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8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578

一、单选题

1.

图1所示为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的货币样式。这可以反映当时(  )

图1

A.政治格局的发展状况B.区域之间商品交换活跃C.秦国经济的优势明显D.诸侯争相开展变法运动

2.

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 上书 ,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 。从字形,字义上, 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3.

表1所示为对唐代社会状况的有关描述。据此可知,唐代(  )

表1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王建《凉州行》

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是时中国盛疆,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

司马光《资治通鉴》

A.陆上丝路较为繁荣B.诗人推崇异域文化C.民族交融出现高峰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4.

宋代理学家反复强调, 天理 作为普遍绝对的本体存在,也是一种道德存在, 就是一个最高的道德原理。 天理 支配着世界的秩序和变化,不仅是一切自然物的内在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人文法则。这反映出当时(  )

A.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B.儒学的哲学化与体系化C.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D.儒学的世俗化与宗教化

5.

有学者指出: 乾隆时代的制度犹如台球那样结实——它那么完整、精确、苛求,以至想不服从就会冒很大的风险。要摆脱它,要么靠贪污舞弊,要么依赖惰性——即使什么都不干,只要参照惯例就够了。 这可用于说明,乾隆时代(  )

A.制度僵化为社会危机埋下祸患B.闭关自守无法适应新环境C.君主专制使官员贪污腐败成风D.思想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

6.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其产品主要售往国内市场。洋务民用企业一般都计算成本,追逐利润;企业与雇佣工人之间基本为劳资关系;企业创办时吸纳的商股属于民间资本。由此可知,洋务民用企业(  )

A.解决了军工企业资金匮乏的问题B.摆脱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C.助推了传统自然经济解体的进程D.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诉求

7.

1918年,全国至少有四百种白话报面世,著名的有《建设》《解放与改造》等,《晨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等的副刊也开始刊载白话文。当时国内最大的几家杂志,如《东方杂志》和《小说月报》也都尝试用白话写作。这说明当时(  )

A.文学改良得到政府支持B.文学革命取得全面胜利C.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D.白话文已为民众所接受

8.

1922年8月,在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会晤中,孙中山代表国民党热情地表示欢迎中国共产党的加入,并称这是给国民党输送 新鲜血液 、拯救国民党的一次机会。他还请马林和陈独秀拟定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方案。这次会晤预示着(  )

A.国内革命形势发生剧变B.孙中山领导的倒袁运动受挫C.国民党确定了联俄政策D.中共实现和国民党联合革命

9.

图2所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幅宣传标语,内容为 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工农群众起来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据此可知,当时(  )

图2

A.中国革命迎来了新局面B.工农群众抗日热情高涨C.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D.社会主要矛盾逐渐变化

10.

邓小平指出:粉碎 四人帮 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 这两个转变 (  )

A.奠定了改革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B.提高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C.构建了中西全面交流的价值体系D.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因素

11.

玛雅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发明象形文字的印第安人,其文字可跻身世界仅有的几种完整的古文字之列。玛雅人语言丰富,共有三万个词汇。其文字既表意,又表音,全由祭司垄断,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玛雅文明建构具有多元性特征B.玛雅文化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C.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D.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

12.

表2所示为16世纪三四十年代西班牙的一些贸易措施。这些措施(  )

表2

(1)

由于运回西班牙的金银数量渐增,海盗活动日趋猖獗,为保护运送金银的船队和对付海盗劫掠,16世纪30年代建立护航船队制

(2)

1534年西班牙国王修改贸易法,规定贸易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组织商船队和防御海盗及敌人的袭击

(3)

1543年,西班牙国王批准塞维利亚港从事美洲贸易的商人成立商会,目的是要求商人对美洲贸易提供资助,补充贸易货船和军备

A.奠定了西班牙工业资本扩张的基础B.冲击了英国在美洲地区的经济地位C.有利于维护西班牙的海上强国地位D.缓和了欧洲殖民大国间的紧张关系

13.

