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大定)二十一年正月,上谓宰执臣曰:
“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富家尽服纨绮,酒食游宴,贫者争慕效之,欲望家给人足,难矣。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
”
——《金史·食货志》 (1)材料一中
“上
”是指哪位皇帝?概括材料一中他的忧心之处,并结合所学,概括南宋时期社会的新变化?(6分)
材料二
过去在法学理论界,讲到法律制度的划分,好多都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来划分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从阶级属性讲,西方国家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都属于资本主义法系。对于资本主义法系,恩格斯曾经指出,
“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
”,这种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
“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
”。
——栗战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性角度,阐述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
“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
”的实质。(6分)
材料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发展道路。184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国家命运,尝试了多种宪法制度,都未能改变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状况,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领导力量。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宪法制度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回应人民对宪法的期待。
——韩大元《增强宪法自信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宪法根基》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成立后
“宪法与时俱进
”的史实。(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