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52

一、单选题

1.

苏秉琦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他认为新石器时代直至夏商时期,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并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这一观点(  )

A.承认各地文明的同一性B.指出中华文明的多元性C.强调早期国家的独立发展D.肯定中国文明的连绵不断

2.

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

出处

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

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

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

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3.

唐代负责文化教育的部门是多机构并存的。北魏始设的礼部(隶属于尚书省)主要负责文化教育政令的颁布,由秦九卿演变而来的内侍省(九寺)中的太常寺负责具体的祭祀和乐舞工作,由汉太学演变而来的国子监负责学校管理。这些机构组织反映了当时(  )

A.制度设计主张因循守旧B.分权制衡为其设置初衷C.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D.中央集权得到适当加强

4.

传统宋词称为 雅词 ,所以豪放词被称为 壮词 。金人攻破汴梁,靖康之变骤然降临,北宋灭亡。家国仇恨助推了雄浑悲壮之气,豪放词一时风行,代表人物如辛弃疾、陆游、岳飞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忧患意识、出世精神是古人家国情怀的重要标识B.社会安定、家给人足是古人家国情怀的浅层表达
C.忠孝一体、家国同构是古人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D.忧国忧民、民族兴盛是古人家国情怀的情感追求

5.

明代松江地区民众夏季原本穿毡袜,万历年间,突然流行一种用尤敦布做的单暑袜, 远方争来购之 。于是商人在郊区开办了百余家单暑袜店, 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 。这一现象(  )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改变了民众的衣着时尚C.源于传统手工业的进步D.有利于新生产关系发展

6.

古代中国重要传统城市大都因其政治地位而获得发展,或者是缘于地处交通枢纽与军事要塞。到近代,沿海沿江出现了一些新型城市的崛起,其城市功能发生质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城市发展遭遇瓶颈B.国家治理模式不断调整C.进出口贸易的发展D.近代造船业的兴盛

7.

傅斯年曾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说到:“ 五四运动 过后,中国的社会趋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雷吓得清醒。 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三个条件: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有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等自由;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据此判断,中共提出这些条件旨在(  )

A.推动北伐战争,实现国家统一B.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政权C.停止国内战争,抵抗日本侵略D.发起战略决战,争取全国胜利

9.

1956—1962年,西方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仅占外国游客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8.8%。1963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中国(  )

A.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初步成效C.旅游事业最先对外开放D.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

10.

下表为20世纪晚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单位:%),出现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项目

1978

1985

1990

农业结构

种植业

79.3

69.3

64.7

牧业

15.5

22.1

25.8

林业

3.6

5.2

4.3

渔业

1.6

3.5

5.4

种植业结构

粮食作物

80.4

75.8

76.5

经济作物

9.6

15.6

14.4

A.农业领域推广高新技术B.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D.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1.

按照古希腊传统,马其顿人从不向凡人行叩拜礼,只向神匍匐礼拜。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强化君主统治权威B.传播希腊先进文化C.拉拢波斯帝国遗臣D.传承东方政治体制

12.

列宁在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提到 欧洲也跟着亚洲行动起来了,不过不是按照亚洲的方式。……物价的飞涨和托拉斯的压榨已使经济斗争空前尖锐……疯狂的扩充军备和帝国主义政策,使得目前欧洲的 社会和平 活像一桶火药。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解体和无产阶级的成熟的过程正在持续地进行 。列宁意在强调(  )

A.亚欧革命的性质完全一致B.世界无产阶级应联合斗争C.工人阶级要迎接新的革命高潮D.帝国主义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

13.

如图为1850—1990年的英国职业人数结构图。该图反映出英国(  )

英国按部门分类的职业人数结构图(1850—1990)

A.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B.从男权社会向女权社会转型C.国家干预经济的逐步加强D.福利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

14.

某国际组织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每个国家都有一票表决权。大会的决议,除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

A.缔约国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B.确定 大国一致 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C.成为英法控制国际事务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D.进一步确立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15.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之后,斯大林多次发表文章和演说,强调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不同。斯大林认为,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经济落后必然要挨打,因此必须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这一认识使苏联(  )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依靠政权的力量发展国民经济C.消弭了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分歧D.经济发展水平赶超欧美

16.

