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表1
著作
记载
《史记·秦本纪》
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为抵抗秦军入侵,魏国于公元前358年,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
《水经注》
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1年城成。次年又进一步扩建。虽然,此城在御秦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然秦魏边境一直战事连绵。
表2
地区
描述内容
江南东西二路
有茗葬、冶铸、金帛、杭稻之利,岁给县官用度,盖半天下之人焉
荆湖南路
南(路)有袁、吉接壤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概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
福建路
有银、铜、葛越之产,茶、盐、海物之饶。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而土地迫狭,生籍繁伙,桡确之地,耕耨殆尽,亩值浸贵,故多田讼
表3:1894、1914年的外国在华资本结构表(单位:万元)
业别
年份
工业
交通业
商业
金融业
合计
1894
2791
2615
9284
6680
21370
1914
37690
64435
67968
14515
184608
◎首先是把农民发动起来,在群众发动起来后,又要让地主能够生存下去
◎在经济上削弱而不是消灭封建势力,保存地主的若干权力
◎削弱富农的封建部分而奖励其资本主义部分
图1
表4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预期)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生产投入资金(10亿卢布)
6.3
11.7
19.5
供
应
情
况
拖拉机(千辆)
170
235
287
收割机(千辆)
57
59
70
载重汽车(千辆)
52
102
187
无机化肥(百万吨)
16
40
65
二、材料阅读
图3、图4分别是隋朝和元朝大运河路线示意图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
三、开放性试题
——摘编自马雷《清末军事改革中的“师日”因素》
——摘编自忻平《清末新政与现代化进程》
四、材料阅读
表5:1949—1956年中国农、轻、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比变化情况表。
占比(%)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49
30
22.1
7.9
1952
56.9
43.1
27.8
15.3
1956
48.7
51.3
29.6
21.7
——以上材料均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整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