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二第二学期5月统测历史试题(22+3)【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5 浏览数:306

一、单选题

1.

中国共产党 二十大 报告中指出: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 重视用人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以下的古代用人思想中能够为当今提供借鉴的是(  )
①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
②民不亲而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④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

菊花山与茗山是浙江湘湖附近的两座古代名山,宋人在《会稽风俗赋并序》中记载, 茗山斗好 ,不仅指茗山茶是上等好茶,更表明宋代盛行的 斗茶 曾在此举行。近年来,山中发现了100多座平民古墓葬。墓葬年代以两汉为主,出土了青铜器、铜镜、陶罐等文物1000多件。下列项中,对材料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

A.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发展B.汉代的官营手工业较为发达C.浙江省在汉代开始设置郡县D.墓中可能出土定窑的瓷器

3.

《隋书》中记载: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寮,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材料表明(  )

A.隋唐之后,郡太守自己选用属吏B.隋唐时期,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统治基础D.隋唐以来,对地方官员任用的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朝代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以下发生在该朝代的历史事件有(  )
①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② 苏湖熟、天下足
③周敦颐开创了理学 ④港口A是明州

A.②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5.

下图是《清圣祖实录》中关于某条税制的谕旨记载。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清圣祖是康熙帝 ②征税的主要标准开始从人丁转为财产
③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④体现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有所减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历史研究强调 论从史出 。下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料

史料来源

史论

A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

《政论》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B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

此土地经营方式是井田制

C

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

《史记·河渠书》

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D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对城市布局的规定突出了皇权至上

7.

下图是1915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四周年暨中华民国国庆日,《新闻报》刊登的马星驰的漫画《国庆之回顾》。图中描绘了中华民国国旗从树立到摇撼,再到被收起来的过程。下列项中,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武昌起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内乱 指的是军阀混战与割据C.今年 发生了二次革命D.在此期间,民主政治遭到了破坏

8.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这是中共在某一时期的政策。下列毛泽东著作中的论断,与其出现在同—历史时期的是(  )

A.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B.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C.这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
D.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9.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下列关于我国21世纪以来科技上取得的 世界之最 ,表述正确的是(  )
①2006年开通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②2014年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平均亩产量首创世界纪录
③2018年开通的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④2019年 玉兔二号 月球车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进行巡视探测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0.

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成果。下列项中,关于古代西亚社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贷款B.公元前6世纪开始出现金属铸币C.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D.土地既有贵族私有,又有村社的公有土地

11.

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用以供奉罗马诸神。其主体建筑是穹顶圆形堂,柱廊被作为万神殿的门廊。这一遗迹不能用于研究(  )

A.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特点B.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文化C.古罗马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D.罗马的宗教信仰

12.

古代文明的扩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从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欧洲先后诞生了一系列帝国。下图是这一时段欧洲王国或帝国的疆域版图,由此可以推导出(  )

A.它们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B.民族迁徙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C.民族迁徙催生一批新的民族国家D.文明的交流总是依赖于武力扩张

13.

英国历史上曾颁布了若干法律法案,下列法案按照颁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我们的君主、国王及其后嗣兼本王国继位诸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
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
③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④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4.

马克思指出: 在16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革命。 以下属于16—17世纪欧洲 商人资本发展 表现的是(  )

A.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B.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C.英国国王特许创立英格兰银行,并颁布了第一部《工厂法》D.葡萄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

15.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如此评价近代欧洲某历史事件:它提倡科学和理性,还有进步。它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可以被认识,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该历史事件(  )

A.影响了俄国 十二月党人 起义B.开启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D.确立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科学方法

16.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了《中小学教育法》,它是一个普通教育补助项目。其中规定:以一个地区的低收入家庭儿童为基础向学校所在地区拨款。该法案通过后,全国95%的县得到补助,大部分集中在最贫穷的城市中心和贫困的乡村地区。为此联邦政府共拨款13亿美元。美国《中小学教育法》(  )

A.旨在解决弱势群体因 滞胀 而面临的困难B.目的是缓和严重经济危机引发的激烈社会矛盾
C.体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D.确立了国家全面管理社会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17.

国际组织对于全球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项中,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成立于1946年,关注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问题B.②成立于1948年,总部在美国纽约
C.③成立于2001年,是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D.④是世界贸易组织,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体现

18.