有学者说: 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跨国公司,如中国华为、英国特易购以自身为焦点,向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如同天上星星,个个都是光源,一束束光芒射向其他星星。 这个学者(  )

A.主张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协同性B.认为跨国公司正在推动多极化C.肯定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重要性D.看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兼容性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民族关系不是强调血统与种族之差异,而是以文化礼仪作为华夷区分的标准,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文明的发展中融合了众多其他种族或部族。如秦,本为西戎,最终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此后, 华夷观 逐步形成一套中国化的民族思想:强调四周民族与华夏的不同,凡文化习俗不同者,皆目为夷狄。第二、夷夏之防。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既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也会给中原农耕经济造成破坏。因此防止少数民族冲击中原便成为历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三,用夏变夷。统治者将经济文化上的先进落后关系指称为文化上的尊卑关系,把少数民族内附称为 归化 内化

——摘编自霍维洮、马艾《经济、文化、制度三维向度中的古代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政治精英将西方经典民族形成理论中国化,提出 保国保种 爱国爱种 的思想意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宣布 五族共和 ,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后来孙中山制定了22行省外加内外蒙古、西藏、青海联合建国方案;中共制定了由 民族自决 联邦制 发展到 民族区域自治 的建国方案。在中国各民族的前途问题上,孙中山提出过 振兴中华 的目标;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中华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中共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上述民族政策,致力于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意图充分显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建立主权国家伴随着中华民族 自觉 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赵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 华夷观 民族关系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8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069年,北宋王安石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是:以 富国强兵 为宗旨。分为 理财 整军 两大类。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除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各项新法由于用人不当、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等原因最终被废除。
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危机凸显。万历年间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整顿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 考成法 ,考成法实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一时大小官员皆不敢玩忽职守,一切政令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二是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从而西北边塞安宁,二十余年没有战争。三是兴修水利。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四是清丈田地。此法清查出了一部分素强地主隐瞒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五是一条鞭法。主要解决 的征收问题。经过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边防实力增强。

——摘编自赵黎君《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期,一方面由于日本入华朝贡的使节不断生事,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政局出现极大动荡,导致贸易秩序混乱。1548年明朝政府拒绝了日本使者进行贸易的请求。日本商人只有退而求其次,绕道东南亚。与此时把持东南亚贸易的葡萄牙商人进行贸易以获得来自中国的生丝。同时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由于澳门背靠中国大陆,所以获得中国的生丝和丝制品十分容易。而葡萄牙人正是靠着向马六甲、印度果阿和日本出售生丝,赚取白银,成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葡萄牙人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来回奔波就是想获得日本的白银,几乎每年都能获得60万两左右的白银。这批数目巨大的白银使葡萄牙商人们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他们用白银和中国人交易瓷器、茶叶、生丝、黄金等价值连城的货物。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材料二
商业的发展,首推法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它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信贷业的中心。有不少满载美洲金银和商品的西班牙船首先在这里停泊,然后将货物转运欧洲各地。欧洲各国的出口商品也大都在这里集散。安特卫普的港口可同时停泊大小船只2000多艘。街上每日往来的外商达5000—6000人。各国的金融家、大商人在城内交易所大厦都设立了办事处,从事证券交易和投机买卖。安特卫普也是南部的经济重心。北部最大的城市是阿姆斯特丹,它的海运业和捕鱼业十分发达,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同英国、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和俄国保持活跃的贸易关系,与西班牙的联系则比较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依据材料一,分析葡萄牙、澳门与日本三方进行三角贸易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安特卫普能够成为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表为世界近现代部分思想潮流的相关叙述

思想潮流

内容

世界形势

人文主义

强调人的价值,提倡积极的冒险精神。

地理大发现,西方开启早期殖民扩张进程。

社会达尔文主义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新殖民主义

发达国家在承认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干涉与掠夺。

经济全球化,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国际局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依据展文婕《试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影响》、梁童心《社会达尔文主义》、孙迎辉《新殖民主义问题浅析》等编制

从上表材料中的信息得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史实对其进行阐释。(要求:紧扣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