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5 浏览数:263

一、选择题

1.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 字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这反映了(  )

A.世界文明同宗同源B.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

在雅典城邦担任官职是一种荣誉和义务,任职者并无薪资,凡任职者需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公元前5世纪,雅典开始向担任公职和出席公民大会者提供一定津贴。这一做法(  )

A.推动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B.体现雅典健全的法律体系C.说明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D.标志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

3.

罗马人按部就班扩充律法,将法官的裁决、司法专家的意见都囊括于内,作为法律的组成元素。 下列能说明罗马人在这一方面成就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十二铜表法》D.《罗马民法大全》

4.

有历史学家认为: 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活力 表现为(  )

A.西欧庄园的流行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手工工场的出现D.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5.

某班历史课上展示了三张图片,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


图一
封君与封臣


图二
一个庄园的图解


图三
中世纪大学课堂

A.古代希腊文明B.早期殖民掠夺C.欧洲封建时代D.近代文明曙光

6.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 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 这直接反映了诗人(  )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C.反对封建神学D.相信社会进步

7.

人类开拓海洋的行为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的这一 行为 是(  )

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

8.

有葡萄牙历史学家承认: 葡萄牙人适应了南美洲的气候,带来了印第安人的消灭……从1531年起,印第安土著即开始走向消灭的过程。 该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殖民主义的滔天罪恶C.哥伦布发现了南美洲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9.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 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 紧箍咒 。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 这表明英国(  )

A.国王退出政治舞台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赢得了民族的独立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10.

在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刚刚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面临危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回查理二世,建立起复辟王朝。当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时,他们又发动 光荣革命 ,结束了封建王权,但是却保留了国王。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A.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B.主张废除君主制政体C.试图建立民主共和制D.具有曲折性、妥协性

11.

下列数轴呈现了17—18世纪的若干重大事件。它们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推翻本国封建统治B.取得民族解放胜利C.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2.

新世界的环境不仅(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塑造出新的思想方式和新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信念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世界不同的新人。 材料反映了北美地区的人民(  )

A.民族意识逐渐觉醒B.受到人文主义影响C.受到严重殖民压迫D.形成了分权的思想

13.

某文件表示: 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其直接目标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个独裁暴政。……他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14.

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 法国革命势如 闪电 的主要原因是(  )

A.旧制度根深蒂固B.美国革命的影响C.启蒙思想的动员D.地理环境的特殊

15.

钱乘旦曾说过: 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 下列史实体现了 第二阶段 特点的是(  )

A.日本大化改新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英国工业革命

16.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 。材料中的 革命 (  )

A.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B.推翻了资产阶级专制独裁统治C.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17.

有学者认为: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8.

1832年英国在议会改革中消减了被土地贵族所控制的 衰败选区 的国会代表席位,把这些席位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由此可以看出工业革命(  )

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步C.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D.推动现代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

19.

1785年,律师阿戴尔为工厂主阿克莱特辩护时说: 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 据此可知当时(  )

A.民众重视发明创作B.创新源于生产实践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D.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20.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指出: 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文中的 新起点 是指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建立国家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第一次真正意义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C.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始走向联合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材料题

2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材料一 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哈吉费鲁兹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罐(公元前5400—公元前5000年)中检测出了酒石酸残留,这可能是关于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最早证据;在埃及一个距今约3150年的国王坟墓里,出土有从西亚进口葡萄酒的罐子。

——摘编自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著《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在非洲、伊比利亚(今西班牙等地区)、高卢(今法国、比利时等地区)的市场上开始大量销售陶罐装的葡萄酒。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摘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

材料三 古代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对外交流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所有古代文明都必然缺乏这种或那种资源,它们可以通过征服或者商贸获得所缺资源。

——摘编自晏绍祥《如何理解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与交流》

(1)据材料一,你能从中提取出哪些历史信息?(2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酒向外传播的原因。(2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流的认识。(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围。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 哥伦布大交换 ,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随着欧洲船只运往美洲的物品。用史实说明 哥伦布的远航 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3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美国宪法之父 麦迪逊曾说,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旧制度 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以下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宪法中的哪些规定体现了 政府控制自己 ?(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撰《民法典》的原因。(3分)
(3)综上所述,简述你对近代两国法治发展过程的认识。(1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到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另外,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纺织业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上的变化。(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联系。(2分)

三、小论文

25.

请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6分)
有学者将 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 作为构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所需要的四大支柱,比喻为四个长条黑匣子。在这些代表 政治、经济、法治、思想 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这些优势,使得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