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3 浏览数:336

一、选择题

1.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 实录 。这反映出司马迁(  )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2.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 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 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3.

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4.

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是(  )


A
电视剧


B
话剧


C
研究著作


D
志士手稿

5.

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八字方针 的提出

6.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7.

构建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中 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权利法案》B.启蒙运动C.马克思主义D.十月革命

8.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到: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 这说明当时(  )

A.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B.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C.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

9.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C.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D.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10.

如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主题拟定最恰当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二、材料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整理了秦朝的部分知识(如下表):

政治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开凿灵渠

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上表中 政治 一栏的内容,并为该表提炼主题。(4分)
材料二  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最重要的就是采取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完全奠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原则,并分析清朝巩固国家疆域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 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为目标,把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制度安排,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更把全国各民族都联合起来, 组成一个大家庭 ,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贾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体现各民族平等进行的 制度安排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3分)

1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人类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却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西方现代化】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整理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1949—1978

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化建设之路,虽然发展道路曲折,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1978—1992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探索适合我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1992年至今

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重点转向共同富裕,以扎实推进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摘编自张洪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特点。(4分)

三、小论文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中国邮政于2021年7月1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以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为主线,从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表为其中部分邮票的相关情况介绍。

邮票序号

邮票名

表现元素

开天辟地

五四运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旭日东升。

《论持久战》、延安宝塔山、抗日战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跨过鸭绿江、凯旋门、和平鸽、橄榄枝。

恢复高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三峡大坝、香港金紫荆雕塑、澳门金莲花雕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APEC会议。

任务一:从②—⑤序号中任选一枚邮票,并为其命名。
任务二:根据材料中的表现元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任务一中所命的邮票名加以阐释。(总体要求:明确写出所选邮票序号,邮票名与表现元素紧密关联,阐释部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