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1067

一、单选题

1.

晋景公十二年(前588), 晋作六军 。对此,杨伯俊注曰: 晋原有三军,此时增置新中、上、下三军,共六军。三军原各有将佐,计六卿,今增置新三军,亦各有将佐,增六人为卿 。新增的六人是: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其中多为赵氏、韩氏。 晋作六军 可用于说明,晋国当时(  )

A.世卿世禄趋于解体B.晋卿势力不断膨胀C.宗法体系逐渐强化D.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2.

唐高宗永淳年间,关中一斗米售价高达三百钱,皇帝出幸东都洛阳,扈从之士中不免有人途中饿死;中宗景龙年间,运输山东、江淮谷物至京师,挽车的牛死者十之八九,朝臣按照惯例,又请中宗到洛阳就食,中宗便发脾气,不愿当逐粮天子。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米价波动影响社会的稳定B.交通运输关系王朝兴衰C.北宋都城较唐东移的原因D.关中地区经济一直落后

3.

州郡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 ,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和唐朝的十道或者十五道都是依据这一特点划分的。这一划分(  )

A.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推动文明的多元一体C.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D.削弱了地方割据基础

4.

中国古代小说即使虚构,也要写上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地点,甚至真实的人名。故事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空间与时间却是真实的;人物是虚构的,人物的名字却是真实的。中国小说的书名常冠以记、传、志之类的字样,如《石头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记、传、志本身就是史书体例的称谓。由此推知,古代小说(  )

A.与历史著作具有同等史料价值B.能够准确记述历史人物的事迹C.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运用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5.

被誉为 中国留学生之父 的容闳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军一役……其可称为良好结果者惟有一事,即天假此役,以破中国顽固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文中的 新国家之思想 (  )

A.催生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B.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索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D.充分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6.

19世纪90年代初,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至1897年已有求学者数百人。在课堂上,康有为纵论天下大事,每讲一学,必然上下古今,究其沿革得失,并举出欧洲的例子以资证明。康有为此举力图(  )

A.培养近代新式变法人才B.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C.开启经世致用治学路径D.增强国人民族民主意识

7.

1930年5月间,毛泽东在赣南寻邬县进行了周密的社会调查,写成《寻邬调查》,此后又发表了《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分青和出租问题》《分田后的富农问题》等著作。上述调查及相关著作(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C.推动了井冈山根据地建立D.贯彻了八七会议的精神

8.

1937年9月,中共北方局在太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配合八路军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并号召 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都脱下长衫到游击队中去 。该会议(  )

A.实践了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B.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 封锁C.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推动了敌后抗战的开展

9.

1953年,杭州蔬菜缺口约2370万斤,到1957年,杭州蔬菜产量却达到了243万担,不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甚至还可以大量运往其他城市。杭州蔬菜供应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该时期(  )

A.国民经济的恢复B.财政经济的统一C.生产关系的调整D.物价的基本稳定

10.

在古代某一文明区,神庙仓库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凭证是在泥板上刻划出各种符号,这些泥板经过烘烤,便可以长久保存,所以其遗存的数量非常众多,从中透露出了几缕文明开化之初的光芒。该 文明区 应是(  )

A.两河流域文明B.古埃及文明C.恒河流域文明D.古希腊文明

11.

13世纪,意大利水手们迅速地开辟了通向围绕欧洲半岛的各个海港的直接航线,他们首先通过征服君士坦丁堡深入到黑海沿岸,又战胜了大西洋的风暴和潮汐,到达了莱茵河口和泰晤士河地区等遥远的北方地区。意大利水手们的这一活动(  )

A.直接推动了西欧社会转型B.打通了东西方贸易通道C.有利于意大利商业的发展D.开启了大西洋探险序幕

12.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13.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 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14.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  )

A.国内外形势的变化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15.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部分非洲国家某种作物占总出口的比例(%)统计表。表格所示经济现象的形成根源于(  )