清代法律规定,从直省布政使司,到州县正印官,在民间田宅等不动产买卖中,分别履行不同职责, 凡民间卖买田宅,皆凭书契纳税于官,以成其质剂,日契税。税契之法,布政使司作契帖,钤以司印,颁之州县。民之卖买田宅者,领契帖于官,征其税,书其姓名,揭其物数,并原契予之,以防诈伪,以治诉讼 。下列项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布政使司是清朝一省最高长官 ②中国古代法律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③田宅买卖涉及国家财政收入 ④国家对财产关系等私权关系进行规制

A.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在1915年《青年杂志》第1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该文表明了他反对中医的态度: 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 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 之果为何物也! 据此可知,材料的主旨是(  )

A.中医附会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B.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
C.新文化运动以 民主 科学 作为旗帜D.陈独秀的思想具有绝对主义的倾向

20.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藏有一张1985年颁发的001号私营公司营业执照。1985年,姜维在大连创立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合法的私营企业——光彩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姜维出场地、人力与技术,港商廖志强以设备入股,两人合作所办。该企业创立的背景是(  )

A.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提出 两个毫不动摇 的方针
C.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D.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1.

下图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的殖民扩张图,这一时期(  )
①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已经形成
②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和世界贸易中心
③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
④法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22.

西晋时期陈寿写出的史书《三国志》认定曹操为正统,因为作者要考虑晋政权的合法性。而从南宋朱熹开始,逐渐出现拥刘贬曹的倾向,这受南宋偏安、需要增强自身合法性的影响。至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将蜀汉列为正统。据材料可知(  )

A.阶级立场不同影响价值判断B.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解释C.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解读具有偶然性D.史书比文学作品更具史料价值

二、材料阅读

23.

治国安邦,基层治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自五大夫以下,比地为伍,以辨口为信,居处相察,出入相司。

——摘自《二年律令·户律》

材料二
(汉武帝元光年间)山东大水,民多饥乏。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分区)护之,冠盖相望。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人之所赖与邻里乡党者,犹身有手足,家有兄弟。善恶利害,皆与之同,不可一日而无之,不然则秦玥其视何异于我哉。大忠素病于此,且不能勉,愿与乡人共行斯道。惧德未信,动或取咎,敢举其目,先求同志。苟以为可,愿书其诺。成吾里仁之美,有望于众君子焉。

——摘自《吕氏乡约》

(1)归纳材料一中基层治理的内容,并结合所学,说明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政府救济的方式。结合所学,从经济层面简析中国古代政府实行(进行)社会救济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吕氏乡约》的作者,并概括基层治理中 乡约 的功能。概述从宋朝到清朝乡约制度的变化趋势。(5分)

24.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化也在探索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多。在开放的商埠之中,变化尤其显著的是上海(东南富庶之区的出口)、天津(华北地区的出口)、广州(珠江流域的出口)。三者以上海为最,提供了这一时期城市社会演变的典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发轫于城市;城市脱胎于乡村,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却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 孪生子 ,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 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论的规律》

材料三
改革开放,改变了国家和城市的长期封闭状态,打开了国门和城门,实现了城市的全方位开放,加强了城市与国际的联系,同时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推进了国家的现代化。城市化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既定方针、重要内容、基本政策和举措。20多年来,我国在实现城市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进入21世纪,已经形成整个国际经济的新格局。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同改革开放初期,已不能同日而语,而且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的任务。城市化的基础、背景和环境已经不同往日。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指导方针,整合资源,进一步推进城市化。

——摘编自中科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性质及对当时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结合所学,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角度佐证作者认为上海 提供了这一时期城市社会演变的典型 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推动西方国家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发生的根源。结合所学,提炼 城市病 的主要表现。(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建设的认识。(5分)

三、综合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印度信实娱乐公司总经理)阿密特·卡纳说: 我们希望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扮演一个核心角色,我们相信全球市场,我们要推广印度的价值观。我们要在美国本土对抗好莱坞,不单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摘编自【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材料二
面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烈后果,人类又一次反思战争与和平的真谛,……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自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独立后印度社会精英 推广的印度价值观 ,并概述阿密特·卡纳的其他思想观点。(7分)
(2)根据材料二,围绕 战争与文化 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