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校际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879

一、单选题

1.

春秋初期,诸侯国家有兵车 百乘 ,已是 大国 标准。战国时期, 千乘之国 已是普遍状况,以七雄为代表的区域性强国,军力甚至可达 万乘之国 的规模。这一变化突出说明(  )

A.时局变化影响战争规模B.兼并战争日益激烈残酷C.各国普遍重视扩充军备D.集权体制发挥强大效能

2.

自春秋、战国经秦至西汉前期(武帝以前),士人一直为游士,其社会角色游移不定。自汉武帝时始, 游士 逐渐成为 儒士 ,到东汉前期最终演变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 士大夫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B.大一统政局的形成发展C.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D.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

3.

以下为唐贞观元年十道(左图)到开元二十一年十五道(下图)的变化。据此可知 (  )

A.基层治理体系愈加完备B.经济重心提升区域地位C.国家监察地方力度加大D.政局变动影响政区规划

4.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政府在山东征收棉布115000匹,棉花52000斤;弘治十五年(1502年),该数字分别为296418匹和139000斤;万历六年(1578年)又分别达到601937匹和381984斤。这些棉布和棉花大部分运往辽东。这表明(  )

A.边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B.国内统一棉花市场形成C.山东农业经济转型迅速D.边疆地区互市贸易繁荣

5.

1860年,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后,一改以往总督每年可向朝廷举荐任命本省3名府县官员的传统,连续举荐从巡抚到布政史和按察使,直到更低层级官员。各省督抚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立各种名目的 ,所设机构仅向督抚负责。这一现象(  )

A.促进了清朝政治制度的变革B.推动汉人渐成晚清政治主角C.扩大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D.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臃肿低效

6.

下图为根据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全文检索数据库 统计词频制作而成的 维新 变法 改良 改革 革命 使用次数曲线图。据此可知,该时期(  )

A.立宪运动拥有较强社会基础B.民主共和思潮成为社会主流C.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持续扩大D.维新变法阵营逐渐走向分化

7.

以下为李大钊、陈独秀关于经济思想的部分论述。这表明,他们(  )

李大钊(1919):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把资本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受其压迫被迫出卖劳动力,创造出很多剩余价值供资本家继续剥削,资本主义是这样成长的……资本主义趋于自灭,也是自然之势。

陈独秀(1923):社会组织进化的历程,是从渔猎时代酋长时代,进而为农业时代封建时代,由农业手工业时代进而为机器工业时代,即资本主义时代,再由资本主义的工业时代进而为社会主义的工业时代。这个进化历程的变迁,纯是客观的境界。

A.将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致力于揭示社会发展规律C.树立了无产阶级革命观D.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8.

以下为红军第四军某次会议所制定的部分策略摘录。该策略的制定(  )

A.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的新形势C.有利于凝聚力量扩大党的队伍D.意在提高根据地军民思想觉悟

9.

下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①和④分别代表的是(  )

经济成分

1952

1.5

0.7

19.1

71.8

6.9

1956

53.4

7.3

32.2

7.1

A.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C.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10.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在参加古奥运会时,被质疑为外邦人,直到其证明自己是希腊人后,才被允许参赛;在征服希腊的过程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将自己在古奥运会上夺冠的形象铸在金、银币上,以纪念其所取得的胜利。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希腊城邦的民族凝聚力B.马其顿征服政策的实用性C.希腊文化的强大影响力D.马其顿对希腊的制度优势

11.

在16世纪的100年中,西班牙只有25年的和平时期,在17世纪的100年里也仅有21年是和平时期,其余时间都忙于各种战争;葡萄牙则在1589年与西班牙的战争中被兼并,直到1640年才复国。战争给西、葡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

A.世俗王权受到教权压制B.在产业革命潮流中落伍C.拉美殖民统治体系崩溃D.殖民强国地位走向衰落

12.

下图为1904年10月15日美国《哈珀周刊》封面刊载的漫画《驯狮人》。漫画意在(  )

A.揭露大财阀肆意扩张的罪恶B.抨击垄断资本危害国计民生C.预示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D.赞同政府反财团垄断的政策

13.

下表为拉美国家初级产品外贸变化情况(与1925—1929年相比的年平均增长率变化,单位%)。(注:贸易比价是指对外贸易中商品出口与进口价格比率,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这一现象源于(  )

年份

出口量

贸易比价

进口能力

阿根廷

19301934

8

20

27

19351939

11

0

11

墨西哥

19301934

25

43

55

1935—1939

11

36

39

巴西

19301934

+10

40

35

19351939

+52

55

32

拉丁美洲

19301934

8.8

24.3

31.3

19351939

2.4

10.8

12.9

A.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B.各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差异C.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战争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14.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最终美国支持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而苏联同时承认美国在战后世界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美国对苏合作基于(  )

A.苏联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B.苏联对世界秩序的重要影响力C.美国战时以及战后的利益权衡D.美国世界领袖性大国形象展示

15.

自1961年成立以来,不结盟运动高度重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由无制度安排、缺乏系统性到制度化建立研究和情报系统,注重点由初期宏观上世界经济不平等发展到后来微观上的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方方面面,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的经济困难。这一变化旨在(  )

A.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B.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C.提升第三世界国际话语权D.凸显不结盟的非集团特色

二、材料阅读

16.

