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2
表1
作家
作品风格
埃斯库罗斯
悲剧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面对苦痛和灾难勇
往直前。
索福克勒斯
将人作为戏剧的主角,神不再是具象的存在。
欧里庇德斯
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
表2
目录
内容摘要
第一章 从代尔夫特看世界
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
第二章 维米尔的帽子
欧洲寻找通往中国之路的热情
第四章 地理课
讨论欧洲人和中国人看待外部世界的不同态度
第五章 吸烟学校
烟草风靡世界各地
第六章 秤量白银
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
表3
年份/大洲
甲
乙
丙
丁
1650年
18.3
2.4
60.6
1750年
19.2
13.1
1.6
65.8
1850年
22.7
8.1
5.1
63.9
1900年
24.9
7.4
9.0
58.3
2001年:“尊重”
2004年:“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
2005年:“勇气”
2008年:“保护”
2010年:“家园”
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裂的家庭即使只有一个也太多”
2017年:“因为勇气,我们与难民同在”
图3
二、材料阅读
端午节的历史
时期
地域
纪念人物
习俗
汉代
之前
中原和长江中下
游地区
待考证
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受端午是恶日的
观念影响,主要活动有采药、用药、采兰沐浴、
禳除灾害等。
两汉
浙东地区
曹娥
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
有的节日;避恶是主要功能,活动有采兰沐浴、
戴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
梧州
陈临
荆州等地
屈原
魏晋
南北
朝
吴越地区
勾践
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南方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
与北方观念融合;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
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
江浙一带
伍子胥
三晋故地
介子推
南方地区
隋唐
宋元
全国大部分地区
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
竞渡、射柳等活动见于史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
盛大、热闹。
明清
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家
庭、地域层面的习俗见诸各类记载。
——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宋代潘彦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4
——摘自 (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三、开放性试题
陈独秀的青年观
◆身心观念变革
◆人生观变革
◆成长目标变革
——摘编自马舒 姜尚汝《近代青年自我变革的三重维度》
四、材料阅读
“拿破仑加冕礼”的历史镜像
——摘编自佘文骅《油画与漫画描绘中的 “拿破仑加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