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4届天津市西青区南片联考九年级(上)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247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古埃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下列文明成就不属于古埃及的是( )
A.太阳历
B.象形文字
C.金字塔
D.种姓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圣经》将两河流域描绘成
“
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
。那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
“
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请你判断,此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文字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有
( )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都在亚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
“
种姓制度、创立佛教
”
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作为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古希腊哪个城邦既是
“
西方文明的摇篮
”
,又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 )
A.古巴比伦
B.雅典
C.罗马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古希腊之所以能产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众多伟大思想家,其原因不包括( )
A.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B.集权制度促进文化繁荣
C.城邦民主制度高度发展
D.社会生活丰富思想活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
元首制
”
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成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苏格拉底
D.克洛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
征服世界
,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
末一次以法律
”
是指( )
A.罗马共和国征服意大利半岛
B.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C.罗马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D.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
都是西方著名的谚语,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为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文化影响了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C.当时许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斥着暴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以下成就不属于古希腊的是( )
A.文学:《荷马史诗》
B.建筑:大竞技场
C.哲学:亚里士多德
D.雕塑:《掷铁饼者》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德谟克利特——创立逻辑学
B.苏格拉底——创作《荷马史诗》
C.凯撒——命人编制
“
儒略历
”
D.亚里士多德——提出
“
原子论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 ②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③西方的
“
哲学
”
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若将
“
基督教的诞生
”
“
封君封臣
”
“
查理曼帝国分裂
”
等词语纳入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古代亚非文明
C.希腊城邦的兴亡
D.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
基督教传播日益广泛,被统治阶级承认乃至推崇,其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
“
举足轻重
”
地位的有
( )
①西欧庄园 ②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③查理制定
“
什一税
”
④西欧城市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有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反映了 ( )
A.印度种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D.日本大化改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 )
A.管家在地头的大树下召集众人处罚怠工的农奴
B.农奴在为领主修盖房屋
C.庄园中有领主的城堡、农奴的农舍、教堂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利益,佃户利益完全受到漠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物品。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 )
A.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B.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C.维护领主的经济利益
D.拥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
“
些许光亮
”
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
“
最美好的花朵
”
。
“
最美好的花朵
”
是指( )
A.城市的自治
B.庄园的流行
C.大学的兴起
D.教会的统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西欧中世纪时期,一个农奴要想获得市民的身份,他需要在自由城市住满( )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1年零1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法兰克王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法学汇篡》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填空。
四大文明古国地图
A地区
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诞生,它被认为是(1)的赠礼。它大致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2)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3)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B地区
约公元前3500年,西亚诞生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其中,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4)》。法典用(5)(文字)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它表明人类社会的(6)传统源远流长。
C地区
公元前23世纪,南亚次大陆诞生了古代印度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此地,并建立了(7)(制度)。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8)(宗教),后来他被称为(9)。该宗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10)读图并归纳A、B、C、D四个地区出现的古代人类文明有何共同点?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始终都没停下追求民主的脚步,而这一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决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
——某人在一次葬礼中的演说。
材料二
罗马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谁执政时期?(2分)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2分)其中
“
全体公民
”
指的什么人?(2分)
(2)正是材料一中的这种民主政治,造就了古希腊爱思考、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质,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其中哪一思想家曾主张
“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
?(2分)哪一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体系,被誉为
“
百科全书式
”
的学者?(2分)如果当今某历史学家要了解早期希腊奴隶社会的历史,他可以查阅古希腊的哪一著作?(2分)
(3)你认为材料一中
“
某人在一次葬礼上的演说
”
的言论符合实际吗?(1分)这种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2分)
(4)由材料二可知古罗马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请列举古罗马在建筑和历法上的成就各一例。(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让我们走进中世纪的欧洲。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赐给他一块封土。
——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有哪些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庄园法庭的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1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