A.非洲种植结构单一B.非洲地理环境独特C.世界市场发展需要D.宗主国的殖民方式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汉高祖时期任命的刘姓诸侯国相基本都是最早加入刘邦集团的将领,地位普遍很高。在刘邦制定 非刘氏不得王 的封王原则时,这类军功阶层极力维护建立于郡国并行制基础上的汉政权。此时所封刘氏诸王大多年幼不能执政,故由诸侯国相、傅代理掌治其国,帮助王国稳定。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相互协作,为汉初中央政府制定的政令、举措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文、景时期,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的冲突、诸侯王骄奢不法之事逐渐增加。诸侯国相在中央命令下,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 七国之乱 后,汉武帝为进一步削弱诸侯王而设立 左官 附益 阿党 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
汉武帝晚年至昭宣时期,诸侯国相的职能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宣帝继位后,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 ,即重用 通经 明理 并熟悉政事的大臣为郡国守相,来循吏拊民。此时期诸侯国相在职责上除了监督、辅助诸侯王外,还有着提高地方治理政绩的责任。元帝好儒学,即位后为包括太守、诸侯国相在内的地方官员附加 宣明教化 地方人民的职责。成帝时期,正式提出将相、内史与郡太守、都尉对等接轨,制度上规定相承担王国行政职责。

——摘编自陈昆、李禹阶《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及其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汉诸侯国相的 郡守化 趋势。(1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材料一
据清末学部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910年,全国学堂已达42444所,有学生1270428人。1911年又增设学堂10206所,学生增加351792人。到了民国初年,全国的学生数仍不断增长。

——摘编自刘宗灵《民国初年的学生、传媒与商业出版》

材料二
1914年,在同时肩负 启蒙 商务 使命下,商务印书馆秉承 紧跟时代、服务教育 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出版了《学生杂志》,1921年杨贤江对其进行改版,是当时同类型期刊的佼佼者。
创刊初期,《学生杂志》共设学生的课艺作品及各类照片、论说、修养(修德、习学、锻炼、卫生等)、文苑、学艺(介绍外国的科学知识等)、小说、传记、调查、记载(本国及世界时事)、通讯问答、书报介绍、谈话、学生英文习作等18个栏目。创刊以来,《学生杂志》发表了《本国历史研究之注意》《租借地与割让地之差别》《说河东地理与中国将来之关系》《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欧战之远因》《欧战溯源》等系列学生作品。
《学生杂志》录取了学生来稿,不付现金报酬,只送书券,临时填写价目,从二元至十元不等,用这书券可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这又为商务印书馆的书籍推广了销路。当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书时,也会用大版面说明其主要内容以及如何适合学生之阅读与购买,例如《学生字典》《四部举要》等。

——摘编自唐淑《新知、交往与关系:<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5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

材料
作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马克思 恩格斯要求,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即时间和空间维度构成 当时的历史条件 ,以此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本土化。
恩格斯晚年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多次强调, 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取得成功; 躺着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语)、 死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语)必然以失败告终。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从不完全自觉逐渐上升到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美国学者施拉姆认为: 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种种概念中,最直率、最大胆地体现了他关于中国革命的独特性以及中国人需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信念的,莫过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了。

——摘编自孙代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任选两个重要历史阶段,谈谈你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 的理解。(1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啤酒馆管制

材料
从16世纪开始,英国啤酒馆的数量急剧增加,据估算,1577年全国啤酒馆的数量是24000个,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啤酒馆数量翻番,到17世纪30年代啤酒馆数量增至50000个。1616年,詹姆斯一世在星室法庭的演讲中抱怨 啤酒馆泛滥 ,扰乱治安,危害国家。1624年1月24日,柴郡治安法官理查德·格罗夫纳爵士在给季审法庭陪审团的指令中,批评啤酒馆是 国家的祸根
从16世纪末开始,世俗政府逐渐取代教会,成为惩罚酗酒恶行与管制啤酒馆的主要力量。1552年议会法令授权治安法官 根据需要与便利,管理公共啤酒馆出售啤酒 ,并且季审法庭或法庭之外的两名治安法官有权为新开张的啤酒馆颁发许可证。1576—1610年,议会共通过35个与酗酒、客栈和啤酒馆相关的法案。
在国家管制啤酒馆的法律规定中,治安法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治安法官主要由乡绅担任,需经国王任命,职权的行使具有合法性。在啤酒馆管制中,治安法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有权决定啤酒馆许可证的颁发,有权惩罚违法的啤酒馆经营者和顾客,较为灵活地执行国家管制啤酒馆的法令。啤酒馆经营者在获得许可证时,承诺遵守相关经营规定。1624年7月14日,诺丁汉郡一位啤酒馆经营者因其啤酒馆内酗酒引发不良后果,而被罚3先令4便士。作为国家权力的载体,国家管制啤酒馆的法令通过治安法官和教区官员的执行,使得国家权力得以在基层社会弥散。

——摘编自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的啤酒馆管制与治安法官的地方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近代早期英国的啤酒馆管制进行解读。(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