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161

一、选择题

1.

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如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B.楔形文字C.罗马大竞技场D.帕特农神庙

2.

下面是依据《汉谟拉比法典》判罚的案例。据此可知,该法典(  )

案例

定刑

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

死刑

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

割耳

理发匠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

断指

A.涵盖内容完整全面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C.体现商品经济发达D.全面反映了奴隶生活

3.

《婆罗门法典》中将人分为四个等级: 一曰祭司,即婆罗门;二曰武士,即刹帝利;三曰工人阶级,即吠舍,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四曰贱民阶级或奴隶阶级,即戍达罗(首陀罗)”。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的奴隶制度B.西周的分封制度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D.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制度

4.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抽签产生公职人员B.扩大公民权利C.赋予妇女政治权利D.建立津贴制度

5.

下面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古希腊(  )


《掷铁饼者》


《米洛斯的维纳斯》

A.建筑艺术在发展中创新B.崇尚智慧与理性C.人物雕刻艺术近乎完美D.重视哲学的发展

6.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7.

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这里的 指的是(  )

A.希腊城邦B.西欧庄园C.庄园法庭D.自治城市

8.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A.教皇地位至高无上的原因B.法兰克建立时的社会状况C.查理曼帝国的繁荣的表现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9.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 政治权利 是指(  )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免赋税特权D.男女平等权

10.

自14世纪初开始,衰落的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来自亚洲的新威胁,最终灭亡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查理曼帝国C.罗马帝国D.奥斯曼帝国

11.

12世纪晚期,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 征夷大将军 称号,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此事件的影响是(  )

A.大庄园出现B.武士集团形成C.天皇大权旁落D.中央集权加强

12.

阿拉伯人不仅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而且自身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不属于该结论的是(  )

A.编撰了《医典》B.把造纸术传入欧洲C.发明了阿拉伯数字D.创作了《天方夜谭》

13.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的是(  )

A.资产阶级B.商人巨贾C.手工业者D.富裕农民

14.

他们热衷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把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结合起来,以此摆脱中世纪的观念。材料意在说明(  )

A.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复兴希腊罗马文化B.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C.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文化摆脱神学束缚D.文艺复兴运动大大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15.

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为 精神层面的变革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

A.但丁B.哥伦布C.克伦威尔D.华盛顿

16.

《新全球史》中写道: 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柳柳成荫 指的是(  )

A.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B.完成了环球航行C.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D.到达了亚洲印度

17.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反映了开辟新航路的(  )

A.物质动力B.精神动力C.思想条件D.技术条件

18.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分析殖民扩张,最全面的应该是(  )

A.带着血泪的进步 B.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C.给亚、非、拉造成了巨大的灾难D.促进了亚、非、拉的现代化进程

19.

1506年,葡萄牙的昆阿远征队进占东非的巴拉瓦时,在杀死1500名无辜居民之后,为了尽快把妇女的耳环和项链抢到手,竟然残酷地把她们的耳朵割下、脖颈砍断。 由此可见(  )

A.三角贸易带来巨额利润B.葡萄牙成为早期殖民帝国C.早期殖民扩张残酷血腥D.殖民者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20.

有学者指出: 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史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 下列最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

A.詹姆士一世鼓吹 君权神授 B.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C.英格兰颁布《大宪章》D.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21.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 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 。这个 掉了脑袋 的国王和 失去王位 的国王分别是(  )

A.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B.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C.查理一世、查理二世D.克伦威尔、詹姆士二世

22.

华盛顿被美国人民誉为 战争时第一人,和平时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第一人 。下列不属于其贡献的是(  )

A.带领美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B.推翻英国封建专制统治C.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开创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3.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B.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24.

18世纪上半期英国通过了《制帽条例》《制铁条例》等,对北美殖民地有关产品的品种、规格、行销地区、工人人数都作了严格的限制。1763年10月,英国殖民当局下令禁止北美人民到阿帕拉契亚山以西开荒。这一系列举措(  )

A.加剧了北美的不平衡发展B.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起点C.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道路D.加深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

25.

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发展的趋势是(  )

A.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二、材料题

26.

人类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文明的表现和传承。让我们探究下列问题,寻找历史规律。(6分)
【历法】
农历是根据太阳照射在地面物体上所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周期推算年,根据月亮圆缺周期确定月,农历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是指导农事生产的重要依据。汉武帝时,在前代历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确立了农历的基本形式及计算方法,此后便一直沿用。
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了太阳历,这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公元前46年,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成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1)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农历与古埃及太阳历的相同之处。(2分)
【艺术】


图一
帕特农神庙


图二
罗马大竞技场

(2)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概括古希腊罗马建筑的共同特点,并指出其内在联系。(2分)
(3)通过上述探究,你认为人类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6—9世纪,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典籍等传回日本并掀起了 中国化运动 ,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日本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从7世纪起,帝国不断面临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版图不断被蚕食。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若干世纪之后,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材料一中的 中国化运动 指的是什么?(1分)对当时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中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 。(1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2分)
(3)以上两则材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1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欧洲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却因此遭受了残忍的殖民掠夺。

——摘编自潘萌、刘际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的具体表现。(2分)
(2)材料二中 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 形成了一股怎样的思想潮流?(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思潮的根本原因。(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分)
(4)通过以上探究,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1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之后,英国选择了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即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  美国宪法之父 麦迪逊曾说,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的政体有什么特点?(2分)
(2)材料二中美国的建立与哪一场战争有关?(1分)美国是如何实现 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的?(1分)
(3)综上探究,英美在资产阶级统治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智慧?(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