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797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不同时期出土的曾国(湖北随州)铭文。据此可知,曾国(  )

曾公田求编钟、曾侯与钟、曾伯桼簠铭文相关内容对比

曾公田求编钟

曾侯与钟

曾伯桼

皇且建于南土,敝蔡南门,应京社,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淮夷,至于繁汤

王遣命南公,营宅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

克狄淮夷,印燮繁阳,金导锡行。

A.受封南土镇抚淮夷B.实力增强冲击礼乐制度C.社会贫富差距扩大D.营宅纳土传播中原文化

2.

秦汉时期的 平贾 制是一种官定价格标准的制度。 平贾 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在本县范围内发挥效力并定期更新。汉武帝施行平准法,利用 平贾 对民间交易价格进行干预。秦汉时期 平贾 制的实行(  )

A.表明政府经济政策松动B.推动了全国市场的统一C.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3.

北朝谱学以官修谱牒为主,侧重士族及其门第评定。唐前期三次官修谱牒,评定士族及其等级, 崇重今朝冠冕 。至唐后期,朝廷不再分定姓族、官修 氏族志 ;私撰谱牒,也不再注重士族评定,谱学转向关注姓源、姓望等姓氏知识。唐朝谱学的转变主要由于(  )

A.选官制度的调整B.人才观念的变化C.阶层流动的增强D.君主专制的强化

4.

北宋前期,士大夫主要以诗人眼光看待和评价杜甫,其影响力有限。但到了中后期,宋人评价杜甫着眼于 两个方面,甚至称杜甫 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 。杜甫得到包括官方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崇扬,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  )

A.儒学教育的平民化B.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C.商品化趋势的加快D.市民文化的逐渐形成

5.

明代《大诰》规定:凡各地 耆宿老人、遍处乡村市井士君子人等 均可对地方官员测评, 列姓名具状 递送朝廷,并各级官员都不得阻拦。这些举措(  )

A.意图借助社会力量维护统治B.有效地规范了官员从政行为C.推动民主评议朝政之风盛行D.体现了监察体系的逐步完善

6.

19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对美国建国史的叙述主要分为两大类: 集体建国 华盛顿建国 。19世纪中后期, 华盛顿建国 逐渐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主流叙事。到19世纪末,更将其纳入到汤武革命的故事框架,华盛顿甚至被视作 汤武 。这反映了当时(  )

A.革命思想的深入人心B.世界视野的不断开阔C.救亡图存的迫切希望D.史学观念的与时俱进

7.

1926年,毛泽东主办的 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广州开班。在开设的25门课程中,把注重本党主义之解释、国民革命基础知识之灌输摆在第一位;还特地设有14课时的 革命画 课。这一课程的设置意在(  )

A.增强党的组织动员能力B.加速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C.宣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养

8.

晚清至民国初年,西安处于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商品化初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西省在短时期内工厂数量发展很快, 本省各种工厂增加……多在省垣与宝鸡各地。 西安的工业已达132家,占全省厂家的53.4%。西安的发展(  )

A.扩大了统一战线的基础B.刺激官僚资本的膨胀C.表明边区建设成效显著D.受到时政变化的影响

9.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对某一历史事件(政策)的报道频率图。该历史事件(政策)最有可能是(  )

A.抗美援朝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三线建设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截止2016年,我国已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已连续5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体现出我国(  )

A.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B.积极参与全球多边治理C.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D.构建均衡发展外交格局

11.

下图可用于印证(  )

A.罗马法影响的扩展B.古代文明的独立发展C.希腊化时代的到来D.城邦国家的逐渐兴起

12.

12世纪,英王亨利二世进行司法改革,规定凡经教会法庭判决有罪的教士,必须移至普通法院进行审理和惩罚;教会法庭已经判决的案件,非经国王许可,一律不得上诉于罗马教皇;将全国划为六个巡回区,由国王派出的巡回法院审理案件等。这些措施(  )

A.加速了封建庄园法庭的崩溃B.为王权的扩张留下更多空间C.初步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D.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13.

18世纪后期,法国财政总监杜尔哥起草了改革建议《论地方政府》,并指出: 改革的原则是尊重权利而非历史。……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从植根于人的天性中的自然权利出发。 这番言论(  )

A.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B.扩大了人民民主权益C.凸显了理性主义色彩D.反思了资产阶级统治

14.

下表为1890~1959年非洲一些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年产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时间

埃塞俄比亚咖啡千吨

加纳可可千吨

刚果铜千吨

马里花生千吨

南非金

乌干达棉花千吨

18901899

0.3

62

19001909

4

9.1

107.9

5.2

19101919

4

79.2

14.6

268.2

5.2

19201929

9.4

204.3

74

38.4

287.6

23.9

19301929

16.6

260.4

109.5

108.7

353

52.5

19401943

23.8

229.1

155

62.4

392.9

46

19501950

49.4

246.9

255.9

109.2

452.3

65.7

材料来源:希尔帮和格林(2018)《非洲——一个大陆的经济和社会历史》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C.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D.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15.

