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甘肃省陇南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166

一、单选题

1.

图1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抑制土地兼并B.实行两税法C.精简政府机构D.改革均田制

2.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发表文章称 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胡适主张 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 。他们的思想主张(  )

A.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B.带有强烈的激进色彩C.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D.促进了传统文化转型

3.

公元前7世纪,雅典在军事变革中已经开始采用多利亚人的方阵,由于贵族人数太少,不得不从有能力自备甲胄的农民中征集战士,组成重装步兵。结果这些农民就成了雅典安全的主要担负者。雅典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形成B.使传统贵族特权受到冲击C.导致城邦面临严重危机D.使步兵成为对外殖民主力

4.

法国卡佩王朝(987—1328年)时期,国王领地主要集中在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中游,位于以巴黎和奥尔良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地方诸侯中有强大的诺曼底公爵、勃艮第公爵和阿奎丹公爵,伯爵中有弗兰德尔伯爵和香槟伯爵,这些贵族长期割据一方,与国王分庭抗礼。据此可知,该时期的法国(  )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民族国家观念勃兴C.诸侯割据不断加剧D.君主政治权威有限

5.

德川幕府于1633年发布锁国令以后,日本仍然从中国进口砂糖等货物,1637年从中国进口砂糖的重量为160万斤,1641年为574万斤,1662年为393万斤。这从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日本(  )

A.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B.国内政局逐渐稳定C.手工业经济发展滞后D.对外政策时有变化

6.

考古研究表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掌握了冶铁技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冶铁技术通过已经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材料可用于说明古代非洲(  )

A.冶铁技术领先世界B.是冶铁技术的重要发源地C.铁矿资源十分丰富D.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7.

在早期殖民活动中,西班牙政府设立贸易专署专门负责管理西班牙与拉美殖民地贸易的所有事务,并颁布《航海条例》,只准许西班牙人与殖民地通商,输往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西班牙船只装运。西班牙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殖民地经济的发展B.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C.完善西班牙的贸易结构D.维持外贸垄断的地位

8.

表1所示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市民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  )

表1

人物

言论

布鲁尼

城市里的财富来自人的血汗,是劳动的结晶

阿尔伯蒂

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

波弃奥

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本和根本

A.表明重商主义思想已经形成B.背离了人文主义的要求C.突破了禁欲主义的思想束缚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9.

1884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取消农村与城镇选区的划分,依据人口比例重新划定选区,实行单一选区制,即每个选区产生一名议员;取消了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并对选举中的舞弊、贿赂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据此可知,这一法案的颁布(  )

A.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促进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C.加速了英国城乡人口的流动D.创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模式

10.

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运动 仍然是过去那场速战速决的、自由对专制、城市的独立自治对政府的武断专横的战争的继续 ,其本质是为了争取城镇自治。该学者意在指出巴黎公社运动(  )

A.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B.受到了历史传统的影响C.力图构建全新的政权模式D.旨在实现公社社员自治

11.

图2所示为1880—1914年英德海军吨位变化趋势情况。据此可推知(  )

图2

A.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B.英国的海上力量受到严重削弱C.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呈现加剧趋势D.德国的军事发展速度领先世界

12.

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台湾的宣传指示》,指出 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它是中国的 。1950年1月5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一项声明中再次表示 当台湾被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曾对此提出过法律上的疑难 。美国对中国台湾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是基于(  )

A.中美关系的发展B.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C.日本的战败投降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3.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建立 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 的主张;1974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纲领,并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地行使反对霸权主义的国家主权来巩固他们的独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B.彻底终结了美苏对峙的局面C.有效维护了世界多极化格局D.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14.

1990年8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以公有制束缚了人的劳动积极性为由,认为改革 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 是取消公有制的 垄断地位 ,推行公有企业非国有化、私有化。由此可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A.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B.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激发了民众的创造力D.彻底否定了 苏联模式

15.

1999年成立的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宗旨主要是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由此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  )

A.国家间的经济差距缩小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C.发达国家丧失了话语权D.国际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16.

