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人物
家世背景
世资均值
理论起家
起家官
起家官品
穆绍
祖、父皆一品公爵
一品
五品
太子舍人
七品
杨元让
祖一品公爵,父一品仪同三司
太学博士
六品
李挺
曾祖、祖皆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
奉朝请
王偃
祖、父皆二品侯爵
二品
争论焦点
无政府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
政治制度
反对一切强权和一切国家
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个人权利
取消一切束缚,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社会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由是相对的
经济建设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实行“各取所需”的分配原则
只有依靠集中统一的领导,才能使各地方各职业的生产保持均衡,在社会主义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国民党
共产党
日军
捷电传出,大家心理为之一变,国际上的观感也就焕然一新
给全世界援助中国的友人以满意答复,给一切反对侵略的人们证明中国军队英勇的作战,是可以把侵略军击退的
没有给予重庆军以应有的打击,相反地,更加促进了在这块大地上掀起全民防御的高潮
第一次
各地军队以所在解放区命名,如中原解放军、晋冀鲁豫解放军、晋察冀解放军
第二次
全国主力部队编成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五大野战军
第三次
各地野战军统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服从于中央军委统一部署
二、材料阅读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
——共产党《祭黄帝陵文》(毛泽东)
三、开放性试题
《中央日报》
大约30篇。毛泽东抵渝前,抓住蒋介石发电报三邀毛泽东一事进行大力报道,如《美报再责中共不应存心捣乱》《蒋主席三电毛泽东促行》等。毛泽东抵渝后,除发表国共两党代表人会晤协商的消息外,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也力求简单,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心地位
《新华日报》
不下60篇。在毛泽东去渝之前,在舆论压力下积极回应,如《应蒋主席之邀商团结大计 毛泽东同志将来渝》等;毛泽东在渝期间,报道集中于毛泽东一行人抵渝引发了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判的进展情况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的活动这三方面,如《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 欢迎毛泽东先生》《蒋主席前晚欢宴毛泽东同志 国共领袖昨日晤谈》等
——摘编自许爱超《多方媒体视角下的重庆谈判研究》
四、材料阅读
近代中国的转型
——摘编自音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刊名
主持
刊行年月
地点
宗旨(倾向)
《新青年》
陈独秀
1915
上海北京
宣传新思想
《晨报副刊》
梁启超
1916
北京
思想解放社会改造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
毛泽东等
1918
湖南
研究新思想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与方法
《每周评论》
李大钊
1918.12
评论时政
《南开日刊》
南开大学
1919.5.
天津
鼓吹同胞之爱国心,唤起同胞之敌忾
《建设》
孙中山
1919.8
上海
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社
1919.10
研究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
《醒农》
醒农社
1920.5
促农民之觉悟
《劳动者》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920.10.
广州
启发工人觉悟、促进团结、推动工运发展
《共产党》
1920.11
介绍国际共运、列宁学说、共产党知识
——摘编自《中国近代报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