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时间
主张
1960年6月
毛泽东指出: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要留有余地,认为1960年的指标还要加以调整。
1960年7月
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
1960年9月
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调整、巩固、提高、充实”的八字方针。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张雁南《唐代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关系探析》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崇奢与禁奢》
正面
背面
主币:
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
10元:工农像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三、开放性试题
国家
交通的地位
基本概况
英国
近代交通革命与大不列颠的称雄
当英国获得“世界运输者”绰号的时候,他们也常常骄傲地自称为“世界工厂”。19世纪20年代以来,占世界工业产品一半的英国货中,又是一半内销,一半外销。
德国
运输技术更新与德国的跃进
德国火车头的动力由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1866年制成发电机后,内燃机车又开始被电气机车取代。火车动力更新,也促进了整个运输业发展。
美国
交通先行战略与美国的致富
空中运输是20世纪新兴的交通事业。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并试用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飞机工厂有24家,年产2万余架。1930年,飞机工厂扩大为122个航空公司,航线近25000千米。
日本
运输优惠政策与日本的崛起
明治政权以其“打破旧有陋习”和“向世界求取知识”的行动口号,特别优遇那些水陆交通运输的经营者:凡建筑铁道所需的土地,可以免征其租税,造船所需资金,每年可向政府领取25万元以上的补贴等。
——摘编自郭正忠《交通与文明——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等
——摘编自王海威《探索中亚的史诗:张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