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3 浏览数:431

一、选择题

1.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 这场战争 指的是(  )

A.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

4.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5.

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 割岛、赔款、五口、税款 四个词来帮助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 土地 是指(  )

A.钓鱼岛B.香港岛C.台湾岛D.辽东半岛

7.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经济作用的是(  )

A.割让一岛B.赔款银元C.协定关税D.开放通商口岸

8.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 合法 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改革政治体制B.发展民族工业C.反侵略反封建D.推翻军阀统治

9.

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 圆明园十二生肖 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到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

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858年

10.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天津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

12.

如图为近代某一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对于此条约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C.列强在中国获得关税自主权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

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清政府利用总理衙门办理对外交涉  ②都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

1843年 拜上帝会 创立后发展迅速,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

A.拜上帝会有创造精神B.人民积极抵御外辱C.民众迷信严重D.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15.

曾纪泽说: 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洋务派徐图自强 的最早措施是(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16.

下列选项不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D.汉阳铁厂

17.

清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是在(  )

A.鸦片战争结束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C.中法战争结束后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18.

如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9.

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门户开放 的照会的国家是(  )

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

20.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二、材料题

21.

(7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的 这场战争 指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用大炮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的含义?
(4)这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被割占的土地是哪些地方?

22.

(6分)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材料二   如图漫画中的 大饼 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 大饼 下手,惟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
(1)材料一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漫画反映的本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3.

(10分)

材料一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请根据图一到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 练兵 海军 反映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哪些活动?写出材料中 练兵 海军 的根本目的。
(3)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请谈谈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的教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