商品进行交易,而商业合同的参加者事实上不可能看见这些商品,只能满足于规定所买的商品样品的质量。1531年安特卫普产生了现代形式的商品与证券交易所——即期票、公债券、商品(主要是殖民地商品)和各国通货的国际投机中心。

——摘编自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欧洲集市到交易所的变化。(9分)

12.

【历史漫画解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以上两幅漫画及所学知识,谈谈历史学习和探究应当如何运用漫画类型的史料。(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