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514

一、单选题

1.

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国人乃周人,宗文王、武王,难容周厉王父子,却仍然选择作为文王、武王之后的共伯和为继任人选,共伯和不愿或不敢践王位,只是暂时摄政,最终还政于周室。材料主要说明(  )

A.平民政治势力较为强大B.宗法制与正统观影响政治活动C.周天子权威地位已动摇D.原始民主遗风逐渐失去影响力

2.

下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的春秋时期孔子率弟子问礼于老子的情景。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并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此图反映了(  )

A.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学与道教相互借鉴C.艺术创作对时代精神的彰显D.崇尚礼仪的文人意趣

3.

唐代官员都须参加考课,考课制度推行 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 指德义、清慎、公平、恪勤; 二十七最 是对不同职责的官员提出的具体才能标准。 一最已上有四善为上上;一最已上有三善,或无最而有四善为上中 ,以此类推,定为九等考第。这说明唐代(  )

A.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人才选拔B.官员考核适应了专制统治需要C.选官重在考查官员实际能力D.官僚制度仍受到门阀政治影响

4.

中国古代南方始终以种植水稻为主。唐代,已出现南粮北运的现象。宋代,南方稻田大量增加,水稻在全国成为第一位的粮食作物。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不断B.北方人口南迁C.小麦地位下降D.南方经济发展

5.

明清时期,地方市镇由宋代的草市逐渐演变为完整的商业市镇,而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 乡脚 ,形成城乡互补的商业格局。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城市职能格局的演变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C.政府放松商业的控制D.市镇空间的相对独立

6.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颁布的《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规定, 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不限学历,只要聪颖,并稍通中国文理者 ’。清末新政期间,外务部于1902年规定:出国前必须有中学文化程度,以备出国后 精求专门之学 。这一变化说明清政府(  )

A.以留学生作为选官的基础B.开始推行留学救国的路线C.调整留学政策以维护统治D.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

7.

梁启超曾在《新民说》中提道: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从中可以看出(  )

A.梁启超建设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B.革命派认识到民族主义的作用C.梁启超思想中天朝上国观念深厚D.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脱离实际

8.

清代以来,以天津为主的长芦盐区是全国盛产海盐的产区。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日本急需寻求新的进口盐资源。华北盐业公司是日本在中国大陆上设立的盐业垄断企业中最大的一个,下表为1938—1942年华北盐业公司长芦盐田统计(单位:町步)。由此可知 (  )

年份

恢复盐田

公司新开盐田

总计

计划数量

实际数量

累计实际数量

计划数量

实际数量

累计实际数量

1938

4180

4180

4180

680

680

680

4860

1939

4180

1185

907

1587

5767

1940

4180

9065

10000

11587

15768

1941

1500

1508

5688

4180

4471

16058

21747

1942

1080

1080

6768

16058

22827

注:1町步约合9918平方米。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B.日军侵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C.洋务运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9.

1966年4月,彭德怀看到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火热的建设场面写道: 天帐地床意志强,渡口无限好风光。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尽宝藏。悬崖险绝通铁道,巍山恶水齐变样。党给人民力无穷,众志成城心向党。 这从侧面体现党和国家(  )

A.对三线建设的殷切期望B.根据 八字 方针调整工业C.对经济客观规律的尊重D.致力于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

10.

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坚持改革开放 等提法写进序言,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取代 计划经济 。这一修正(  )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迎合 双百 方针经济层面需求D.基本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11.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实行改革,推行采邑制。接受采邑(土地)的豪绅显贵,须提供骑兵,上下结成封主与附庸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要宣誓为封主效忠,如果附庸不履行臣属职责就要收回采邑。据此可知,查理·马特改革(  )

A.标志着法国等级君主制确立B.推动了法国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D.推动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12.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同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都是至交,他认为两位君主的明智有利于建立合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实行开明的专制统治,因其开明,所以能理性地立法;因其专制,所以能确保合乎理性的法律的实施。据此可知,伏尔泰(  )

A.倡导理性主义原则B.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利益C.支持封建君主专制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3.

关于巴黎公社的发生,马克思指出,当时在法国起决定作用的是 偶然情况 ,且这种偶然性决不应该 到法国社会的一般条件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普鲁士盘踞法国并兵临巴黎城下这样一种情况中去寻找 。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爆发(  )

A.是一场必然的社会革命B.根本原因是法国阶级矛盾的尖锐C.是一次偶然的城市起义D.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结果

14.

