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7 浏览数:292

一、单选题

1.

王国维认为,夏商 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而西周初期 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 。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B.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C.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D.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2.

公元188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并由中央的九卿出任这一职务。州牧不仅掌管监察,还集各州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如并州牧董卓、荆州牧刘表等。由此可知,这一改制(  )

A.助推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B.增强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C.旨在消除中央和地方矛盾D.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3.

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在岭南、黔中及闽中等南方地区设置一种特殊的铨选制度—— 南选 南选 的程序相对简便,没有如 北选 所谓的 三铨、三注、三唱而后拟官 的复杂过程。 南选 的设置意在(  )

A.简化官员选拔程序B.维护南方统治秩序C.加强南北人才流动D.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4.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监察御史曹修古 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太监)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后经曹修古申诉,皇帝即刻下令杖责。这一事例可用来说明,北宋(  )

A.宦官乱政现象较为突出B.崇文抑武理念得到发展C.君主对监察官员的维护D.监察体制的严密性加强

5.

明成祖时设立的内阁,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能管理六部。明世宗时,得到皇帝信赖的首辅严嵩, 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这反映了(  )

A.相权的上升使皇权削弱B.法定宰相机构裁而复设C.六部制衡内阁设想失败D.内阁的职权取决于皇权

6.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英、法、美三国公使先后到天京访问,要挟太平天国承认他们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坚决拒绝接受,对于擅自闯进境内的外国兵舰开炮射击,对于走私贸易的商船加以制裁。太平天国的这一对外政策(  )

A.遏制了鸦片贸易的发展B.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C.成为其最终失败的根源D.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

7.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以海关税、常关税、厘金和盐税作担保;同时,帝国主义各国均同意清政府把现行平均关税由实际的3.18%提高到5%,对原本免税的商品开始征税。帝国主义的这种主张旨在(  )

A.彻底剥夺清朝的财税主权B.促进晚清的近代化进程C.维系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D.掀起瓜分中国的新狂潮

8.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在武昌成立,随后颁布《鄂州约法》,其中规定 湖北军政府当局以都督与其任命的政务委员和议会及法司机关构成之 都督代表湖北军政府当局,总揽政务 议会由民众于人民中选举议员组织之 法司机关由都督任命之法官组成,依法审判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这表明湖北军政府(  )

A.开始引进西方民主政体B.落实了三民主义的要求C.保障了武昌起义的成功D.尝试民主共和政权建设

9.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记载: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过激派伪说 指马克思主义B.政治问题 指俄国十月革命C.此次罢学风潮 指五卅运动D.远因 指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0.

下图所示是《群众日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新闻报道。这次 重要会议 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D.开展解放军战略大反攻

11.

1941—1943年,侵华日军只对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进行了若干次战役进攻,而将主要力量用于巩固占领区的治安作战,在华北实行 治安强化运动 ,在华中进行 清乡 。日军这一侵华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是(  )

A.国民党的积极抗战B.平型关战役的打击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12.

下表所示为《共同纲领》的部分条款。由此可见,《共同纲领》(  )

条序

内容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A.具有革命和专政的色彩B.注重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C.促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3.

1953年,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1955年,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这些举动(  )

A.是对 一边倒 外交方针的修正B.使中国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心C.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D.赢得了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14.

197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的新闻。在基辛格看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其意思是(  )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B.中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C.中国外交政策全面调整D.中美民间交往大门打开

15.

下表所示为1997年、2021年香港部分经济指标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经济指标

1997

2021

GDP

1.32万亿港元

2.87万亿港元

人均GDP

19.2万港元

38.6万港元

外汇资产

928亿港元

4969亿港元

进出口总额

3.07万亿港元

10.27万亿港元

吸引内地投资

519亿港元

7529亿港元

A.内地投资是香港发展的根本保障B.香港回归提升了中国综合国力C.改革开放深化香港与内地的关系D.一国两制 助推香港经济发展

16.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正式进入 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的颁布旨在(  )

A.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B.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D.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17.

克里斯提尼将四百人议事会改为五百人议事会,且规定每次召开议事会,各部落派出五十人参与,而且参加会议的议员,除了预定的人选之外,其他的都由抽签随机选拔。每位议员的在职时间只有一年。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城邦的行政效率B.清除了贵族的政治影响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范围D.坚持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18.

