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部分学校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民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7 浏览数:362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三星堆目前出土的青铜器约有一吨,这些青铜器的铸造需要上千吨的铜矿材料。而科学研究显示,其中部分铜矿材料是千里之外的江西瑞昌铜岭矿冶遗址产出的。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区域联系的增强B.长途贸易的兴盛C.殷商文化的扩展D.冶金技术的进步

2.

在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中出现最多的字依次是吉、凶、祸、福、贫、富、利、害等,几乎找不到德、仁、义等字眼,这与同为卜问吉凶祸福的周人的《易》,动辄 天德 修身 大义 等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  )

A.秦人的迷信思想衰退B.秦文化功利主义色彩C.焚书坑儒摧残秦文化D.秦国移风易俗最彻底

3.

下表所示是《唐律疏议》中所涉及的文书档案法律条文(部分)这凸显了唐朝(  )

法令

出处

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余印,杖一百

《贼盗律》

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

《杂律》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漏泄于藩国使者,加一等

《职制律》

A.减轻刑罚以人为本B.法律制度化规范化C.注重保护国家机密D.文书处理规范高效

4.

明清时期,闽南人大批渡台,从福建南靖梅林迁入台湾的简氏在《丰乐里简氏家谱》中作诗云: 江波源派向东流,寻溯源泉不见休。举眼纷纭南驿路,寄身寂寞古梅州。一行音讯烦君达,片纸家书为我酬。本欲归乡谒我祖,元龟未卜是何秋。 这说明(  )

A.族谱编修顺应了大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促进了台湾文化的发展C.族谱联结着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D.海峡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5.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 仇外 排夷 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

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6.

下图所示是1913—1919年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量指数与贸易额指数变化(1913年=100)情况。据图中变化可得出,这一时期(  )

A.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领先世界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有所增加D.工业文明的竞争优势已降低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市民可以到新舞台欣赏《凤凰山》《霸王别姬》等曲目,也可以到国民大戏院欣赏《英雄义》《二本哭长城》等曲目。年轻人大多去福禄寿大戏院、共和大戏院等戏院观看充满现代精神的影片。这些影片有国产的,也有欧美的;有剑侠片,也有滑稽片。这反映了当时青岛(  )

A.多元包容兼蓄的城市文化B.戏曲是文化发展的主推器C.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D.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8.

齐锡生在谈1945年年底到1947年年初马歇尔到华调停国共之争时说,马歇尔 认为国共只是在争一些小事情。一旦美国人对中国领袖们晓以大义,后者必定会接受美国的真知灼见。岂知蒋介石和毛泽东都不按照他的开导行事,这使他大为失望,铩羽而归 。由此可见,齐锡生(  )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的内政B.指出了美国对华外交狂妄自大C.赞赏中国领导人独立自主D.揭露了美国 扶蒋反共 的本质

9.

公元前330年,德摩斯梯尼在《祖国没有忘记,为金冠而辩》的演说中,巧妙地避开了雅典的败绩,历数自己对城邦的功德与贡献,赢得了雅典民众的广泛支持,也排除了政敌埃斯基涅斯的非难,赢得了金冠。由此可推知,当时雅典(  )

A.民主原则得以贯彻B.城邦体制危机凸显C.民主政治缺乏正义D.政客左右城邦政局

10.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妮》。这类作品 (  )

A.宣扬回归朴素的生活B.刻画了人的内心世界C.突显宗教画神韵意趣D.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11.

美国1787年宪法拒绝任何世袭的贵族制度,规定联邦和各州均不得授予任何贵族爵位, 凡在合众国之下担任领取报酬或负有责任之职务者,非经国会同意,皆不得从任何国王、君主或外国接受任何礼物、俸禄、官职或任何种类的爵位 。这一规定旨在(  )

A.保障民主共和政体B.防止君主专制复辟C.维护国会绝对权威D.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12.