20世纪初,列宁称之为 亚洲觉醒 的革命风暴席卷亚洲。下表为这一时期亚洲主要国家的革命主张与实践。据此,对 亚洲觉醒 的共性理解正确的是(  )

国别

革命主张与实践

中国

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菲律宾

明确提出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在革命过程中事实上建立了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印度

提拉克提出了司瓦拉吉纲领,把印度历史上一个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西瓦杰作为司瓦拉吉的象征,还主张未来印度实行代议制,采取联邦共和政体

A.民族民主意识开始出现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D.体现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15.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和分离。下表为全美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由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数量和公司资产占比变化,这一变化(  )

年份

公司数量占比

公司资产占比

1929

44%

58%

1963

84.5%

85%

1975

82.5%

85.4%

A.说明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表明企业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C.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D.根源于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

16.

下图所示漫画描绘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该漫画反映了(  )

A.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B.联合国无法维护世界秩序C.美国奉行单边霸权主义D.国际政治新秩序遭到破坏

二、材料阅读

17.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除皇帝世袭、皇族按其与皇帝亲疏分别享有高卑不等的爵禄特权外,广大的官僚,则是皇帝按其统治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从贵族、平民中选拔出来,任以职位,颁给俸禄。职官不能世袭,俸禄随任免而给除。这种任职获禄,对官僚而言,实际上只是其为皇帝进行统治所付出的劳绩心力的一种物质报酬。

——摘编自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

材料二
古代官史俸禄表。

唐代

大致有禄米、俸钱、职田和禄力等项。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基本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年禄给粮食,月俸主要给铜钱;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月俸虽仍以钱计算,但在支付时,常以谷帛等实物充给

宋代

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大类。正俸包括俸钱、衣赐、禄粟。俸钱按月支给,自使相40万文,下至郢、唐、复州内品300文;衣赐按年颁给绫、绢、布匹;禄粟月给,使相200石,至入内班官1石。加俸主要有职钱和随从衣粮、餐钱等

明代

由实物、货币和土地三部分组成。以洪武二十年(1387所定岁禄为定例,正一品岁禄米1044石,月给87石;从九品岁禄米60石,月给5石。岁禄本色虽以米计,但发放时却或以钞折米,或以绢折米,且京官与外官有别。至明中期,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本色岁俸米又分月米、折绢米和折银米,月米不分官品,每员1石;折绢米绢1匹当银6钱;折银米银65分折米1石。折色仍以石计量,又分折银与折钞,各有不同的折算标准

清代

俸禄的支给,虽说是银米兼支,但主要以支银为主。俸禄的支给标准,也主要以银两来衡定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度产生的原因,并对俸禄制度进行简要评价。(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俸禄发放标准物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俸禄发放变化的原因。(6分)

18.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纪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颇为暧昧迂回。1912年 双十节 ,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恭读祭文,只以 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 数语,表现民国肇建过程,肯定诸位烈士终结帝制之功,对民族革命几乎不提。随着北伐的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政权。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 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 。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

——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

材料二
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 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 ,对辛亥革命中各政治力量的联合,促成革命成功,给予充分肯定。1941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的《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称: 今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的三十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应当举行热烈的庆祝与纪念。各地共产党员应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使每个中华民族的男女一致明白十月十日这一天……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活中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天。

——摘编自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辛亥革命纪念问题上所持态度的异同点,并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活动中所选的宣传角度,并分析上述宣传角度的历史意义。(6分)

19.

【欧洲近代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6、17世纪的奢侈品消费对贸易、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药物、香料(主要是胡椒粉)、香水和发香材料、染料、纺织品、装饰品和衣料等在当时都属于奢侈品,只有富人才用得起。在奢侈工业的巨大利润吸引下,欧洲以及殖民地的农业都为了满足奢侈工业品的需求而向大规模、精细化方向发展,创造了资本主义的农业组织形式,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玉华《为什么奢侈产生资本主义?——谈桑巴特的<奢侈与资本主义>》

材料二
到18世纪,在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城市中,完整的时尚体系已经形成,并带动了法国社会的平民化趋向。时尚产业和时尚服饰的消费改变了法国妇女,尤其是中上层妇女的地位,将她们推向法国社会文化现代化的前沿。作为时尚商人主要成分的女性衣帽商们,是18世纪后期巴黎服饰时尚的重要推动者。她们运用自己的天赋,将女性的衣服、发型等配上各种雅致的饰物,不断推出引领时尚的新样式,在创造新时尚的过程中展示她们的卓越才华和艺术素质。作为一个地位偏低的社会阶层,以女性为主的时尚商人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起到了衔接贵族与平民文化,促使服饰时尚大众化的历史作用,成为推动法国社会转型的不容忽视的进步力量。

——摘编自周薇薇《从宫廷到民间:巴黎的时尚商人及其在法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奢侈品消费兴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尚产业对法国社会转型的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中国的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

时间

引进对象

手段

规模

第一次

20世纪50年代

苏联和东欧国家

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

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

20世纪70年代初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

43亿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约200亿元

第三次

20世纪70年代末

各类国家

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

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