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中的索贿罪主要针对的是执法官、元老院议员以及这两类人的子女,另外,一切利用公职从臣民和同事那里接受或者攫取物品的行为都可能涉嫌触犯此罪,元老院或其他掌权者违反有关禁令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比如搞公共承包,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船舶等)也构成索贿罪。这一规定(  )

A.旨在维护工商业者权益B.有利于国家政务的良性运行C.树立了法律的至上权威D.提高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

19.

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三年法案》规定, 议会至少每三年召开一次 ;还规定,在重大国务方面,君主及内阁的决策必须提交议会讨论通过才得以施行,这使得内阁与议会间建立起关联成为必然。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内在矛盾重重B.议会扩权促进责任内阁制形成C.首相与内阁成员共同进退D.国家政治运作的中心转向内阁

20.

有学者指出:德意志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该学者意在说明德意志帝国(  )

A.议会选举体现民主B.权力运作体系严密C.共和体制较为脆弱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21.

马克思在其《法兰西内战》中所引证的事实的叙述和评论,绝大部分是从巴黎出版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报纸和作家雨果的报纸(自由派报纸)上摘录的。这些报纸虽对公社的措施有看法,但并不敌视公社。这可用于说明(  )

A.法国资本家不反对巴黎公社B.巴黎公社的执政措施深得民心C.巴黎公社的存在有其合理性D.马克思为公社进行了大量宣传

22.

七月事变后,列宁认为,资产阶级 实际上已经掌握国家政权 ,苏维埃 变成了反革命的遮羞布 。因此,应该收回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代之以 把政权交给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这一调整(  )

A.促使俄国革命性质发生转变B.贯彻了和平夺取政权的方针C.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D.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3.

下图所示是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意在(  )

A.缓和苏联与欧洲的关系B.反对北约集团的军事威胁C.抨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揭露美国控制西欧的实质

24.

1982—2021年,美国先后退出了17个国际组织或者国际条约,其中存在退了又返、返了又退的情况,比如美国二进二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些举动反映了(  )

A.美国外交的利己主义本质B.美国外交政策的摇摆不定C.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D.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增强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代以来,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但也陷入了一定的历史困局之中。政治上, 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 。地方长官以事上为能, 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君主对于地方 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 。由于任期有限和回避制度,地方长官对地方事务往往疏离,不得不任用当地的胥吏。胥吏们父子相传,谋取私利,造成了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的局面,无异于 养百万虎狼于民间
材料二
南宋时期,叶适注意到了中央过度集权的弊端,指出 纪纲以专为累,则莫若分之 法度以密为累,则莫若疏之 ,主张把部分兵、民、财赋之权,分给将帅和地方守臣,使州县 兵、民、财赋皆得自用 。清初,顾炎武主张将生财、治人、辟属之权全部归县令,县令可长期任职甚至传之子孙,并主张在县以上只设郡,其权力仅限于监察。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吕冰洋《央地关系的历史困局与顾炎武的思考》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开始,央地关系进入一个调整期。20世纪80年代,财政上的包税制改革使地方收入大增。1994年又实行分税制,将主要税种划分给中央,但同时又规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的返还制度。同时,地方获得了一定的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20世纪80年代,中央还向地方下放了一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投资审批权等经济管理权。1992年,中共中央提出实行市场经济和 政企分开 的目标,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也退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中共中央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措施。

——摘编自顾煜《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来央地关系困局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叶适和顾炎武解决央地关系困局的思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综合评价。(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后我国央地关系调整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9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报刊是中国近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发行的部分报刊及其传播情况。

时间

报刊简介

192564

创办《热血日报》,由瞿秋白担任主编。《热血日报》自创刊伊始,即投入推动五卅运动,积极支持全国各地的反帝斗争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的残酷暴行。627日被迫停刊

19381

《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出版。此报在发刊询中说: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更将尽其所能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效力。19472月停刊于重庆

19415

《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兼西北局的机关报,毛泽东经常为其撰写社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革命报刊 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它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也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着它自己的法律。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不幸的是,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只拥有极其有限的权力,在处理战后的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抵御外侮等种种重大问题方面,软弱无力,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但是,邦联时期还是有成绩的。通过西北法令和制定联邦宪法就是这一时期的两大贡献。……这次会议的最初目的只是修改邦联条例,但在国家主义者的努力下,以及与会代表在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种种妥协,会议突破了原定目的,彻底抛弃了邦联政治体制,制定了新宪法。联邦宪法虽然存在种种缺陷,但毕竟是一部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而且在强化美国资产阶级政权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和美国联邦宪法编撰的异同,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西方法律演进中得到的启示。(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