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衡中同卷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35

一、单选题

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在苏美尔文明早期就已形成,这体现在:农业的产生和定居生活的开始;城市的出现与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等方面。这表明苏美尔文明(  )

A.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B.影响范围不断扩大C.体现出多元一体特征D.具有鲜明的原生性

2.

婆罗门教认为,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 是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 爱欲 与无始以来的 无明 ,形成 由业而受果 的轮回。佛教也有 前世造因,后世受果 的轮回说。这说明印度(  )

A.种姓制度已走向崩溃B.婆罗门教是世界宗教的源头C.文化呈现多样性特征D.宗教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性

3.

中世纪中后期,欧洲封建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扩大货币收入,他们把劳役地租转换为货币地租,同时加强对自营地的经营管理,出售产品以获得货币收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  )

A.农业经济转型趋势明显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D.价格革命正迅速开展

4.

藏书票兴起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后风靡欧洲。早期的藏书票有天使、众神、神话故事场景等元素;17—18世纪的藏书票风貌体现的是 理性 科学 。这一变化(  )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B.普及了理性主义的价值C.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到来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5.

菲律宾与新西班牙的贸易航线开通后,沟通了中国经过菲律宾与美洲的自由贸易。1593年,西班牙颁布一系列法令,实行特许经营权制度、许可额制度等,对大帆船贸易进行限制。这些法令(  )

A.践行了贸易自由主义思想B.旨在维护海外贸易垄断地位C.促进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D.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6.

有学者将美国政治体制称为 否决政治 ,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由于国会与总统分庭抗礼而造成的 府会相争 ,常使联邦政府面临 关门 危机。据此可知,美国的政治体制(  )

A.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民主B.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削弱了总统的行政权力D.导致了部门间权力争夺

7.

1799年,某实业家在英国新拉纳克郡开办纺织厂,按自己的理想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减少工作时间;建立医疗基金和储蓄银行,让工人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等社会福利,为工人的孩子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托儿所和学校。这些实践(  )

A.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追求B.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C.成为实现理想社会的有效途径D.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8.

1881年,苏丹的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宣扬恢复古兰经的真意,团结斗争。他自称是马赫迪的化身和代理人,号召人民对外国殖民者和贪官污吏进行 圣战 。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B.非洲独立运动具有本土特色C.非洲专制独裁统治遭到打击D.宗教信仰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9.

如图为1880—1913年德国外来铁矿石占比图。这可以用来说明德国(  )

A.工业水平下降B.资本输出成为主流C.海外市场扩大D.殖民争夺日益激烈

10.

如图是1919年8月发表的漫画《后视镜》。图中美国总统威尔逊指挥合唱 持久和平 ,而日本觊觎亚太,英国关注海权,法国重提美法同盟,意大利力图扩张。此画意在(  )

A.揭示战后殖民扩张方式发生改变B.表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C.讽刺和平基础脆弱的凡尔赛体系D.赞扬国际社会达成了和平的共识

11.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 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 。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作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12.

1921—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以平均每年7.1%的速度增长,日本和意大利也发展和壮大了经济实力。而英国在同一时期每年的增长率只有1.7%,法国也丧失了元气。实力的变化导致德、意、日掀起了一股修改凡尔赛条约的热潮。这表明(  )

A.德国已成为最发达的国家B.经济发展影响国际体系演变C.英法经济陷入 滞胀 状态D.德意日的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13.

在1935年英国大选期间,工党指责保守党政府重整军备的决定是对 世界和平和本国安全的威胁 。部分工党党员要求 关闭征兵站,解散军队,解除空军的武装 废除整个可怕的战争设施 。这些言论(  )

A.承认法西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B.是对一战后世界发展蓝图的规划C.难以有效缓解世界的紧张局势D.强调了全球军备竞赛的严重危害

14.

下表为法国1919—1937年的一些举措。这可以用来说明法国(  )

时间

事件

1919

开始对边境工程设防问题进行研究

1925

制定了构筑独立筑垒地域配系的计划

1927

决定先在法国东北构筑梅斯、劳特尔和贝尔福3个独立的筑垒地域,并于1928年开始施工

1937

决定沿整个法国、比利时边境直至北海边,构筑防线

A.致力于遏制法西斯进攻B.试图构建集体安全防御体系C.意欲重新划分欧洲疆界D.存在着消极被动的战略思想

15.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赫鲁晓夫的每个决定都小心谨慎,力图避免冲突升级。美国总统肯尼迪没有采取全面入侵古巴或对古巴进行空袭的极端行为,而是采取了隔空放话、与赫鲁晓夫通话等相对柔和的方式。这表明美苏两国(  )

A.处于实力均衡状态B.表面克制而暗中准备战争C.妥协才能维护和平D.对外政策控制在冷战状态

16.

