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法令
出处
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余印,杖一百
《贼盗律》
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
《杂律》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漏泄于藩国使者,加一等
《职制律》
时间(年)
城市人口/百万
净进口量指数
粮食总产量指数
1761
6.15
-4
124
1781
7.04
0
136
1791
7.71
2
147
1801
8.66
5
159
1831
13.28
12
226
1851
16.74
16
272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王子琪《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摘编自吴永全、陆小聪《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
三、开放性试题
朝代或时期
主要表现
春秋时期
“关市之征”开始出现,“关”位于国境,“市”则在国境之内。齐国管仲主张关市省征,实行低关税,且不能重复征税。晋国也实行“轻关易道”的政策
战国时期
泰国商鞅变法后,实行关市重征政策
秦代
制定《关市律》规范关税、市税的征收
汉代
汉初一度免征关市税。汉武帝时期,在国内开征较重的关税,后来又在北部国境征收关税。边关既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也具有征收关税的职能。这一时期的“关”主要在北方
唐代
在广州始设市舶使,是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对外国商船征收关税
宋代
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制定“元丰广州市舶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贸专项法规,关税成为重要财源之一
明代
因日本使节争贡事件而取消市舶司
清代前中期
一度设立澳门、漳州、宁波、灵台四海关,后改为广州海关。颁布《粤海关税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关税则,对关税的征收作了详尽的规定
——摘编自祝凤梧《中国古代关税漫谈》
四、材料阅读
——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整理
——摘编自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
——摘编自《刘少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