2023年5月20日,巴基斯坦《民族报》发表题为《 一带一路 倡议10周年: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指出:2023年是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10周年,其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多个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能源项目。埃塞俄比亚参与了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哈瓦萨工业园和亚的斯亚贝巴一吉布提铁路等项目。据此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A.为全球政治治理注入新活力B.引领 一带一路 建设C.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D.赢得了世界广泛认同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49年,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作出向苏联 一边倒 的决定。不少学者认为,以毛泽东为首的那一代中共领导人对共产主义具有强烈的信仰,把中国革命视为俄国革命的继续。……美国战后在亚洲采取的遏制革命的政策,特别是重新扶植日本的所作所为,证实并强化了毛泽东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对美国威胁的认识,勾起了他对历史上日本侵华罪恶的回忆。

——摘编自翟强《中国的反应——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

材料二
中美关系的改善经历了曲折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一直对华采取敌视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对华政策,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从国际反霸斗争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与美国和解的战略决策。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访华,双方经反复磋商,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联合公报》,中美和解之门终于打开了。这一周,被称为 改变世界的一周

——摘编自李勇主编《全方位速读系列: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 一边倒 外交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大流士一世开始,阿契美尼德王朝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宣称统治依赖于该教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护佑,阿胡拉·马兹达授予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统治人间所有族群和土地的权力。同时,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注意到被征服地区宗教信仰的差异性,亚述、巴比伦和埃及原有宗教信仰历史悠久,绝无可能完全用琐罗亚斯德教取代。如果向这些地区强制推行国教,势必引发混乱。帝国征服者有意识地鼓励将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神祇与波斯本土神祇融合起来。例如,波斯人将美索不达米亚普遍流传的娜娜女神崇拜,与掌管星星和命运的波斯女神阿纳希塔合二为一,这些宗教宽容政策是以政治上服从其统治为前提的,当某地祭司集团卷入反抗波斯的行动时,波斯人便毫不犹豫地放弃该政策。

——摘编自郭丹彤《阿契美尼德王朝对波斯帝国的治理》

材料二
君士坦丁在位期间将基督教从一个屡遭受镇压的宗教变为帝国的国教。312年,他与李锡尼共同颁布一道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并归还之前没收的基督教会财产。鉴于此时基督教内部派系斗争严重,他于325年亲自主持并召开各位主教都参加的尼西亚大公会,统一了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君士坦丁还在政府中大批任用信仰基督教的官员,将基督教主教分派到各个行省,行使官方任命的司法和宗教权力,成为特权阶层。君士坦丁的宗教政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3世纪以来,罗马的传统宗教无法为生活在苦难中的民众提供思想上的慰藉,而基督教已在帝国境内 成为一个以主教为中心的阶层组织 。这对统治者来说,承认教会就意味着找到了新的统治支柱。

——摘编自兰奇光《君士坦丁与基督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契美尼德王朝宗教政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君士坦丁对于基督教发展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和君士坦丁时期宗教政策作用上的相似之处。(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对立为核心特征。苏联解体后,美国沿袭了冷战思维,使其至今仍在外交政策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美国冷战思维呈现出回潮态势。2017年以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渲染中美关系中的大国竞争和权力争夺属性,强调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对中国的正常发展进行污名化。拜登政府进一步炒作涉疆、涉港、涉台议题,以中国新疆的所谓人权问题为由通过立法方式对华展开贸易制裁,对中国香港选举制度展开抨击,持续对台军售。美国还组织举办了全球 民主峰会 以孤立打压中国,攻击中国推动的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对华意识形态攻势日渐猛烈。根据意识形态差异,美国在全球和区域组织中组建排他集团,谋求对中、俄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和围堵,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抗。美国把中国视为当前国际秩序的最大挑战,多次鼓吹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断链。美国冷战思维的回潮与其在世界 东升西降 变局下的霸权护持焦虑以及国际秩序分化裂解态势下的领导力重塑需求有关。

——摘编自张启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1世纪美国冷战思维回潮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英、德、美三国资产占世界总资产的比例变化情况(单位:%)
表2

年份

1850

1870

1890

1913

英国

59

53

32

14

德国

3

13

16

21

美国

15

16

35

47

——摘编自金炷森《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以东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交为中心》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