1961年,苏联以非集团语言出版的图书总产量达到4000万册;阿拉伯语图书翻了三倍,西班牙语、印度语和波斯语的图书产量翻了一番,日语、库尔德语和意大利语书籍也大幅增加。这反映出苏联(  )

A.文教事业取得显著成果B.外交空间得到极大拓展C.文化活动受到冷战影响D.积极争夺舆论的至高点

二、材料阅读

16.

[中国古代的契约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西周至春秋时期是传统社会契约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的契约称 约剂 ,分为 大约剂 邦国约 )、 小约剂 万民约 )。从战国到西晋时期,契约主要用于民事范围,包括土地买卖、租佃、民间财物借贷等领域,该时期民事契约通常被称为 。东晋至五代时期,木 逐渐发展为纸 ,增加了保人参与并承担代偿责任的约定;出现了契约套语,如 官有政法、人从私契 两面平章 等;政府开始干预民间契约行为,主要是征收交易税和发卖 印纸 。当时民间土地交易,当事人到官府交纳契税时,由官府在民间契约上加盖红色印章,这样的契约被称为 红契 。到了元明时代, 的范围逐渐被固定在具有处分重大财产、人身权益的协商场合,而作为民间物权关系的租佃文书、商业文书和社会管理的协议则多数命名为
材料二
明代财产契约行为的交易对象不仅包括耕地、林山、宅基、房屋等不动产,还包括车船、牲畜、粮食以及日用品等。可以说 明代民间社会民事契约行为无处不在 。明代地方官吏在解决民间户婚、田土等 细故 纠纷时,常把案发地的民间契约作为认定事实的事实依据。但涉及田地房屋需要征收契税的时候,明代法律明确规定 凡典卖田宅,不税契者,笞五十。仍追田宅价钱一半入官。不过割者,一亩至五亩,笞四十。……”对于违反社会纲常礼教、可能影响政府的政治稳定的民间契约行为,则予以否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嘉露《明代民间契约习惯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契约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及影响。(8分)

17.

[中国近现代棉纺织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晚清至民国武汉纱厂创办情况表

厂名

建成时间

开工时生产规模

湖北织布官局

1892

纱锭30440枚,布机1000

湖北纱布官局

1897

纱锭50064

第一纱厂

1919

纱锭44000枚,布机500

华裕纱厂

1922

纱锭30396枚,布机400

震寰纱厂

1922

纱锭26000枚,布机250

申新第四纱厂

1922

纱锭14784枚,布机1000

泰安纱厂

1924

纱锭20330枚,布机200

——摘编自刁莉、唐倩《近代武汉棉业的贸易与发展(1893—1937)》

材料二

1955~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出口概况表(单位:万吨)

时间

出口数量

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组织方式

1955

0.96

山东省花纱布公司统一组织

1959

0.95

苏联、朝鲜、越南、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

由地区供销社调拨到山东省棉花二级站,再由山东省统一组织出口

1966

开始向日本等地输出

1983

0.80

日本、南朝鲜、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苏联、澳大利亚、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等

山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

1984

1.26

1985

1.55

聊城地区直接对外出口

1986

4.94

1990

2.47

——摘编自史晓玲《国家、生态、技术、市场——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十年代武汉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聊城地区棉花出口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18.

[近代西方的能源与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长时间段英荷美德四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图

注:(1)各图案代表的能源种类以美国为准,即1为柴薪和木炭,2为水力和风力,3为煤炭,4为石油,5为天然气;(2)为便于统计,美国的风力和水力一类只包括水电部分;(3)相关数据按照1QuadrillionBTU=1055PJ的标准折算。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一战前,石油主要是用来提炼煤油,其战略价值还未彻底开发出来。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还未形成正式的、规范的石油外交政策,其海外石油扩张的主体是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争夺海外的石油市场。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盟友提供了80%的石油,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石油政策。一战后,出于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心,美国石油公司积极寻找并控制海外石油生产地,并寻求美国政府的帮助。1917年,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由各大石油公司组成的石油战争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国内石油生产,确保石油供应,满足盟国的石油需求。这是石油公司们第一次明确地与美国政府合作。从此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重点由反垄断转变为相互合作,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政府进行石油外交的代表和助手。美国政府高举 门户开放 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石油公司向海外进军,并为其提供外交支持。此后,控制石油、确保石油供应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贾少林《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英、荷、美、德四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转变。(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文明的交流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作为不同地区的文明,因文明的属性不同,其创造的相关成果也各不相同。……从历史上看,一个文明可以和一个国家重合,也可以在空间上超越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可以包括国家的一种类型,也可以囊括国家的多种类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与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而不同的文明又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丰厚的滋养。迄今为止,世界上的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摘编自杨共乐《文明与文明观刍议》

请以 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