有学者指出,北约成立时, 除了美国以外都是欧洲国家,现在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仍然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但该组织已与其成立之初大相径庭,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现在欧洲国家虽然占比高,但是已经丧失了主导权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北约成为美国霸权政策的工具B.欧洲政治分裂的趋势加剧C.欧洲国家独立自主的要求增强D.北约扩张削弱了欧洲地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材料

表1 莎士比亚部分作品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出处

科利奥兰纳斯虽然卓有战功,但他仇恨人民,最后终于被人民所放逐和杀死。恺撒虽然最初被奸人构陷,为人民所误解,但是,一旦他们在安东尼的启示下,明白了他如何爱护人民之后,就纷纷要为恺撒复仇

《科利奥兰纳斯》

歌颂开明君主亨利五世,他能战胜外敌,扩张领土;能公正守法,严明纪律,治下的国家统一安定

《亨利五世》

描述了泰门的一盛一衰。书中泰门愤慨地说: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雅典的泰门》

表2 莎士比亚个人及他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评价

评价

人物

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盖过同辈的伙伴可以折服欧罗巴全部的戏文

本·琼森

任何诗人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反映镜,这就是观察,还有一个蓄存器,这便是热情,莎士比亚两者都不缺少

维克多·雨果

(1) 书中的时代 是一个怎样的时代?(8分)
(2)表2对我们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4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1632—1704)在《政府论》中提出了 自然法 自然权利 等概念。在早期的政府职能讨论中,政府的职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权利来引申的,政府被看作是接受人民授权的权威中心。在洛克的观点中,政府的唯一职能,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将政府职能总结为三点: 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益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1772—1823)在政府的职能上仍然延续之前的传统,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同时也强调国家在保障私人财产、振兴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敏锐地指出了危机的解决途径,即促进有效需求。而为了促进有效需求,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消除市场的不稳定性。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爵士发表《贝弗里奇报告》,提出政府要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建议。
20世纪70年代,福利危机使得沉寂多年的新自由主义卷土重来,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利国家改革的主要理论支持。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里根政府成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行动代言人。西方各国开始紧缩福利,将公共服务的职能陆续民营化,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出去,用更多的理性对待公共服务职能的分配。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人们开始超越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对立而走向对待市场与政府的一种平衡立场。一方面,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重新得到重视,合同外包、倒合同外包、政府间合作与公私混合提供将并存,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除了企业之外,政府在公共服务上与社会组织也展开了更多的互动。

——摘编自万方《西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的理论考察:三个阶段的划分》

对西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演变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教育平民化

材料一
自中世纪起,英国贵族就是社会的主导阶级,只有贵族、高级教士等社会上层的子弟才能接受正规教育,社会下层被排除在教育之外,他们往往认为教育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不愿意去为了受教育而占用劳作时间。然而,16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带来的商业、贸易、管理等职业的出现以及一系列由私人捐资创办的慈善学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受教育的阶层,使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

——据杜冰川《英国贵族精神与精英教育传统探析》等整理

材料二
明治五年(1872年)8月3日正式颁布《学制》,它与日本近世教育相比,它打破身份限制,推出四民平等(四民指日本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四等级)的全民教育理念。允许平民进入各类学校,明确否定了过去教育 把学问当作士人以上之事 ,做到 从现在起教育应普及全体国民(贵族、前武士、农民、手艺人、商人和妇女),要使农村中没有文盲家庭,家庭中没有文盲成员 。(更多免费资料关注公众号拾穗者的杂货铺)

——摘编自杨洋《明治前期教育改革再思考:兼论日本吸收外来文化之个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以来英国教育平民化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平民化的看法。(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1992年不同类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国家类型

人均GNP(美元

年平均通货膨胀率(%)

1992

1980

1992

低收入国家

530

2%

7%

中等收入国家

1040

1%

1%

撒哈拉以南非洲

310

1%

6%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2080

9%

8%

南亚

760

1%

4%

欧洲和中亚

1950

1%

1%

中东和北非

2690

4%

2%

北美洲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

2408

6.7%

9.1%

高收入国家或地区

2216

9.1%

4.3%

注: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编制

结合材料,以 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新问题 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