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一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5 浏览数:622

一、单选题

1.

根据碳—14法测定,浙江上山遗址约 距今11400—8600年 。该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土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这些发现证实(  )

A.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B.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C.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D.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2.

表2

史料内容

来源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左传·成公九年》

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

《管子·水地篇》

表2中的两则史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程度日益加深B.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关注C.地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治国理政突出民本理念

3.

511年,梁武帝下诏: 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这一措施的实施(  )

A.源于门阀士族的诉求B.有助于社会习俗改良C.制约了儒家文化认同D.扩大了政权社会基础

4.

宋朝,泉州人王元懋滞留占城十年;在高丽,有 明州杜道济、祝延祚随商船到本国,不还 盖缘濒海豪户利在窝赃,巡尉、水军与为表里,洎其败获,狱吏又阴与为市 。这说明当时(  )

A.国家对社会控制松弛B.社会阶级矛盾尖锐C.国家财富转移的频繁D.民众道德修养低下

5.

洋务运动时期,具有商洽性特色的照会文种在外事交涉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条约文种数量较1861年之前大幅减少;多呈现合作性质的章程文种数量逐渐高过条约文种,成为这一时期缔约类文种的主导。这反映出晚清政府(  )

A.对外交往的艰难抗争B.抛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维护与列强平等关系D.逐渐接受了国际惯例

6.

20世纪初,《安徽俗话报》认为 一国的矿产若落在外国手里,那一国的死命,便也握在外人掌中。……那时全国的人,只有供他奔走,仰他鼻息了。万世子孙,那有翻身的日子呢。 所以在《安徽俗话报》看来,中国失去了矿产的利权,便是一种已经灭亡的现象了。这一认识(  )

A.反映出民族意识的萌发B.深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C.推动了保路运动的兴起D.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变化

7.

1940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布《二十年内典当地收回法令》规定: 典当地出典后未出二十年者,典物均得回赎,如典权人强将典物取得者,出典人均得以原典价回赎;如出典人缺乏现金无力回赎者,应将典物从典权人手中收回,照原典价与典权人订立借贷典约,按年利率一分行息。 这一规定意在(  )

A.健全根据地财政体系B.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D.推动政治民主化建设

8.

1998年,哈尔滨松花江水位达到历史最高的120.89米,张滨创作的新闻漫画《洪水滔滔见真情》(部分)(图6)刊于《黑龙江日报》。这反映出(  )

图6

A.民众抗洪的真实场景B.市场经济趋利现象明显C.社会主旋律得到弘扬D.干群关系得到社会认可

9.

据《帕勒摩石碑》的铭刻,古埃及每年都有关于尼罗河洪水泛滥高度的记载,如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890年)就有 王T,第一年,六肘 第三年,四肘一掌 第五年,五肘五掌一指 第六年,五肘一掌 的记录。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B.说明法老严格地控制国家经济C.决定了农业丰歉和社会兴衰D.表明国家实现了高度集权统一

10.

据记载,阿拉伯帝国境内有众多的繁华城市,如巴格达城内国内外商品应有尽有,分为果市、布市、食品市、羊市、钱市等。奴隶作为特殊商品其买卖十分兴盛。936年,一个波斯商人用40艘船从非洲运来12000名黑奴。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

A.是文明交流融合的使者B.阻断了东西商业通道C.对外扩张战争极其残酷D.国内外商业贸易兴旺

11.

表3

国家

事件

希腊

1821年起义,从土耳其手中获得独立

比利时

1830年摆脱荷兰统治而独立

意大利

经历了1820年、1830年、1848年无效起义之后,在18591871年间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国家

德国

在普鲁士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

表3中的事件(  )

A.刺激欧洲走上一体化道路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基础C.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加速了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2.

2014年,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决定成立亚投行,当时签署的成员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因美国施压,直到2015年4月第四次谈判代表会议时,德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等众多发达国家才加入。这表明(  )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立加剧B.发达国家阻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符合各国共同利益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瓦解的趋势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革命,打开了独立的大门,也打开了通向现代化的大门。拉美独立后,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融合加速,开始形成拉美各国的新的民族。由于欧洲启蒙思想影响广泛,共和主义深入人心,一些国家发生的君主制复辟活动,无不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土生白人精英不仅提出 自由贸易 自由经济 ,而且认为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要建立工业。欧洲一些著名科学家纷纷前来考察,一些科研机构陆续建立起来。

——摘编自林被甸《独立革命: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点——试析独立革命与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二战期间,英美签署《大西洋宪章》,其主要内容是,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遭剥夺者,两国将努力设法予以恢复。大批殖民地人民走出国门,走上战场,开拓了眼界,改变了思想,提高了民族的自尊、自信,他们意识到了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的非正义性。在亚洲,日军在很短时间内连夺香港、马来亚,击沉英国皇家海军的著名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打破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属各殖民地的离心力显著增强。

——摘编自王建《二战后英属各殖民地分离倾向探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美独立战争为拉美现代化提供的支持。(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属殖民地离心力增强的原因。(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阐述近现代殖民地活动对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制度是历史的固化呈现,是理想的现实化,同时又是欲望获得可预期性的务件。个体欲望的合力,在短时段上会带来现行制度下的繁荣与发展,在长时段上则会在未来引发混乱乃至新秩序的再现。制度的保守性与激情的运动性,两者之间的张力推动着历史的演化,在中国呈现为不断更迭的王朝史。

——摘编自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选择一个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对该制度予以阐述。(要求:选择的制度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开始,整个社会的知识系统发生了一定变化。一方面具有了比较详备的世界地理知识,同时,在政治的想象中,中国只是世界上许多 中的一个,一种新的关系 世界 的观念开始形成。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都在思考一个共同问题——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 国民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说: 公德之大目的,既在利群,而万千条理即由是生焉。 其所说的 新民 ,可以理解为今天的 新的公民 。陈天华大声疾呼: 若不讲公德,只讲自私,不要他人来灭,恐怕自己也要灭的。 严复指出: 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之自由。 梁启超指出: 吾中国所以不成为独立国者,以国民乏独立之德而已。……先言道德上之独立,乃能言形势上之独立 欲使吾国之国权与他国之国权平等,必先使吾国中人人固有之权皆平等,必先使吾国民在我国所享之权利,与他国民在彼国所享之权利相平等。 孙中山也认为自由并不能用于个人,而只能用于国家。

——摘编自孙强《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性话语出现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社会知识系统出现新变化的意义。(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