下表所示是176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粮食进口数量、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城市人口/百万

净进口量指数

粮食总产量指数

1761

6.15

-4

124

1781

7.04

0

136

1791

7.71

2

147

1801

8.66

5

159

1831

13.28

12

226

1851

16.74

16

272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B.英国粮食生产逐渐陷入困境C.英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D.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严复是最先在中国发扬德、智、体三育并重的维新人士,他很看重体育,认为 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应有的措施。梁启超认为要使国家富强, 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他也认为 尚武 是新国民的特性之一,因此他非常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这些思想对于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子琪《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卢梭对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的心智发展深恶痛绝,他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他继承洛克体育教育应遵循 顺应自然与理性约束的原则 的思想,以自然状态为标准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他选择设定乡村为儿童成长环境,因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他将 身体——感官教育 作为儿童教育重点,强调教育者必须注重儿童的身体锻炼,主张遵循儿童的自然天赋和自然意志训练官能。卢梭站在社会意义视角,认为体育教育要磨炼人的意志品格,以此抵制过剩体力带来的妄动,抵御邪念的无限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持人类 生理 道德 上的孤独,成为身心健全的人。

——摘编自吴永全、陆小聪《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体育教育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体育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所示是中国古代关税征收的变化情况。

朝代或时期

主要表现

春秋时期

关市之征开始出现,位于国境,则在国境之内。齐国管仲主张关市省征,实行低关税,且不能重复征税。晋国也实行轻关易道的政策

战国时期

泰国商鞅变法后,实行关市重征政策

秦代

制定《关市律》规范关税、市税的征收

汉代

汉初一度免征关市税。汉武帝时期,在国内开征较重的关税,后来又在北部国境征收关税。边关既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也具有征收关税的职能。这一时期的主要在北方

唐代

在广州始设市舶使,是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对外国商船征收关税

宋代

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制定元丰广州市舶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贸专项法规,关税成为重要财源之一

明代

因日本使节争贡事件而取消市舶司

清代前中期

一度设立澳门、漳州、宁波、灵台四海关,后改为广州海关。颁布《粤海关税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关税则,对关税的征收作了详尽的规定

——摘编自祝凤梧《中国古代关税漫谈》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 中国古代的关税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魏前期,黄河流域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生产凋敝,民不聊生。许多农民不得不投靠大族豪强,沦为荫附户。荫附户不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其负担必然要转嫁到其他劳动人民的身上;而大族豪强对荫附户实行残酷剥削,荫附户也苦不堪言,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世祖(拓跋焘)经略四方,内颇虚耗,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 ,这就是文成帝继位时面临的社会现实。文成帝(440—465年)曾经派出二十多批官员巡视州郡,检查地方垦田、徭赋、吏治和刑法。他五次发诏惩治贪官污吏,并一度减轻赋税,免收相当于常赋一半的杂调。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收效甚微。

——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文成帝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魏文成帝改革。(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冷战期间,阿富汗作为战略资源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中东边缘地区,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1978年,阿富汗国内政局动荡不安。苏共高层作出了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卡尔迈勒傀儡政府的决策。苏联出兵后,非但没有实现巩固阿富汗亲苏政权的目的,反倒因自己 入侵者 的角色,激起阿富汗伊斯兰抵抗力量的扩大与联合,加上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的介入,战争陷入长期化。1988年,苏联国内局势急剧恶化,急于摆脱在阿富汗的困境,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步伐明显加快,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苏军撤出后,阿富汗由于日内瓦协议的不完整性、模糊性陷入内战,国家和平、民族和解、难民返回等旧有问题还没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随之而来。

——摘编自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结局及其教训。(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刘少奇向党中央提出试办托拉斯的建议。1965年,刘少奇在听取托拉斯试办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办托拉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但都没有完整的经验,要我们自己创造。可以考虑托拉斯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人权、财权、物权全部统,工厂全部收;另一种是只统一计划、价格、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第三种是只管计划,安排任务,交流经验。恐怕几种形式都要有,只一种不行。总的目的,是要把经济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就可以搞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对国家有利,对地方有利,对整个社会都有利。

——摘编自《刘少奇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少奇主张试办托拉斯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少奇主张试办托拉斯的意义。(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