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广东省珠海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30+3)【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692

一、单选题

1.

《韩非子》一书认为,上古圣人起名是为了适应人民应对禽兽、种植、治水等需要而产生,因此分别名为 有巢氏 燧人氏 、大禹等,这种圣人观念(  )

A.蕴含着注重实际的政治理念B.反映了推崇仁政的儒家思想C.暗含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D.忠实再现了上古的社会现实

2.

丝国之路 以丝绸贸易而得名。近期,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提出了 丝绸之路也是一条 写本之路 ”的论断。写本是指书写在简牍、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又称抄本。这些写本文献的存在(  )

A.重现了丝路贸易的兴盛B.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变迁C.得益于纸张的发明普及D.可作为中西交往的凭证

3.

秦朝法律为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此举得到了秦人的拥护。由此可知(  )

A.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B.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C.文化传统影响制度选择D.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

4.

下图是一件玻璃水注,玻璃由埃及人最早制造,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该文物出土于辽宁地区的十六国墓葬,这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大一统对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B.西欧与中国北方商贸路线情况C.民族交融对生活习俗的深远影响D.少数民族政权如何推动丝路交流

5.

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

A.皇权不断加强B.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D.皇权相对削弱

6.

唐朝白居易在诗歌《重赋》中,认为两税法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在此强调两税法(  )

A.给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B.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D.导致官吏贪赃枉法日趋严重

7.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北宋时期,金石学成为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古器物 补经传之阙亡 。清代金石考据之风更盛,在鉴别、分类及文字考证等方面多有成就。据此可知(  )

A.中国历代帝王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古玩器物B.古代中国具有保护和研究文物的历史传统C.古代中国比西方更早的具有文物保护意识D.清代考据之风更盛得益于西学东渐的影响

8.

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当时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B.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C.两宋政权官方哲学明显不同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客观

9.

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汪克宽在其《环谷集·郑长者传》中这样记载: 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者,无不惭服而去。 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

A.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权的弱化B.长者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C.基层自我管理是国家治理的补充D.理学成为司法判决的依据

10.

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在《中国历史的模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 高水平均衡陷阱 ,认为由于中国历史上农业技术发达,从而人口增长较快,相应导致劳动力过多和过于廉价,使得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不能得到应用。这一理论最宜用于探究中国社会(  )

A.小农经济的特点B.传统技术的领先优势C.商品经济的发展D.明清社会的转型困境

11.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 欧洲种 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D.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张

12.

据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厦门之战中,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其中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  )

A.兵役体制落后B.腐败向题较为严重C.军备废驰严重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

13.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 军务肃清再行酌办 。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14.

义和团运动以《刘伯温伏碑记》为揭贴(传单),声称明代刘伯温预言 庚子三春,日照重阴……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 ,这反映出义和团(  )

A.反帝运动缺乏理论指导B.反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C.具备先进理性领导阶级D.对反帝爱国的理性认识

15.

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 醉心于欧化 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 研究国学,保存国粹 的思潮。该思潮(  )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D.体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6.

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 芝麻开门 ,门就真的开了。 材料主要表明(  )

A.起义地点的正确性B.起义成功的偶然性C.起义过程的容易性D.起义时机选择的恰当性

17.

1920年11月的《共产党》第1号卷发刊词中认为 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 ,并认为最终将由社会主义生产方法取代资本主义,这一观点(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指导B.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C.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模式D.否定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与科学

18.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 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 北线之战 指的是(  )

A.太原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19.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中西部地区成为战略建设的重点,毛泽东主席甚至强调: 如果不把攀枝花的钢铁厂搞起来,我睡不着觉 。这种建设理念(  )

A.反映新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B.加剧了工业布局的不合理C.推动了工业基础初步建立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

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C.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

21.

有学者认为: 古印度文明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他的塔、石柱、石窟和文学艺术的内容,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 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印度文化始终缺乏成熟的文字系统B.古代印度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模式C.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D.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

22.

在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第42至52条是租借田地而出现的各种情形的规定;第114至119条是对各种债权债务的规定;第242—243条对牛的租赁价格做了明确规定。这些法律规定有利于(  )

A.建立民主政治体制B.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C.规范社会经济行为D.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

23.

游牧或渔猎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中。公元前后数百年间,这种情形在东西方都曾多次出现。以下史实属于上述模式的是(  )

A.罗马帝国征服希腊B.亚历山大东征推进希腊化C.西葡美洲殖民扩张D.蛮族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

24.

