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对“义”的解释
出处
且夫义者,政也。
《墨子·天志上》
远而不可不居(居:恪守)者,义也。
《庄子·在宥》
无礼义,则上下乱。
《孟子·尽心下》
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役:战争)希(希:少)起。
《韩非子·解老》
北京
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理科纪念“五一节”活动。
何孟雄等8名同学乘汽车游行,沿街散发《劳动宣言》。
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走向街头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邓中夏赶赴长辛店铁路工厂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
上海
4月18日,陈独秀参加工界7个团体发起的“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发表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讲。
5月1日,冲破反动当局和帝国主义势力阻挠,召开了庆祝大会,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动政府的通告》。
年代
年增长率(%)
1966—1970
4.2
1971—1975
0.8
1976—1980
1.9
1984
1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摘编自王天有《明史》
三、综合题
表4 20世纪上半期中国部分文献对“工业革命”一词的描述
内容
至一七六九年……瓦特之蒸汽机关出现……以蒸汽机关运用工业革命,狂飞突进,故有人谓工业革命,肇端于蒸汽机关发明者。
于是工界中人,潜心于发明机器,致新科学于使用,使制造力增速,则物价廉而致富易。
周传儒:《工业革命与社会近代问题》(1922)
王家焕:《工业革命与英国政治社会改革述略》(1924)
马克思说:“社会之物质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巨大的上层建筑的全部,便随经济基础的变动或者缓缓的,或者激剧变革了。”……工业革命并不是偶然的。他来自劳动工具的改变和其相沿而起的生产方法的改变。
所以十八世纪中叶,生产方法及生产制度的革命———把小的企业联合成为大的企业实为必要。
天:《机械发明、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1927)
维禹:《英国工业革命史》(1928)
工业革命这句话是指机器工业发明以后,一切工业上的生活状态和制度,都起了重大的变化。
吻云:《常识辞典》(1931)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芳华、马陵合《近代文献中“工业革命”一词的考察》
四、开放性试题
五、材料阅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