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7 浏览数:526

一、选择题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言必行,行必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言论来自(  )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2.

范文澜《中国通史》: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 属于秦朝创建的制度有(  )

A.分封制B.皇帝制C.科举制D.行省制

3.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帝时(  )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4.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现统一B.南方条件优越C.对外交往发达D.北方人民南迁

5.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说汉话B.改汉姓C.通婚姻D.易汉服

6.

(唐)杜佑《通典》记载: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7.

下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8.

《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

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富裕C.奢靡之风盛行D.社会阶层分化

9.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的朝代是(  )

A.西汉B.唐朝C.元朝D.清朝

10.

为缓解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明清时期从美洲引进并推广了高产农作物。主要有(  )
①马铃薯  ②占城稻  ③玉米  ④胡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1.

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 材料反映了清朝(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C.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D.对外实行 闭关锁国

12.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谭嗣同

13.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

A.高歌猛进B.奄奄一息C.朝气蓬勃D.夹缝求生

14.

1950年8月,泰州人柳溥庆所在的北京人民印钞厂接到印制 国家名片 的紧急任务,在没有相应印制设备的情况下,他带领工人改造印制机器,创新工艺流程,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因此,他当年获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劳模。这一事件折射出(  )

A.新政权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顺应民心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顺利实施

15.

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D.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16.

于建芳回忆说: 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B.香港回归C.澳门回归D.北京奥运

17.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特区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 铁人 精神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18.

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

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下列回答的是(  )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根源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1787年宪法》D.《共产党宣言》

20.

下图取材于某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对农奴获得 如此自由 理解正确的是(  )


如此自由

A.共同分享土地、权力和财富B.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21.

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B.维护国家统一C.为缓和南北矛盾D.建立世界霸权

22.

《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 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 震撼 是社会主义(  )

A.由理想变成现实B.工业化成功实现C.计划经济的形成D.从暴力走向和平

23.

某班进行历史主题学习,列出了如下学习内容。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主题(  )

主题:_________________

内容:①欧洲的联合

②日本的崛起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A.一战后初期的世界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D.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

24.

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以 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 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B.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C.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D.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二、材料题

25.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造纸工艺流程图部分


泥活字版

(1)中国古代有很多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科技成就。写出图1造纸术的改进者和图2科技的发明者。(2分)
材料二


晚清科学传播模式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科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方式并分析原因。(2分)
材料三  整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以自主研发为主体、以快速实现技术追赶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为目标。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是一条植根于独立自主的技术进步路线,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了艰难的研发和攻关。

——摘编自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技术发展的特点。举出20世纪六七十年中国在 高精尖技术领域 的一例非凡成就。(2分)
材料四  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

(4)根据材料四,中国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2分)

26.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明治政府扶植的八幡制铁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时提出的口号。(3分)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根据材料二,比较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新的异同。(3分)
(3)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 是德相俾斯麦在19世纪60年代初,对中日未来发展的预测。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3分)

27.

某班历史探究小组绘制了一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与中国 时间轴。(9分)
材料

世界史发展进程

中国抗战进程

部分大事记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918日九一八事变

1933年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777日七七事变

19399月德国突袭波兰

1942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4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19452月雅尔塔会议

19455月德国战败

19458月,美国投放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

19459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35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9月平型关大捷

19383月台儿庄战役

19385—6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2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54—6月中共七大

(1)从中国抗战进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并举一例进行实证。(3分)
(2)从世界史发展进程看,经济大危机是怎样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3分)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 合作 拟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3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