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江苏省无锡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268

一、单选题

1.

新近完成发掘的宜兴丁埂遗址,距今4500年—5000年左右,是一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种类丰富的石器,包括石刀、石铲、石锛、石镞等共计多达329件,另外还有500件左右用于捕鱼的渔网坠。这反映出当时(  )

A.农耕生产方式相当成熟B.生产力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C.早期国家形态基本形成D.长江流域文明领先其他地区

2.

《史记·平准书》称: 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俗治,毋赋税。 据此可知, 的设置(  )

A.源于战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同于分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因俗而治,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D.交纳土贡,不利于加强边疆治理

3.

西晋时太原高门王济看到一位兵家子很好,想把妹妹嫁给他,便征求母亲的意见。王母看了那位兵家子后,也承认王济的眼光不错,但因为当时兵家子地位低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爬上高位,最终阻止了这门婚事。这反映当时(  )

A.社会阶层流动不畅B.严禁通婚C.门阀制度达到鼎盛D.统治基础受到削弱

4.

下图出自敦煌莫高窟壁画,清晰表现了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据此可知唐朝时曲辕犁(  )

A.改变了敦煌地区的生产模式B.是当时最为先进的耕犁C.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使用D.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5.

宋真宗说: 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 由此,派系不同、政见不同的王钦若和寇准均被任命为宰相。可见宋朝(  )

A.统治宽松促进言论自由B.皇权相权矛盾不可调和C.防范重臣加强君主专制D.重视发挥台谏政治功能

6.

有学者认为,元朝统一全国前后设立的十一个行省,其原型为金行尚书省和蒙古三大行断事官,其机构名称是汉制,实乃金元军事征服所派生。由此可知(  )

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B.军政因素影响治国方略C.民族地区得到有效治理D.制度文化传承自有渊源

7.

明朝嘉靖四十年起,对原来世代相袭无偿劳动的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清朝时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明朝张居正改革将赋役合并,一概征银,清朝雍正时推行 摊丁入亩 ,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这些变化(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得以减少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8.

1853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的崛起(  )

A.体现清朝军制近代化倾向B.极大提升清军整体战斗力C.引起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D.源于抵抗外敌入侵的需要

9.

1860年清政府新设总税务司署,其职能是负责全国海关关税和行政事务,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税务司。1861年又新设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其职能为 办理对外事务,以专责成 。这主要说明晚清政治制度的变化(  )

A.适应了外交近代化的需要B.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C.体现了机构设置的独立性D.迟滞了封建统治日益衰落

10.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渗透儒家 的思想,他把 糅合为一体,指出 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 就是爱护百姓民众,把人摆在 天理 王法之上。康有为旨在(  )

A.继承传统儒家以民为本思想B.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C.推动儒家思想重新焕发生机D.极力批判程朱理学虚假说教

11.

1912年2月9日《神州日报》刊登了题为 鹬蚌相争 的漫画,将鹬蚌比作南北双方,旁边则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日本和西方帝国主义。此漫画的寓意为(  )

A.南北议和,稳定政局B.携手共建,民主共和C.妥协退让,维护宪法D.避免专制,捍卫成果

12.

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借来儒家学说,但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教。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院,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这反映了(  )

A.日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B.中国文化深刻影响日本C.中日文化交流由来已久D.日本在借鉴中保留特色

13.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与此同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西欧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 拜占庭文艺复兴 。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

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

14.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写道: 诚然,白人拥有掠夺印第安人和接管整个大陆的人数、组织和力量。但最后,白人发现,他们已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词汇、文学、服装、药物以及他们所种植和消费的作物中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 这表明(  )

A.美洲文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不同文明在接触碰撞中彼此影响C.殖民扩张推动文化的多样性D.先进文明有时会被落后文明同化

15.

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 冒犯 的人民先是因 自由、平等、博爱 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B.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C.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D.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16.

19、20世纪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了 教化工程 。这些国家声称,要把一部分 异域 臣民转化为像帝国中心区的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这反映了 教化工程 旨在(  )

A.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B.传播资本主义先进文明C.服务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维护殖民地人民的权益

二、材料阅读

17.

文书御天下 ,体现了中国古代 文书政治 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 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 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云梦秦简《内史杂》云: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王充《论衡》云: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 奏折 ,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7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世界古代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产生多次大规模冲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为多少打开各个民族的闭塞,向程度越来越大的世界史发展尽到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力量。……游牧、半游牧部族以暴力进入农耕世界之后,一旦扎根定居下来,那么,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往往抵制不了他们所曾破坏过的经济和文化的吸引。随着时间的延续推移,他们自己、包括他们的后代,也就构成遭到破坏后的农耕世界历史继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文化交流与传播 的角度,对古代历史上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 予以评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时,清政府依然禁教,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世界的格局已然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并开始海外扩张。而中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没有及时与世界交流和学习。马礼逊来华时处于非法传教阶段,随着鸦片战争中国国门洞开,更多传教士涌入中国。随着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的增强,这些传教士也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而是渗透到更多领域。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鸦片战争,协助西方侵略势力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还参与到中国的政治改革中。他们为西方侵略势力及商人在华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同时在中国强占或购买土地,为个人积累财富。新教传教士还在华译书办报,开办学校,开医馆做慈善,较明末清初时期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入。

——摘编自龚颖《明末清初与晚清时期来华传教士角色变化之探析》

(1)根据材料,比较马礼逊来华传教时中西社会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其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7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在维新运动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主张。1905年,禀着 图地方人民知识之增进,亦必先有实现之处所 的想法,张謇率先在他的家乡兴建了南通博物苑。博物苑南馆楼下展出动植物标本,楼上则陈列历史文物。北馆陈列着鲸鱼骨架和书画作品等。到了1913年,博物苑已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2.6公顷,融植物园、动物园于一体的园林式的综合性博物馆。

——摘编自王栋云《南通博物苑的百年历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文物征集运动,使大量文物迅速集中到文物保管机构。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文物局,全国各地也相继成立文物博物馆管理机构。1956年文化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博物馆 三性两务 理论。……90年代开始,中国博物馆转向现代化大馆的建设发展,多样化的专题博物馆也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恢复在国际博物馆界的席位,中国得以汲取国际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动了中国博物馆的新发展。

——摘编自苏东海《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1949—2005)》

(1)据材料一,概括南通博物苑的主要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建的历史背景。(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博物馆功能的认识。(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