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七年级(上)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217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
图说历史
”
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图片能反映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骨耜
B
玉器
C
陶器
D
骨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下列的农作物中在我国最早开始种植的是( )
A.西瓜、棉花
B.水稻、粟
C.山芋、玉米
D.青菜、烟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郭沫若曾咏叹某遗址为
“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
其咏叹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石铲
B.骨耜
C.骨针、骨锥、纺轮
D.渔叉、渔钩、渔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相传是谁创造了文字( )
A.仓颉
B.嫘祖
C.黄帝
D.伶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使华夏民族
“
合以成一族
”
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2017年清明节,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公祭中华民族
“
人文初祖
”
盛大典礼,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参加。中华民族
“
人文初祖
”
是指( )
A.黄帝
B.禹
C.汤
D.周武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音乐能陶冶人们情操,为愉悦性情,聪明智慧的中华儿女制作出多种乐器,其中琴瑟的制作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伶伦
D.嫘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
B.蚩尤
C.大禹
D.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电视剧《封神榜》中有关
“
炮烙之刑
”
“
以酒为池
”
的情景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腐朽。这位统治者是( )
A.纣
B.桀
C.汤
D.文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
哪吒
”
和
“
二郎神
”
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
我一路赶车来到古都安阳,我脑海里翻涌着的是
洹河堤埝
上商王的迁徙,殷墟遗址上殷商巍峨的宫殿群。看那貌似符号一样的甲骨文字,却把中华文明史推进几百年。
”
材料中
“
迁徙
”
的
“
商王
”
指的是( )
A.汤
B.盘庚
C.纣
D.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有这样一位君主,他与民争利,在位期间引发了
“
国人暴动
”
。
“
他
”
是( )
A.尧
B.汤
C.周幽王
D.周厉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3600多年前,一位仁德君王被安葬在今河南偃师市山化镇蔺窑村,他就是商朝开国之君。
“
他
”
是( )
A.禹
B.周文王
C.汤
D.周武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它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
“
镇国之宝
”
的美誉。它是( )
A.青铜立人像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国家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实地考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通过考察
“
甲骨卜辞
”
、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2017年11月24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是( )
A.裴文中
B.贾兰坡
C.王懿荣
D.安特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标志。以下革新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是( )
A.石器和刀耕火种
B.青铜工具和耒耜耕种
C.石器和耒耜耕种
D.铁器和牛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史记》记载:
“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
”
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家分晋
B.武王伐纣
C.田氏代齐
D.楚汉之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国
B.燕国
C.秦国
D.齐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
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统一趋势增强
C.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D.分封制彻底崩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下列属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战国时期,都江堰这项巨大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不包括( )
A.分洪
B.灌溉
C.水运
D.旅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
中七雄指的是( )
A.齐楚秦燕晋卫鲁
B.齐楚秦燕赵卫晋
C.齐楚秦燕赵魏韩
D.齐吴楚秦燕卫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有一位作家,在游览古代中国某项工程后感慨道:
“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
”
。这项伟大工程的设计者是( )
A.李春
B.李冰
C.沈括
D.蒯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30.
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较多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吧!(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元谋人牙齿化石
元谋人化石层中发现的炭屑
(1)分别写出材料一A.B两处遗址的名称及发现地。(4分)
(2)从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从元谋人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已经测量出元谋人距离我们现今大约多少年?
材料三
照片一
照片二
照片三
(3)材料三中照片一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有哪些?(2分)
(4)观察材料三中照片二,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石器?(1分)
(5)材料三中照片三为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根据图片,你能说出当时火的用途有哪些吗?(2分)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1.
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始。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1分)他们生活在哪一流域?(1分)这种房屋的名称是什么?(1分)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1分)
(2)图二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1分)他们生活在哪一流域?(1分)这种房屋的名称是什么?(1分)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1)材料一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制度?(1分)和这一制度有关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谁?(3分)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位于金字塔顶端和底端的分别是什么人?(2分)
(4)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3.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摘自《论语》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次政治改革?(1分)它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这次改革促使哪个国君成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1分)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摘自《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次政治改革?(1分)它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其中体现的这一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你认为材料二中的改革成功了还是失败了?(1分)用史实说明理由。(2分)
(4)通过以上问题,请你写出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怎样的条件?(至少回答一点,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