17世纪日本人那波守之在《读汉高帝纪》,评价刘邦 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修兵。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诚 。诗中的观点(  )

A.反映主流观念对刘邦的高度肯定B.体现出作者对儒学的批判性继承C.更为真实地书写了汉初历史事实D.对史书记载中刘邦形象影响深远

25.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地理学理论的错误引导B.东西方当时处于彼此隔绝状态C.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26.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的碑文中对墨西哥历史这样评述: 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该评述重在强调(  )

A.殖民征服是墨西哥国家落后的根源B.今天的墨西哥应彻底清除殖民遗存C.混血民族诞生是墨西哥历史的耻辱D.承认与正视墨西哥痛苦的殖民历史

27.

学者研究发现,在拿破仑帝国所覆盖的所有欧洲国家中,总有很多当地人愿意支持拿破仑,而且这些人主要是商业界和有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许多进步贵族。这可以印证,拿破仑统治(  )

A.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B.彻底结束了欧洲封建专制C.维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D.动摇了欧洲民族国家观念

28.

1913年10月,在总统威尔逊的呼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有人评价该法案 目的是减少保护,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 。美国的关税改革(  )

A.客观上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B.体现出扩大资本积累的客观需求C.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D.反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妥协让步

29.

二战之后,移居美国的湘籍厨师彭长贵创制 左宗棠鸡 ,这道融合酸甜辣的湘菜迅速成为美式中餐的代表,风靡全美,并成为美国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B.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C.移民文化在交融发展D.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

30.

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从2008年起,通过互联网发布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文化遗产,包括受冰川融化威胁的南极洲的斯科特小屋,受海平面上涨侵蚀的复活节岛石像,这说明,文化遗产保护(  )

A.取决于互联网关注度B.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C.在新时期面临全新挑战D.更偏重于近代遗产保护

二、材料阅读

31.

蒙古自13世纪初崛起之后,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对中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他是征服寰宇的展示和世界舞台上敏捷的骑兵,用威严之足登上时运的马镫,用权力之手击打傲慢的君主。她的钢矛上的火花像风一样,把世界上的歹徒从国土上消灭。

——施都丁:《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序言>译注》,魏曙光译(注:《史集》是14世纪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伊利汗国宰相施都丁主编的世界通史著作)

材料二
那暴君啊,人家都称他为王中之王,就是成吉思汗呀,就是他逞着豪强,把个雄伟的亚洲变成了一片坟墓……这个专灭人之国,杀人之君的凶汉

——摘自伏尔泰《中国孤儿(全译本)》,范希衡译(注:《中国孤儿》是1755年伏尔泰改编自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的作品,在法国演出后取得了巨大反响)

材料三
蒙古人对贸易的重视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也不应该被忽视。蒙古人不仅鼓励和推动贸易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扶植新产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护之下,商品变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处建起了大量旅店,也设置了巡逻兵,在丝绸之路上维持治安。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导致一些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

——摘编自【美】梅天穆:《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注:该著作出版于2012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二者展现的成吉思汗形象有何不同?
(2)相比材料二,材料三中的西方学术界对蒙古征服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如果以 蒙古帝国为中心/世界史 为研究主题,三则材料各自有何史料价值?

32.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一部浓缩的无声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是以明清皇宫紫禁城以及宫廷珍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博物馆。1924年,冯玉祥发动 北京政变 ,将溥仪逐出故宫,成立 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 ,开始查点清宫物品,为成立博物院做了充分准备。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宣告成立。向广大北京市民开放。

——摘编自郑欣森《故宫纪事》

材料二

表:1959年统计文化部所属专门性博物馆名录

性质

馆名

文化艺术类

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扬馆、上海博扬馆、南京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馆

历史类

中国历史博物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陕西省博扬馆

革命史类

中国革命博物馆

自然类

中央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

自然历史类

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

考古遗址类

陕西半坡遗址博物馆

工艺技术类

景德镇陶瓷馆

——摘编自徐玲《新中国初期科学类博物馆史实疏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博物馆建设兴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影响。

三、开放性试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者,是中国文化重要的表征和载体。

表3 长城历史发展概况

时间

发展概况

秦朝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驱逐匈奴,并重新修筑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其延袤万余里

金朝

长城沿线修建了屯垦戍边的居民点,长期驻守。大量汉人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文化。长城改变了北方草原地区逐水草而居的不定居状况,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明朝

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张家口一带苏杭绸缎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长城沿线出现了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民国

1920年,《申报》刊登广告:“长城为御敌而设,长城牌香烟为保护利权而作,引起国人广泛关注。之后许多民族企业都以长城命名自己的产品。1933年,宋哲元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等地英勇抗日,重创日军。

新中国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长城旅游观光。

——摘编自赵现海《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角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的两个角色并分别予以论述。(要求:角色定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