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266

一、选择题

1.

据粤海关统计,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平均每年税银不过5万两,而19世纪初则达到每年100多万两。道光八年(1828)至十七年间,关税收入更高达1500多万两。据此可知(  )

A.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B.鸦片泛滥问题愈演愈烈C.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D.中外贸易呈现增长态势

2.

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如图是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简图,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商口岸的不断开放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B.通商口岸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步开放的
C.重庆是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D.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关税主权

3.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4.

林则徐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中最能证明该预言的是(  )

A.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C.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D.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5.

下图奖章是法国1860年 远征中国纪念章 ,该章总颁发量为8000枚。奖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则刻了重要战役的地点——塘沽、张家湾、八里桥、北京。奖章绶带为金黄色,正反面均缝有 北京 的字样,奖章在成为历史罪证的同时,也记录了战争的过程。下列能体现奖章成为历史罪证的是(  )

A.走私鸦片B.火烧圆明园C.旅顺大屠杀D.镇压义和团运动

6.

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该学者讲述的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大泽乡起义B.李自成起义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7.

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加剧了民族危机B.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C.阻碍了社会发展D.动摇了清朝统治体制

8.

1880年,天津进口洋煤20000吨,1882年开平煤投入市场后,洋煤进口量迅速降到5416吨,1885年时更降为566吨。这反映开平煤矿(  )

A.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B.缓解了洋务军事工业的能源短缺C.扩大了土煤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9.

1866年,左宗棠创办 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 惠吉 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上述史事说明(  )

A.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C.洋务派推动中国近代化D.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10.

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漫画反映出(  )

A.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反对列强侵略B.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美国追求在中国实行 门户开放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12.

2018年,北洋海军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及严重倾斜等一系列细节问题,更好地还原战争真相。致远舰参与抗争的那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我国虽然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及中法战争的冲击,然而民众不曾改变原本的天朝优越感,直到甲午战败,一片酣睡的国人才感受到巨大冲击与危机感。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B.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促进了民众的觉醒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其范围和规模大为壮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B.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兴起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

15.

下表是清末维新(含改革、改良)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  )

A.洋务运动起到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6.

戊戌变法期间,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的变法诏令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官僚,对于变法诏令说 看不懂 没办过 ,拒不执行。由此可知(  )

A.顽固势力阻挠变法B.维新力量发展迅速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7.

陈旭麓认为: 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

A.取得了巨大成功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8.

公车上书 标志着中国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觉醒。其中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认识到整个国家出了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整个国家出了问题 是指(  )

A.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B.各地人民的反抗活动不断C.关税等主权不能完全自主D.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

对于列强来说,驻兵的意义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权利。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视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 材料意在说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B.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北洋军阀出卖国家的利益

20.

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幅《诸国钦差驻扎中国全权大臣之布告》,《布告》中有 清政府惩治拳匪祸首、使馆驻军、拆除大沽炮台 等要求。该《布告》发布的时代背景是(  )

A.英国炮舰打开国门B.百日维新宣告失败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21.

庚子年(1900年),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时序中,旧式小农发起的一场爱国反帝的狂飙让帝国主义惊叹: 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这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萍浏醴起义D.黄花岗起义

22.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严格说来,义和团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意在说明(  )

A.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B.义和团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C.义和团把反帝作为主要斗争目标D.义和团不了解列强侵华的特点

23.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C.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24.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避免了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5.

以下内容充分体现了(  )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均发生在1911年)(部分)

掌权

革命党

原新军

原新军

原新军

立宪派

原巡抚

原新军

时间

1023

1029

1031

111

115

115

115

省份

湖南

山西

云南

江西

浙江

江苏

贵州

A.中国同盟会的强大组织力B.武昌起义产生的直接影响C.黄花岗起义产生巨大影响D.孙中山已成为公认的领袖

26.

杜维运的《史学方法论》中记录: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据此观点,下列属于研究武昌起义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纪录片《武昌首义》B.历史专著中的有关叙述C.当地民间的口头传说D.武昌起义的旧址

27.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

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辛丑条约》的危害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8.

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首先参加兴中会的20多人都是华侨,后来华侨竟占参会成员的60%以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 仅仅从新加坡、槟榔屿、缅甸回国参加起义的华侨就不下500人 ,英勇就义的72位烈士中有1/3是华侨。这反映出(  )

A.华侨助推近代社会变革B.华侨反清情绪普遍高涨C.革命党人缺乏资金支持D.清朝统治逐渐土崩瓦解

29.

1901年, 建设新中国 一语频繁在中国革命书刊上出现,有人还倡言 推翻旧政府 立党救国 。这反映了(  )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D.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30.

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 土货 土产 大多开始改称为 国货 国产 ;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其展品明确规定 以国货为限,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 。这种现象反映出(  )

A.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显著B.中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C.国家民族意识不断增强D.经济大危机导致产品滞销

二、材料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876年太常寺卿陈兰彬奏称:“(轮船)招商局未开以前,洋商轮船转运于中国各口,每年约银七百八十七万七千余两。该局既开之后,洋船少装货客……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已一千三百余万两 。薛福成也认为,中国自设招商局与洋商争衡, 收回利权者,已不啻五之三

——刘莘《经济诉求与政治取向——论甲午战前的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以三民主义纲领为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可以看出 其历史功绩:推翻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清朝统治是三民主义纲领规定的首要任务,而辛亥革命做到了这一点……民国初年,袁世凯等军阀试图复辟帝制,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以 民主 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各个独裁者或政权,都不敢公开向民主观念挑战。显然,民主已经取代专制并成为中国人所公认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竞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轮船招商局起到的作用,请再列举同一时期同类型企业一例。(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 历史功绩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变化,并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夷最初指我国古代东方部族,后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常带有贬义;近代前期,往往用来称外国或外国人。19世纪40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 ,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此时也称西方人为 。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渐增加和各国政府的一再要求,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作以及前述著作再版时都将 改作 了。曾经的天朝上国变成了过去式,曾经的海外蛮夷也变成了诸国列强。
材料二  2013年,辽宁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将其命名为 丹东一号
图1 甲午战争中沉没在此交战海域的战舰有:经远、致远、超勇等。
图2 2015年9月,刻有陈金揆(时任致远舰大副)名字的望远镜出水。
图3 2015年9月17日打捞出一批瓷片,拼出一个瓷盘状,瓷盘中心有两个篆字,上面是 ,下面是
材料三  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四  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1)依据材料一,写出近代前期对外国人称谓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 丹东一号 是北洋水师的哪一艘战舰?说出你的判断依据。(6分)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孙中山和李大钊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何不同。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6分)

33.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 广东 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 林则徐销烟池遗址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2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材料二

名人故居

洪秀全故居

邓世昌故居

康有为故居

梁启超故居

孙中山故居

地点

广州花都

广州番禺

广东佛山

广东新会

广东中山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位历史名人为其撰写简介。(要求:从姓名、主要事迹或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4分)
示例: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3)请列举两种了解历史事件或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