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代表作品
|
西周
|
《尚书·无逸》:周公告诚周成王为政要勤劳,不能贪图安逸。
|
汉代
|
刘邦在《手敕太子》中以自身实践告诫其子:“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
魏晋南北朝
|
《颜氏家训》对族中子弟提出:“明六经之旨,涉百家之书”“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唐太宗《帝范》:“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新”“奉先思孝,处住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
|
唐代
|
白居易《遇物感兴因示子弟》:“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
|
宋代
|
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治生之最,善者也”“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
|
明代
|
袁黄在其《训子语》中指出:“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凡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
清代
|
石成金《传家宝》中要求子孙:“存好心,行好事,节俭辛勤,循礼守法,义中求利,本分生涯,不要奢靡懒惰,利己损人、明谋诈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