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468

一、单选题

1.

表1是早期农业产生时间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  )

表1

时间

区域

约公元前8000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5000

中国黄河流域

公元前3000

中美洲

A.尼罗河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B.铁器使用推动中华文明的进程C.古代文明的产生具有多源特点D.古代中美洲农耕文明相对落后

2.

图1是《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这说明,古希腊(  )

图1

A.拥有发达的社会分工B.深受周边文化影响C.构建了统一的大帝国D.促使文化中心东移

3.

在东罗马的历史典籍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天,东罗马皇帝利奥在朝上接见来访的阿拉伯帝国使臣。利奥以为是有关国事的访问,未料使臣却说是专为索求希腊典籍而来,用途仅仅是为了研究学问。利奥不禁为他们对学问的虔诚态度所感动,赐予珍贵典籍。这说明阿拉伯人(  )

A.与各大帝国保持着频繁往来B.善于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C.以学习希腊文明为核心内容D.注重对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

4.

表2是中世纪农业革命的技术发明(部分)这些发明(  )

表2

时间

技术发明

约公元800

带衬垫的马轭引入欧洲

约公元900

欧洲出现铁马掌用来保护马蹄

约公元1050

双马拉纤的挽具在欧洲使用

约公元1050年以后

欧洲发明轮车和耙

A.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强化了各国的专制王权C.提升了贵族生活的品质D.助推科学革命迅速到来

5.

埃及布尔吉系马木路克王朝的苏丹为了增加财源,维持庞大的军政开支,不断增加过境商品的关税。对于手工业和商业实行垄断专营的政策。埃及的过境贸易在13世纪时是全部商品总额的15%,到15世纪时增至35%。这些做法(  )

A.加速了王国军事扩张B.促进了国家转运贸易C.增强了国内商业力量D.促使新商业路线开辟

6.

16—17世纪初,日本有 银岛 之称,中日之间展开了丝银贸易。据统计,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A.澳门已经成为对外贸易中心B.海禁政策影响中日贸易C.日本是丝银贸易的主要对象D.葡萄牙人从中谋取暴利

7.

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女王颁发特许状,公司拥有贸易垄断权。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权法案》,取消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这一变化表明,当时英国(  )

A.通过立法主宰殖民活动B.逐步放松对外殖民侵略C.自由资本主义思想兴起D.垄断资本主义遭到抛弃

8.

罗德斯出生于英国,1870年移居南非,通过投资金刚石和金矿,很快成为当时世界黄金业巨头。1881年,他进入政界,成为当地殖民地议会议员,并发动了一系列殖民战争。罗德斯的经历,折射出当时(  )

A.资本原始积累的加剧B.列强瓜分世界的野心C.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D.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9.

1870—1900年,美国煤产量从3310万吨增加至26970万吨,石油从2亿加仑增加到27亿加仑;190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已达19.34万英里,超过欧洲各国铁路长度的总和。这些变化表明,当时美国(  )

A.成为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B.利用新能源助推铁路交通大发展C.已转变为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国家D.亟需解决国内资本市场统一问题

10.

《国联盟约》提出各会员国有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的义务;还规定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制,其中原属德国的西南非和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被作为日、澳、新等国领土的一部分。这表明,当时国联(  )

A.维护了会员国主权完整B.保障了战后的世界和平C.是奴役弱小民族的工具D.改变了殖民统治的实质

11.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该书的创作背景是(  )

A.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B.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C.社会主义建设在苏联火热进行D.二战时与法西斯进行艰苦战争

12.

1945年10月第五次泛非大会召开,代表们指出:过去,泛非主义主要强调恢复黑人的尊严和平等权利等问题,现在,则强调 必须摆脱外来帝国主义的控制、取得政治和经济自由 。这次会议(  )

A.揭开了非洲反对殖民主义的序幕B.顺应了二战后非洲反帝的需要C.导致列强在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D.促使列强改变了对非殖民政策

13.

1960年10月,科威特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国家握有公司的大部份股权。1973年5月,伊朗把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朗的资产全部收归国有。到1977年,海湾地区的大多数石油国家都已完成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过程。这表明,海湾石油国家(  )

A.实现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B.改变了单一的产业结构C.缓解了对国际资本的依赖D.确立了经济自立的基础

14.

表3是二战后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据此可以推知,二战后日本(  )

表3

经济部门

年份

就业人口分布

农业

1950

50.7%

1990

7.2%

工业

1950

22.2%

1990

33.6%

服务业

1950

26.6%

1990

59.2%

A.各部门实现了相对均衡发展B.农业生产呈现大幅下降趋势C.经济快速发展瓦解两极格局D.科技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化

15.

列宁格勒化工学院的一名女教师在《我不能放弃原则》中说: 最近,这些自发形成的组织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政治色彩。这些组织的领袖们经常谈论在 议会制度 自由工会 出版自治等基础上的 权力分配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十月革命B.勃列日涅夫改革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16.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大国的安全概念发生了变化,美国等大国都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能力。这一变化(  )

A.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B.源于两极格局瓦解C.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D.加剧国际局势紧张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由文明引起的文化变化是根本的和持久的。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文化是自主的和单一的,所有的成员都具有同样的知识、同样的风俗和同样的见解,且其生活方式也不由外界决定。但是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远为复杂的新社会出现了。除了村社农民的传统文化外,现在又有了种种新文化,即通晓神秘书写艺术的书吏的文化,知晓上天秘密的祭司的文化,擅长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家的文化和懂得如何与沙漠和大海以外地区交换商品的商人的文化。因此社会也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谓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传播于城市的学校、寺庙和宫殿之中;俗文化则存在于乡村之中。雅文化通过哲学家、神学家和文人学士以书面形式流传;俗文化则在目不识丁的农民中口口相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分别概括新石器时代和文明到来后村社文化的特点。(4分)
(2)据材料,指出文明到来后村社文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6分)
(3)据材料,比较雅俗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以古代印度为例列举雅文化的代表。(4分)

18.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摘编自【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背景,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归纳 理性王国 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其局限性。(6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者体现的时代精神。(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7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1688

英国光荣革命

1771

英国人阿克菜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1785

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1789

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825

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会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

1844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起义被镇压

1848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1871

巴黎公社进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6

美国人贝尔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洲殖民国家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据【英】韦尔斯《世界史纲》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及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表示由于军事和战略上的原因,不应该允许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的 控制 之下,但由于英国国内经济困难,3月2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 自由世界 的使命。这就是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谈到了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他说: 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 。后来这一政策被称为 尼克松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主义出台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的异同,并简析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