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境内流通着各公司银行和各地商会发行的货重。这给交易和汇兑带来重重困难,造成现金外溢,影响根据地经济的独立自主。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以及筹集军需,1929年8月~1931年5月,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自己的银行,铸造和发行银币和铜辅币,后来印刷和发行纸币,货币多种多样。
抗战初期,各个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法币。1941年初,因法币迅速贬值影响抗日根据地经济生活以及根据地财政困难,陕甘宁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随即又授权边区银行发行在边区范围内流通的货币,群众称之为边币。边币发行之初,由于对货币作用认识不足和缺乏经验,发行过于谨慎,影响了市场开拓。以后逐渐走向有计划发行,使物价与币值保持了平稳。边币发行后,还面临着货币斗争的任务,斗争对象主要是伪币和法币,斗争内容包括阵地斗争、比价斗争和反假票斗争三个方面:货币斗争的方法采取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最终,稳定币值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共也从中取得货币战与反通货膨胀的经验。
——摘编自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根据地的教育大体可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三个部分。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上提出
“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
”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进一步重申
“用教育来支持抗战,……发展抗战教育
”。因此提出如下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
——整理自常云平、罗玲著《调适、规划与重建: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共在英命根据地时期建立独立银行体系的原因,并分析抗日根据地发行边币的历史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教育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根据地建设的认识。(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