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山东省滨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5+4)【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311

一、单选题

1.

商代青铜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铜(当时称为 )。为了获取南方的铜,商王武丁进行南征, 奋伐荆楚 ,由楚入赣,开辟了一条 俘金 路线。 俘金 路线的开辟(  )

A.开启了多元一体文明历程B.有利于南北方文化的交融C.加速了商王朝统治的崩溃D.旨在开拓商王朝统治疆域

2.

下图是根据《逸周书·明堂解》绘制的西周进行祭祀活动时明堂内的位置安排图。这反映了(  )

A.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B.皇权至上的集权体制C.王权独尊的内外服制D.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3.

下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

A.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B.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C.充满着动荡与混乱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4.

下表是研究秦朝灭亡原因的两则史料。其共同研究视角是(  )

史料一

司马迁: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史料二

贾谊: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A.军事衰退B.政治残暴C.经济落后D.文化冲突

5.

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 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 ,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 督部刺史 。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刺史政治地位提高B.行政中枢权力调整C.地方监察力度加强D.监察体系走向成熟

6.

下图为两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导致这一变动的因素是(  )

A.少数民族的内迁B.豪强地主的壮大C.经济重心的南移D.抑商政策的松动

7.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在政权国号上也往往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这些做法意在(  )

A.发展农耕经济B.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C.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D.寻求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8.

708年,兵部尚书韦嗣立上疏建议从刺史、县令中提拔台、省京官。为此,唐朝发布敕令, 京官中有才干堪治人者,量与外官 ,逐步形成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的惯例。这一做法(  )

A.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B.缩小了州县署官职权C.提升了官员从政素养D.加强了中央三省权力

9.

唐中央通过推行两税法,采取 以支定收 的方法,严格核定了州、使两级预算的收入项目及其数量界限,同时中央也确定了自己的两税收益数量,上供、留使、留州三级划分。据此可知,两税法(  )

A.简化了征税名目B.以征收货币为主C.规范了国家预算体系D.强化了户籍管理

10.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11.

宋初, 州郡兼领 市舶贸易。宋中期,罢 州郡兼领 ,改转运使兼提举市舶,市舶司直接听命于中央。这一调整旨在(  )

A.规范地方行政职权B.加强中央管控能力C.推动海外贸易发展D.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12.

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海上丝路贸易的勃兴和工商业文明的兴起,改变了过去两强相争的角逐格局,演变为农耕、游牧和工商业三大文明的鼎立态势。这一时期是(  )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3.

《元史·地理志》总结道: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表明元朝(  )

A.行政效率不断提升B.赋役制度发生重大变革C.民族平等意识增强D.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14.

明末,市面上出现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国内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市民文化走向繁荣B.图书市场利润丰厚C.地理知识备受追捧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15.

在明清时期的江南,私人藏书数千卷的情况较为普遍,少数藏书家收藏的书籍甚至超过万卷,其中范家天一阁藏书达七万余卷。这一现象(  )

A.有利于文化传承B.推动了出版自由C.扩大了识字群体D.传播了民主思想

16.

清初, 广东本处之人……重利,将地土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 ,因此 粤省产米不足以敷民食,而需仰赖于他省 的情况已日趋严重。由此可知,清初广东地区(  )

A.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家庭副业占据主导地位C.农业经济衰退趋势明显D.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受阻

17.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赞异邦人的好风俗,并承认希腊人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东方学来的,同时代的希腊人也普遍持有这一态度。这一态度(  )

A.源于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B.反映了希腊文化的扩张性C.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先进性

18.

有学者认为: 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 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

19.

下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20.

下图为近代某地区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

A.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B.种姓制度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C.大和绘和浮世绘是其特色艺术D.王权与教权并立的政治格局

21.

展厅的某主题展板上绘制了如下内容:甘薯、茶叶、白银、利玛窦、指南针。据此推断该展板的主题是(  )

A.工业文明的到来B.明清商业的繁荣C.中华文化的外传D.全球联系的加强

22.

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初,人们认为它会导致麻风病,称其为 魔鬼的苹果 ,到19世纪早期被称为 便利食品 ,20世纪以来被誉为 未来食物 。这说明(  )

A.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曲折B.各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C.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巨大D.时代发展影响人们认知

23.

13世纪堪称是游牧民族最辉煌的时期,它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几乎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 是指(  )

A.亚历山大远征B.蒙古西征C.拿破仑战争D.匈奴大迁徙

24.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但在近代英语中同时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这说明(  )

A.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B.英语传播范围广泛C.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英国殖民势力衰落

25.

下表是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概况简表。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印度

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

新加坡

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

埃及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人信奉基督教等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

A.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民族文化面临巨大威胁C.对本土和西方文化选择与重构D.全盘吸纳接受西方文化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

结构

中国

西方

政治

延续了秦汉以来形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和大一统观念,是有机的统一,比较牢固。居民都是编户齐民,身份和法律地位相同。

延续了城邦体制及其理念,是松散的统一,并不牢固。其内部结构差异较大,居民身份多样,政治组织形式和法律也不一,自治传统深厚。

民族

胡汉关系历史悠久,融合程度深,胡人政权主动采纳并推广汉族制度,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

罗马与蛮族接触较晚,融合程度有限,更注重以法律身份区分不同的群体。

文化

……

基督教改变了原有的西方信仰格局,致使古典文化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和入居帝国的蛮族相继抛弃了自己的传统,不约而同地转向基督教,形成以基督教为纽帶的新认同。

——据刘家和《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1)将表格空缺内容补充完整。(6分)
(2)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区宇图志》的编修

隋炀帝大业初年,便 敕内史舍人窦威、起居舍人崔祖溶及龙川赞治侯伟等三十余人,撰《区宇图志》一部五百余卷 。这是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 叙山川 、郡国、城隍,皆附有图,同时记有诸郡的物产土俗。《区宇图志》修撰者皆出身于关陇集团及山东大族。大业五年书成上奏,不料 帝不善之 。炀帝敕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故晋武帝云,江东之有吴会,犹江西之有汝颍,衣冠人物,千载一时。及永嘉之末,华夏衣缨,尽过江表,此乃天下之名都。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尔等著其风俗,乃(以吴人)为东夷之人,度越礼义,于尔等可乎?然于著述之体,又无次序。各赐杖一顿。下敕指责之外,炀帝改组了《区宇图志》写作班子。主持重修的虞世基、许善心,以及参撰者袁朗、虞绰、姚思廉等,多出自江左名门 冠族 南土誉望 。重修之后,颇得炀帝好评: 学士修书,颇得人意,各赐物二十段。

——据牟发松(论隋炀帝的南方文化情结》

(1)隋炀帝为什么要重修《区宇图志》?(6分)
(2)《区宇图志》的重修有何意义?(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图为北宋东京城东水门内的商业街道及网点分布图。

注:交通空间主要用于过往行人与车马的通行;店铺侵占的街道空间是被店家用来搭建凉棚、摆放货架与桌椅,成为室内营业空间的外延;过渡空间则是路人停留、聚集的场所。

——据朱金等《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

结合材料,请以 北宋东京的城市空间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以下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的目录摘编。

22章   跨文化交流(10001500)

远距离贸易和旅行

远距离贸易的类型

政治和外交旅行

传教活动

危机和复兴

腺鼠疫

中国的复苏:明朝

西欧的复兴:国家建设

西欧的复兴:文艺复兴

探险与殖民

中国人对印度洋盆地的勘察

欧洲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探险

作者为何以 跨文化交流 作为本章的标题?结合史实加以阐释。(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