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2024学年度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2
浏览数:169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周口店
“
山顶洞人
”
遗址的考古发现就为我国人类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下列考古发现与
“
山顶洞人
”
相关的是( )
A.出土的骨针和装饰品
B.出土的稻谷
C.司母戊鼎
D.刻有文字的甲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如图中物品的出现,说明该原始人类已经掌握的技术是( )
A.磨光、钻孔
B.抛光、制模
C.磨光、制漆
D.雕刻、制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省一个山沟里发现了两枚人类的门齿化石,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这两枚门齿的主人被命名为(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A.定居生活
B.学会用火
C.饲养家畜
D.种植粮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铃形小铜器、玉器等多种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属于(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技术的出现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这一结论的考古依据存在于哪一遗址(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元谋人遗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
“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
,作为
“
龙的传人
”
,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
A.女娲和后羿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禹和启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
女娲补天
”
“
精卫填海
”
“
夸父追日
”
的故事属于( )
A.神话传说
B.历史事实
C.考古发现
D.科学幻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在哪场战争中,炎黄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阪泉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种制度开始于(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尧时,洪水泛滥,尧让鲧治水九年,以失败告终。后来,有一位英雄人物,历时13年,终于战胜了洪水,造福人民。这位英雄人物是(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
A.商纣王——酒池肉林
B.周文王——牧野之战
C.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D.周平王——东迁洛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学者余秋雨说
“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
在如图所示的
“
殷墟
”
上,我们可以读到的
“
历史
”
是( )
A.禹建都阳城
B.盘庚迁都殷
C.发生
“
国人暴动
”
D.汤建都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下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牌上的两颗圆珠像是某种神秘动物的眼睛。央视新闻在
“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
栏目中以
“
这双眼睛曾见证过中国最早的王朝
”
为题,介绍了这件文物。这件铜牌见证的
“
中国最早的王朝
”
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下列我国早期国家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西周
B.夏——商——东周
C.夏——西周——商
D.夏——东周——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在2022年的春晚舞台上,表现三星堆古蜀文化的创意舞蹈《金面》惊艳亮相,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三星堆文物与蚕丛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有着很深的渊源。观察下图,有关于汉字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 )
A.逐步发展,越来越简单
B.越来越繁琐,无法辨认
C.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没有关系
D.甲骨文是从金文发展而来的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
“
牛
”
“
耕
”
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倍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春秋时期,某诸侯国规定
“
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对牛的重视是因为( )
A.战争的需要
B.交通的需要
C.牛耕的使用
D.铁农具出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论语》云:
“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
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晋文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勾践称霸
D.齐桓公称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
诗中描绘的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
A.奖励耕织
B.修建都江堰
C.奖励军功
D.修建灵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荀子曾高度评价战国时期秦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它的出现与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有关( )
A.鼓励耕织
B.严明法度
C.奖励军功
D.确立县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A.秦国
“
连横
”
策略的实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相传湖南人每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那么这位诗人是( )
A.老子
B.李白
C.韩非子
D.屈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以下著作中属于道家经典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下列思想家与老子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秦始皇采取的对后世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 )
A.科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0.
新皇帝(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据此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抵御了外来侵略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拓宽了国家版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
(2)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3)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4)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二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材料三
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
,因此获得了
“
天府之国
”
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观点?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