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1171

一、单选题

1.

据文献记载,禹 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 大飨诸侯于钧台 ,史称钧台之享。这种盟会(  )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C.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D.标志着 家天下 的形成

2.

汉代改变了秦 四时行刑 的做法,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这主要体现的思想是(  )

A.隆礼重法B.重农抑商C.无为而治D.法天顺时

3.

图1为 唐鸿胪井刻石 碑拓。这可用于研究唐朝(  )

A.边疆管理与民族关系B.军事建制与将士慰问C.灾情赈济与水利设施D.西域商路与驿道维护

4.

14世纪初,旅行家鄂多立克从意大利出发,乘船经波斯湾、印度、瓜哇、占城等地到达广州,再经大运河到达大都,数年后又从大都出发,向西北进入河西走廊、新疆,通过中亚归国。由此可知(  )

A.大运河联通了陆海丝绸之路B.鄂多立克开启了新航路的探索C.欧亚大陆商旅往来十分频繁D.欧洲人控制了东西方主要商路

5.

明洪武年间,基层实行里甲制,设里长、甲首,负责田粮丁数、催办钱粮等。里长、甲首实行轮换制,如按照富裕程度,排在前十的人家每户轮流担任里长一职,任期一年,十年为一轮。这一举措(  )

A.使乡村富户成为税收基本来源B.有利于避免地方豪民一家独大C.开创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新模式D.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

6.

1887年,张之洞向清政府提交报告,指出外国银元在广东等地流通, 民间争相行用 ,建议中国通过新式机械自铸银元来驱逐外国银元。张之洞旨在(  )

A.杜绝洋元在华流通B.实现铸币工艺近代化C.维护中国货币主权D.扭转晚清的财政困局

7.

清末民初,中国铁路采用不同的运价计量单位。如京奉、津浦、沪宁、沪杭甬、道清等路使用英里,京汉、汴洛和正太等路使用法里,株萍和京绥等路使用华里。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铁路发展(  )

A.具有半殖民地性B.呈现地区不平衡性C.全面与世界接轨D.注重技术上的竞争

8.

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张謇将其实业所得用于地方建设。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实行地方自治,改善乡村治安;发展乡村教育;创办育婴堂等地方救济事业。这表明张謇注重(  )

A.学习西方的保障制度B.以工业利润支持乡村发展C.开启乡村工业化之路D.积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

9.

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将比 一五 计划的11.2%有所提高,农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将从 一五 计划的7.6%提高到10%左右。这一调整(  )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推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D.体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10.

图2为 十八大以来中国部分主场外交活动坐标轴 。据此可知,中国(  )

图2

A.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B.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C.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D.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11.

公元600年至850年,拜占庭统治者打击修道主义,鼓励世俗生活,并提高母亲在家庭中、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  )

A.保障人口可持续发展B.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C.传播人文主义的观念D.挽救罗马帝国的衰亡

12.

16世纪,法国新教(胡格诺教)与天主教的矛盾尖锐,并引发法国宗教战争。1598年,国王亨利四世颁布 南特敕令 ,宣布天主教为国教,承认新教的合法地位。此举(  )

A.确立了欧洲宗教宽容政策B.促进了国内和平与稳定C.摧毁了天主教的绝对权威D.加速了法国王权的衰落

13.

孟德斯鸠肯定某国实行三权分置,确立政治自由。托克维尔则指出该国 平民的力量并未能颠覆长期主导的世袭权利与政治传统 。他们讨论的国家是(  )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

14.

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废弃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公约签订3年后,日本侵略中国;11年后,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表明(  )

A.美法的国际影响力下降B.国际公约不能约束列强C.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D.国际争端终将诉诸战争

15.

根据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40%,OECD成员国占60%;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达到了49%,OECD国家占比是51%。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

A.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C.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D.南北差距问题得以解决

16.

图3是《大瘟疫与人类之战》一书的目录摘编。据此可推,该书的主旨是(  )

图3

A.疫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B.科学进步终结了疫病传播C.传染病的流行难以控制D.疫病防治有赖人类理性

二、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图4—7是1941—1943年期间,中外记者在延安进行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从材料中选取两张相关联的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延安精神的内涵。

三、材料阅读

18.

表1是中华书局考订《清史稿》时所使用的一些文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表1 福建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的文献摘录

序号

古籍

摘录

《职官志》

顺治二年,置福建总督,驻福州,兼辖浙江。

《疆臣年表》

顺治二年,设浙江福建总督。

《世祖实录》

顺治二年,改浙江总督张存仁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浙江福建军务兼理粮饷。

《通考》

福州府……本朝初因之。康熙十二年增置屏南县。

《职官志》

光绪十一年,台湾建行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

《光绪会典事例》

光绪十一年,台湾改设行省,仿照甘肃新疆名曰福建台湾巡抚。

《皇朝掌故汇编》

光绪十一年,闽浙总督杨昌浚等上奏朝廷,请求福建开炉铸钱。

《德宗实录》

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光绪十一年,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

(1)从表1选取相关联的三则史料,完成表格中二的考订结论。(4分)

序号

选用史料序号

考订结论

①②③

顺治二年,置闽浙总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进行文献考订的意义。(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将城市近代化建设视为建立现代国家之举,仿照西方改良城市理念,初步圈定广州 市区 范围,开启了近代城市规划建设。1918年,设立广州市政公所,城市规划逐步转向以市区道路、公园和市场为主体的整体布局。1921年,广州建市。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理想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市政府开展了行政城市规划的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城市近代化的典范。

——摘编自韩雁娟等《广州市建制前后规划建设实践分析》

材料二
自1959年实现自治以来,新加坡从 贫民窟 发展成当前的世界城市,城市更新为其成功转型提供了有效支撑。60年代初期,政府成为最主要的公房开发者,成立建屋发展局和规划局,通过《住房与开发法》、《规划法》及其修正案等。1971年,新加坡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颁布首个概念规划,提出 建成花园城市和公共城市 的发展构想。80年代以来,新加坡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开发成为主流方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加坡跃升为全球城市联盟的一员,政府更加注重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任荣荣《新加坡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州城市建设成就瞩目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城市更新的主要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新时代广州的城市更新提出两条新的建议。(4分)

四、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日本学者川北稔在《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一书中以砂糖为独特视角,展现了相互独立的世界各大洲逐渐联为一体的过程。内容涵盖了八世纪初阿拉伯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引进了甘蔗种植技术和制糖技术,使地中海沿岸各岛都开始盛行甘蔗种植,并开始了强制奴隶劳动。新航路开辟后,甘蔗种植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传到美洲,十九世纪拉美的独立运动驱赶了欧洲殖民者,但甘蔗种植园经济后遗症影响深远。尤其讲述了十六、十七世纪砂糖大量生产和普及的过程中,非洲黑奴的悲惨命运,加勒比海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政治力量的角力。看似离得很远的历史事件,却通过砂糖找到连接点。

——《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简介

结合材料及世界史相关知识,选择另一种物品,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与历史关联的书名,并为该书写份简介。(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