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417

一、单选题

1.

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殷墟甲骨文共有3000余片,经古文字专家辨认考证,上面所记载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基本一致。这表明(  )

A.出土文物可以用来检验传世文献的可信度B.传世文献在史料价值上远高于出土文物C.对商王世系的研究考古界一直存在着争议D.出土文物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2.

北魏宣武帝朝(499—515年),彭城王元勰(孝文帝之弟) 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孝明帝朝(515—528年),宗室元晖 招集儒土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取名为《科录》,……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 。这体现了当时(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C.华夏认同不断获得发展D.黄河流域已经实现统一

3.

唐前期,在长安城居民中除著籍者外,还有无长安户籍者。无长安户籍者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等,这些人口在长安城居民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这反映了唐前期(  )

A.户籍管理的混乱B.社会经济的发展C.人口增长的迅速D.坊市制度的实施

4.

捺钵 意为辽朝皇帝的行营。辽朝皇帝每年都会按照契丹游牧习俗在一年之中的 春水 秋山 坐冬 纳凉 时节离开京城前往草原地区举行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等活动。在此期间,皇帝会在营地召集北方各少数民族酋长,处理政事,于是 捺钵 成为了整个辽朝的政治中心。由此可见,辽朝 四时捺钵制 (  )

A.有利于维护政权统治B.促进了北部游牧民族大迁徙C.深受农耕文明的影响D.进一步完善了南北面官制度

5.

读下表,与北宋相比,南宋货币贬值与货币发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

时代

年均名义货币余额

万贯铜钱

指数

米价

贯铜钱/

指数

北宋前期

(9791022)

145.188

100

0.321

100

北宋中期

(10231100)

350.249

241

2.203

686

北宋后期

(11011127)

992.406

684

10.899

3395

南宋初期

(11281142)

1338.34

922

45.665

14223

南宋中期

(11431205)

6376.638

4392

10.654

3319

南宋后期

(12061233)

23431.17

16139

29.565

9210

A.经济政策调整频繁B.商品市场较为繁荣C.租佃关系发展充分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6.

明初在里甲制度中设立了里甲老人。里甲老人专司教化工作,凡一里之户婚、田土、斗殴、相争等民间小事,皆由里甲老人负责进行调解,不得越级上诉。明初的这一做法(  )

A.保证了国家的赋税征收B.推动了司法儒家化兴起C.消除了官民之间的冲突D.促进了基层社会的治理

7.

图1为《点石斋画报》所载 计本火牛图 ,描绘了进入朝鲜作战的清军 在百余头牛的双角上缚火把,驱使牛群冲向倭寇阵地……当倭寇拼命向火牛开炬开枪时,我军已从敌后发动攻击,倭寇大败而逃 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  )

图1

A.清军在甲午战争陆战中获胜B.军民合作反侵略的爱国精神C.报刊迎合民众对战争的想象D.洋务运动提升了清军战斗力

8.

1937年10月,刘少奇要求 抗日根据地的各种群众,首先自己应该组织起来。在群众自己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各种要求纲领上,建立真正群众的工会、农会、学生会、商会及青年、妇女、儿童等团体。要使最大多数的工人、雇农组织在工会之内,最大多数的农民组织在农会之内。 该要求旨在(  )

A.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群众基础B.维护根据地独立自主的地位C.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D.提高对日军作战的动员能力

9.

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博物馆进行了陈列改革,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变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这次改革(  )

A.凸显了故宫文物丰富性B.增强了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C.确立了故宫的教育功能D.实现了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

10.

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文明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而散播到中东,同时希腊人也接受并运用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按君权神授设计的君主集权、行省制等进行管理,由此亚历山大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据此,对 希腊化时代 理解正确的是(  )

A.武力扩张成为了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B.希腊文明东方化日益明显C.区域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孕育出新文化D.波斯的政治制度领先世界

11.

12世纪以后、西欧的一些国王利用城市的经济实力,反对封建贵族的地方离心倾向;市民为了与封建领主相抗衡,寻求国王的中央集权庇护,以营造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和平环境。国王与市民阶层的联合斗争(  )

A.成为了西欧城市复兴的根本前提B.推动了等级君主制度的形成C.结束了封建贵族地方割据的局面D.奠定了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12.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宗教。图2是基督教的演变过程,其中的第二次分裂(  )

图2

A.确立了人权自由的政治目标B.大大削弱了上帝的神圣性C.强调了人是现实世界的主人D.有利于构建近代民族国家

13.

