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安徽省亳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197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1959年在湖南省宁乡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大禾人面纹方鼎。(  )

A.说明湖湘地区为商代青铜铸造中心B.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体现出制造技术与审美艺术相统一D.可佐证商周青铜器主题纹饰的质变

2.

下表《古代中国历代县级政区数目的变化简况》

时期

西汉

西晋

年代

公元前8

607

740

1102

县数

1000

1587

1232

1255

1573

1234

1127

1138

1455

县级政区数

1324

1427

1549

据上表内容可推知(  )

A.秦至宋的县级政区越来越小B.县级行政设置较为稳定C.汉代的统治区域最为辽阔D.同类政区幅员波动明显

3.

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还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这反映了宋代(  )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民族交融出现新突破C.海陆丝绸之路兴盛D.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4.

从成吉思汗西征到旭烈兀西征,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在波斯人来华的同时,亦有大批汉人西迁至伊朗,他们之中既有军匠、医师、工匠,也有民间的手工艺人,还有私属人口和奴仆等。材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

A.促进东西方贸易发展B.推动中外文明交流C.导致了大量奴仆存在D.改变伊朗民族结构

5.

云南姚安有 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 之美誉,但在明之前,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有限。明朝时以流官治理姚安,并建立官学、社学、书院等儒学教育机构;清朝时修葺各级官学,兴办义学等启蒙机构,大办书院,最终儒学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明清时期对姚安的治理反映出(  )

A.这一时期书院制度的盛行B.官学为当地主要教育机构C.社学和义学具有启蒙作用D.文化传承有利于巩固统治

6.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收回权益的要求被无视;中共成立初期,即将废除不平等条约纳入革命纲领;1926年,广州十万余人集会要求 早日实现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抗战时期的废约运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才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说明(  )

A.民族独立是维护主权必要前提B.近代外交失败源于北洋政府妥协C.广州民众的集会推动了北伐战争D.废约运动推动近代民主革命发展

7.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有关文件规定: 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据此判断,该文件颁布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战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8.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是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到20世纪70年代末,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农村绝大部分人口。据此可知,这项制度(  )

A.有力地保障了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B.彻底解决了农村医疗资源缺乏问题C.与当时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相适应D.利于人们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9.

1553年后,西班牙属地尼德兰聚集了欧洲各国商人,设立的商行等多达上千家,每年的进出口总额达6000万金弗罗林(货币单位);同时还有数百家金融机构,城市居民达到10万人,成为欧洲第一流大都市。尼德兰的发展(  )

A.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全球联系加强B.表明西班牙成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C.有助于后来荷兰确立商业强国地位D.反映出 马尼拉大帆船 贸易的兴盛

10.

恩格斯说: 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所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工业革命的发展B.工厂制度的出现C.垄断制度的产生D.科学革命的兴起

11.

有学者指出,19世纪的英国由于银币存量极少,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金本位制在全球范围内取代银本位制,让英镑变成世界货币……如果英国的计划取得成功,那么只要开动印刷机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英镑纸币就将取代亚洲的白银。这说明(  )

A.英镑已失去世界性货币地位B.货币成为国家博弈的工具C.英国本土黄金资源较丰富D.亚洲白银已成为世界货币

12.

1883年、1884年德国国会先后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不久,又通过了《伤残和老年保险法》,主要保险对象是产业工人、农业工人、手工业雇佣者和公务员,其中规定:年满70岁并缴纳30年以上养老保险费者可领取老年保险津贴。德国的这些举措(  )

A.进一步完善了德国君主立宪制B.标志着福利国家制度建立C.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德国工人运动发展

13.

全球重大问题,从恐怖主义到气候变化,从国际贸易壁垒到金融危机风险,没有一个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有效解决,有些方面甚至越发严重,出现了惊人的治理赤字。针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理应(  )

A.坚定不移地反对国际霸权主义B.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D.强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作用

14.

1920年生效的《国际联盟条约》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制度化方面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保护体系,目前地区性和国际性的关于少数民族保护的制度设计便是对国际联盟最先创设的这一制度的继承。据此可知,国际联盟的这些条款(  )

A.实现了世界各民族自决与平等B.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C.成为维护战胜国利益工具D.具有丰富国际法理论的作用

15.

20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相继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不同文化群体的和谐相处。但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又转向融合政策,目的在于促进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渗透,提升外来移民对本土文化的接受程度。影响西欧国家文化政策变化的突出因素是(  )

A.各种矛盾冲突B.宗教信仰不同C.文化认同问题D.教育程度差异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统一全国,朱元璋在前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进而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民族政策。朱元璋认为 治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 对蒙古族,一方面武力打击,一方面承认元朝曾经统治中国的正统性,运用怀柔手段笼络安抚蒙古贵族和平民。对南方各少数民族,主要侧重 以德怀之 。政治上,继承土司制度并加以改进,推行土流合治;文化上, 用夏变夷 ,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儒学;经济上,实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

——摘编自杨杰《论明太祖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积极推行 重边教,宏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 的民族同化政策,如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奖励内地人民移住边疆或边疆人民移住内地、推行 国语 运动等,以便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 。受此影响,贵州大力推行统一语言文字、汉苗通婚、统一服装等运动。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三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言,社会供给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这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卓越成就。

——摘编自张学敏、柴然《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发展及新时代走向——基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民族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6月,英国皇家艺术协会讨论在1851年举办一次展览会的可能性。这次会议就展览的几个关键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一, 展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 ,从而 让世界清楚地了解英国作为工业领袖的角色 ;第二,展品按照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雕塑来分类;……这次会议 开启了1851年的大博览会 。通过此次展览,英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本国工业化的成果,提升了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形象,加速了自由贸易的进程。它还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英国社会 对商人和技工的蔑视 体力劳动者如今在社会上获得了认可和尊重

——摘编自傅新球《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

材料二
如果说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从贸易体制上融入世界的话,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中国在精神和价值层面上与世界的一次拥抱,是一次中国社会走向开放和现代化社会的 成人礼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几乎将上海和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主题)天衣无缝地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问题相联接,从而使这届世博会更具有普世意义。

——摘编自徐波《用世博精神继续讲好中国故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英两国举办世博会的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世博会的主要不同点。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都长安城示意图

材料二
唐高祖之所以定都长安城,不仅长安有 据天下形胜,处上游而制六合 的险峻优势,也有 京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右临灞岸,左抵沣水 的风水之美,因此建都后,按照里、坊和东西市的城市功能区划以及阴阳八卦、九宫格局等思想规划布局,同时沿袭象天法地思想建设 玄武门 朱雀门 等,宫城建筑按照周礼规定,三朝(前朝、中朝、后朝)前后相重,并对不同的建筑形制和宅第均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颁布了严格的保护城市街巷、道路和环境卫生的法律,不仅如此,还据《长安志》记载,城内多处寺庙均有放生池,严禁城内打猎采捕,杜甫所写的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赵安启《唐长安城选址和建设思想简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选择定都长安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安城所体现的规划建设思想,并简析长安城建设的现代借鉴意义。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并加以改良,因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一些新结果……故不同文明间的适当融合往往会产生一种和谐文化,给社会成员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另外,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来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陈垣《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提炼材料中观点并展开评述。(说明:运用中外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对材料中观点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