后世史书提及隋朝,多用 盛世而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是时(583年)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隋文帝)令州县大索貌阅……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开皇十七年(597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高祖(隋文帝)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
是时(613年)百姓废业……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粮仓),犹大充牣(殷实),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 (秸秆)为未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魏征《隋书·食货志》

材料二

时间

隋炀帝时期大事部分

民役数量

6053

营建洛阳持续进行11个月

每月200万人

6053

开凿通济渠

男女100多万人

6055

营建西苑

170万人

6067

巡幸江南

40多万人

6078

修筑长城

100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100多万人

612614

远征高丽

300多万人

材料三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然考之史传,则未见其有以为富国之术也……而何以殷富如此,史求其说而不可得。

——马端临(元)《文献通考》

(1)读史贵在有 。据材料,对马端临“(隋代)何以殷富如此 的疑问作出解释。(6分)
(2)读史明智,知古鉴今。谈谈你对隋朝 盛世而亡 的思考。(6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沙岛交涉事件

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带领人员入侵东沙岛,并盗采岛上矿产资源,引起中国政府关注。两广总督张人骏上奏朝廷,请求与日本开展交涉,维护东沙岛主权。
在政府积极开展东沙岛交涉维护主权的影响下,《外交报》《大同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有关东沙岛事件的消息、文章和评论, 谴责西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迫害中国渔民的行径 ,社会各界积极地帮助收集我国古代有关南海的方志等资料, 时座中又有言,前福建同安县陈伦炯所著《海国闻见录》,已曾记有东沙形势与今日政界所查大同小异,此书出版在数十年前更可为证。 惠州地区还有人发出布告罗列东沙岛属于中国的证据:“(一)沿海渔户在该岛所建庙址为该岛显属我国确据;(二)日本人前后布置该岛惨逐渔户实情;(三)英美二国公认该岛为我国领土之电告;(四)西人地图证明该岛属我之确据。 经过多次交涉,最终日方在中国提供的大量史籍证明之下,同意归还东沙岛,承认中国政府的管辖权。1910年中国政府设立了 管理东沙岛委员会 ,并推进东沙岛的资源开发, 又能使该岛积成广袤之区,可求种植利源
东沙岛交涉事件 刺激,《东方杂志》《地学杂志》等报刊先后刊登文章,详细描述了东沙岛的地理位置、历史、物产及我国渔民在该岛进行的开发活动和航路情况,进一步提升国人对东沙岛的认知。教育界也开始把东沙岛相关内容引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19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首次出现了南海疆界线,增强了国民对南海的疆域认识。1914年前后青年学生在《学生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指出 东沙岛和西沙岛战略位置重要,皆位南海之中心 欲保侨民御列强,必自西沙巩固始。东沙居汕头之南,可为西沙之策应,远图南洋,近距保广湾。

——温小平《近代我国南海主权教育的历史考察》

(1)日人西泽吉次侵占东沙岛时称其为 无主地 。依据材料驳斥这一荒谬说法。(8分)
(2) 东沙岛交涉事件 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有哪些启示?(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改革开放后,年广久创办 傻子瓜子 公司,闻名全国,被称作 中国第一商贩 。关于他的争议一直不断,他因雇佣超100人被举报,因有奖销售被叫停,因经济罪接受调查并入狱,被称为 新型资本家 。邓小平曾三次提及 傻子瓜子
1980年,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向邓小平里送了 傻子瓜子 的相关调查材料,邓小平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肯定,并指出对姓 的争论要 放一放 看一看
1984年,邓小平在中顾委会议上提到 傻子瓜子 雇工问题时指出: 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 傻子瓜子 ,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 傻子瓜子 经营一段时间,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又一次提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问题: 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 傻子瓜子 ,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孟红《中国第一商贩沉浮记》等

结合材料,以 邓小平三谈傻子瓜子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

1959—1969年,戴高乐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他把实现法国的 伟大 独立 作为其外交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材料一
我的计划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的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可以作为最后防御手段的大西洋联盟;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苏联)——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最后在于建立这样一支核力量,使任何国家要是攻击我们的话,它自己就会遭到可怕的打击。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一步步地走下去,每个阶段都要和总的趋势合拍,同时要照顾到法国的传统友谊。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第一卷《复兴(1958—1962)》

材料二
1959年,戴高乐陆续将原驻北约的军事力量撤回。
1960年,法国成功试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核垄断,跻身核大国行列。
1963年,戴高乐与阿登纳签署《法德合作条约》,规定 两国首脑和外交部长将定期举行会议,两国在作出任何重要决定之前,法德政府应就有关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以便协调法德在欧洲共同体内的政策和对一般国际事务的政策
1964年,法国冲破西方世界的重重阻力,毅然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同年,戴高乐遍访拉美10国,发表50余篇演说,在美国的 后院 抨击美国霸权主义,号召拉美维护民族独立。
1965年,法国与美国展开了货币战,公开主张放弃金汇兑本位制,恢复金本位制。
1966年,戴高乐访问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发表联合声明,宣告 欧洲问题首先应该在欧洲范围内讨论 使欧洲所有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然后在尊重每个国家的独立和不干涉它们内政的条件下逐步发展相互关系。
同年,法国退出北约,实现全面防务自主。
1967年,被下了逐客令的美国和北约军队全部撤出法国。

——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戴高乐的 独立外交 政策。(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