在殖民地时期、北美多形成资本主义租佃农场制,南美则多建立封建主义大庄园制和大地产制。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美洲存在文化差异B.宗主国的发展程度不同C.三角贸易影响程度有别D.美洲本土文明先后湮灭

14.

1802年,北意大利地区成立了拿破仑任元首的意大利共和国。1806年,在拿破仑保护下德意志的莱茵区建立了莱茵联盟国,它们均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807年,波兰部分地区脱离了普鲁士,在拿破仑保护下建立了华沙大公国。这些国家的建立(  )

A.有利于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成果B.巩固了维也纳体系C.体现了欧洲民族独立浪潮出现D.加速了德意志统一

15.

苏联共产党在1926年有关决议中提出 彻底肃清资产阶级对劳动群众的政治影响的残余 的决议;在1927年的决议中提出了在工商业领域对私人资本 采取更坚决地从经济上加以排挤的政策 。这些决议(  )

A.沿袭了 以退为进 的经济发展策略B.纠正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错误做法C.确定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D.强化了国家对经济领域的管理控制

16.

造成图3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与失业走势的主要因素是(  )

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就业与失业

(16岁及其以上人口,单位:百万人)

A.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B.国家对经济的强力干预C.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清王朝在民族地区分别设置管理机构,在中央专门建立了一个相对它整的机构体系。清王朝在东北、西北、西部、西南等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民族管理制度,制定了较为符合民族实际的统治政策与措施,即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清统治者并未局限于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的沿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清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全面的管理,这种管理涵盖面覆盖到思想管理、经济管理等,全面渗透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城。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材料二
1937年3月31日,党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议》中,批评张国意 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以大汉族主义代替了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 1938年3月24日:彭德怀在《第二期抗战与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 在少数民族区域(如蒙回)应遵照孙总理民族平等的原则进行工作,尊重其信仰及一切风俗习惯礼教 。1939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 实现蒙回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汉族的平等权利 。从1937年8月到1941年8月,在四年的时间里,陕北公学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

——摘编自王金玲《延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 /

图4 开平煤矿 图5 开平矿务局股票

(注:图5股票右侧文字为: 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李鸿章)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召集股银120万两,分作12万2千股……”。)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规定了会员国应尽的裁减军备、维持和平、公开外交的主要义务与职责,并实行委任统治制度。但是盟约在裁减军备方面的规定对各国政府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对国际联盟成员国发动战争留有余地:规定国际联盟大会和国际联盟行政院形成决议的 全体一致 原则;美国始终拒绝加入国际联盟,苏联长期被拒之门外,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相继退出,不受盟约的约束。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设立了核心机构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安理会通过决议后联合国便可以对危机实施武力干预而无需经过会员大会的表决。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设立了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联合国的宗皆是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发好关系 ,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在联合国制宪讨论中,中国不顾西方大国的反对,力主非自治领土及托管领土须走向自治与独立,并成功地推动将此主张写进了联合国宪章。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无法实现和平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国际社会为建立持久和平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10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70年的枢密令明确所有要进入文官系统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参加考试委员会举行的考试,然后经过实习考验并获得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枢密令要求财政部及各部门领导协助文官事务委员会制定各种具体规章制度,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它还将考试细化为两个等级:高等级考试和低等级考试,对应不同的职位,参照不同的考试内容和标准。1870年枢密令颁布后,这种更为客观、更能体现候选人任职能力的选拔方式,最终取代了主观性极强的赐官制和政党分肥制。虽然改革是在斗争中艰难推进的,但是公开竞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不可取代。

——摘编自马桦《英国文官者试制度的理性化》

材料二
1982年,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建立老干部离休退休和退居二线的制度,妥善解决新老干部交接问题,这是干部制度方面的深刻改革。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颁布。在推进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干部制度改革深入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公务员制度也进一步健全。2004年,《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相继颁布。

——摘编自余绪鹏《干部制度改革:历史回顾、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积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趋势。(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