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大化改新在全球历史上比西欧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社会。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
“协和万邦
”,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主要是依靠思想和道德自身的力量,依靠华夏一整套的德教礼治,所以对日本一向毫无觊觎之心。因此接受儒教、
“以唐为师
”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
——摘编自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
“以唐为师
”的影响。
材料二
“揖美追欧
”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
‘以俄为师
’,主张
‘联俄联共
’。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 (2)材料二中的
“中国改换了方向
”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
材料三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
“新政
”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
“新政
”,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
“新政
”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
“新政
”与苏联经济模式的相似之处,并简要评价
“新政
”。
材料四
“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
‘民主化
’,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
”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
“新思维
”所鼓吹的
“西方民主
”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
“苏联专制政权
”的
“民主改革
”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戈尔巴乔夫鼓吹
“西方民主
”的危害并指出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