西方学者在评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说:尽管该宪法具有反动性,但相关法律条款促使民主共和国的基本体制保存下来,组成了 一个议会制的共和国 。该学者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参照1875年宪法的规定(  )

A.代议机关成为权力中心B.主要政治派别意见趋同C.民主共和政体基础薄弱D.总统全面参与立法过程

14.

1889年年底,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前夕,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全然未知的情况下,通知曾参加柏林会议的其他13个与会国,宣布埃塞俄比亚是它的 保护国 ,可全权代表埃塞俄比亚。法、俄要求意大利政府在会后把所有会上讨论的情况如实通报埃塞俄比亚,今后在类似的国际会议召开之际,意大利必须与其协商。即使是支持意大利的英国起初也只是说可以接受 准保护国 的概念。这反映出(  )

A.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与对抗B.法国支持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C.西方列强在非洲问题上存在分歧D.意大利凭借武力占领埃塞俄比亚

15.

自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发布《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首次提出 工业遗产 概念开始,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从工业建筑单体发展到建筑群体以及工业保护区,保护对象从静态物质工业遗产实体扩展到动态工业遗产场所精神,工业遗产管理主体从民间自发群体发展到国家政府机构。材料强调(  )

A.工业遗产保护体制日趋完善B.国家保护工业遗产有必要性C.多方协调保护工业遗产价值D.工业遗产保护受到广泛关注

二、材料阅读

16.

【近代国际移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中国的南部和东部出发,出国谋生。到19世纪70年代,6.3万中国人来到美国,其中多数人生活在 金山 ——加利福尼亚。这些早期出国者大多是契约华工或称苦力、 猪仔 。他们名义上是受雇到海外与外国资本家或华人工头订立契约来做工的,实际上大多数华工是被人用欺骗、诱拐、绑架的手段运往海外的,他们从事最繁重的工作并无人身自由。当时美国人克拉克的调查报告中说白种人不愿做的活就强迫华工去做。华人劳工不仅仅在美国西进运动的采矿业中付出了劳动,更为著名的是他们在修筑横贯美国东西铁路中洒下的血与汗。他们不论严寒酷暑,一直工作在高山峡谷、人迹罕至之地,很多人因劳累身亡。据老华侨说,华工前后参加筑路的有四五万人,因筑路而牺牲的不下万人。

——摘编自张晓路《西进路上的血泪与荣光》

材料二
19世纪60—80年代,随着相当数量城外移民的进入和租界的建立,上海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域外的物质文明、风俗礼仪和精神文化,对域外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态度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英语开始被视为了解西方文明的钥匙。官方同文馆和广方言馆的建立,都透露出官方对外语教学的重视。而随着中外交往的扩大和贸易的发展,翻译中介人员的需求也大大扩展,掌握外语的人可以充任买办,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这也推动了上海的英语学习热潮兴起。

——摘编自刘叶华《浅议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上海的使用状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鸦片战争后华工大量移民美国西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域外移民在上海的活动。(8分)

17.

【近现代中外城市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狂飙突进使伦敦人口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到1850年伦敦人口已超过200万,19世纪末更是达到了500万人。城市发展产生了大量公共管理需求,原有的地区自治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居民的需要,最终触发了1855年的伦敦管理制度改革。改革道路呈现出由地方自治逐步转向集权管理的趋势,改革建立的双层管理制度最初以教区委员会为基础,体现了对地方主义思想的尊重,之后随着一级管理系统的膨胀,次级管理系统受到压迫,双层管理制度的重心开始向一级管理系统转移。1855年的改革未能解决存在于城市内部的诸多矛盾,但是它通过《伦敦地方管理法》建立起一套双层城市管理制度,这一创举为此后的大城市管理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朱一丹《1855年伦敦管理制度改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地方的统一实践与要求下,中共中央同意在大城市设立二级政府,1954年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建立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这样,上海建构了 二级政府加街居管理 的新体制。新中国对上海城市社会进行了单位化重组,通过单位这一—组织形式,国家统合大量物质和精神资源,职工即单位人在单位中获得有效管理。不仅如此,单位化并未止步于工作场域,在全社会单位化的背景下,以往游离于国家政治统治机器以外的社会成员也被纳入以街居组织为主要形态的基层群众组织框架,甚至一些居无定所的社会边缘人也被覆盖。如此一来,国家又通过街居体制实现了对无单位归属的社会成员的管理。至此,在街居体制之下,国家权力实现了对社会前所未有的控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对上海基层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以单位管理为主,辅之以街居管理的。

