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3世纪,兴起于小亚细亚;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都城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东西方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东汉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汉朝与罗马建立了直接联系
②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③
在今坦桑尼亚地区的陵墓中出土了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瓷器
中非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
④
印加帝国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控制
年份
城市职工
集体农庄庄员
月均收入(含补贴)
月均货币工资
月均收入
占城市职工月收入比重
1965
129.2
96.5
51.5
53.4%
1970
164.5
122
74.8
61.3%
1975
198.9
145.8
92
63.1%
1980
232.7
168.9
118.5
70.2%
1985
268
190.1
153.4
80.7%
二、开放性试题
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
——摘编自刘显娅《论法国大革命对女权运动的作用与影响》
欧洲服装发展历程(节选)
——摘编自李当岐《西洋服装史》等
三、材料阅读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摘编自周志《冷战阴影下的新希望: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思想家
理论
手段
圣西门
实行实业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劝拿破仑“仁政”;请大富豪“慈善”
傅立叶
建立“法郎吉”(生产、消费协作社),人人都可按兴趣爱好从事,没有城乡差别
期待富人投资
欧文
建立“新和谐公社”,按劳分配,人人平等,民主管理
自己出资进行实验
甲: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乙: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