——摘编自郭圣莉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其层级结构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855年英国伦敦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管理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单位化管理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影响城市管理体制的因素。(9分)

1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德日法西斯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日本人没有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看作日本利益的彻底失败。在华盛顿签署的条约,是当时国际形势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这些条约为美国、英国和日本建立联合防御战线提供了可能性,共同遏制苏联国际共产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关于三个强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则上可以理解为,施加于日本的种种限制将在未来执行,这些限制并未触及日本既定的特殊利益,尤其是被日本人视为对自己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在中国东北和蒙古享有的利益。再次,由于国际联盟缺乏执行任何制裁规定的能力,日本显然能够轻易地从该体系退出,只要它发现有好处就会这样做。只要日本仍然能够通过自由竞争来进行扩张,只要日本在中国东北和蒙古享有的特殊利益没有遭到中国或苏联的威胁,那么,日本对中国作出的让步,例如归还山东半岛,就不会被认为是以不合理的价格来支付结束国际孤立的费用。

——摘编自【日】三谷太一郎《日本为什么脱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一战后,德国被套上《凡尔赛条约》的枷锁,在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为纳粹夺取 生存空间 的政策。1935年,德国宣布不接受《凡尔赛条约》里各项对德国的限制,公然撕毁条约,使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摆脱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随着德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希特勒开始实施具体的侵略计划。日本虽是一战战胜国,但在战后安排中并没有实现预期的设想。因此两国国内的民族复仇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情绪恶性发展,更容易产生法西斯。当然,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因素中民族复仇情绪更浓。

——摘编自郑寅达《极端民族主义是法西斯产生的土壤》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日本人没有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看作日本利益的彻底失败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日法西斯上台的相似之处。(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明朝文人笔记与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3选自史书所载明初至万历末年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表3

史料出处

史料内容

卷一列朝告天即位

高皇帝明太祖将登宝位……是时连阴,入明年元旦即晴。至日,日光皎洁,合祭天地,上即位于南郊。按是词先告上帝,以见未敢遽登至尊,且请烈风异景以示不可。是以天下为公,未尝矫饰符命,涂世耳目,真合尧舜汤武为心也。超千古而延万世,宜哉

卷十二河槽海运

隆庆五年(1571,山东巡抚梁梦龙等,上海运议曰……第考海道,南自淮安至胶州,北自天津至海仓,各有商贩往来……可以接济京储,羽翼漕河,省挽牵之力,免守帮之苦,而防海卫所,犬牙错落,又可以严海禁,壮神都。甚便

卷十二户部海上市舶司

我朝书生辈,不知军国大计,动云禁绝通番,以杜寇患。不知闽广大家,正利官府之禁,为私占之地。如嘉靖间,闽浙遭倭祸,皆起于豪右之潜通岛夷;始不过贸易牟利耳;继而强夺其宝货,靳不与直,以故迹愤称兵……若闽中海禁日严,而滨海势豪,全以通番致素封

卷二十四风俗火把节

今滇中以六月念八日为火把节。是日,人家缚茭芦高七八尺,置门外烧之,至夜火光烛天。又用牲肉细缕如脍,和以盐醢生食之

卷二十五评论著述词曲三门中时尚小令

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又《山坡羊》者李、何二公所喜,今南北词俱有此名

——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整理

阐述从材料整体或某一局部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