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无锡市东片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4 浏览数:256

一、选择题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

A.云南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2.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3.

一个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人,下列选项中他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B.住的是干栏式木构建筑C.会使用彩色的陶器来盛粟米饭D.从木结构水井之中取水

4.

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B.黄帝C.炎帝D.大禹

5.

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

6.

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流域以及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是(  )

A.多元一体B.由西方传来C.单一起源D.没有连续性

7.

他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 国家 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建立的国家是(  )

A.秦朝B.商朝C.夏朝D.周朝

8.

有关夏、商、周三代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夏桀——创立夏朝B.商纣——迁都到殷C.周幽王——国人暴动D.周武王——建立西周

9.

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0.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发达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1.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12.

《三字经》中有云: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 五霸 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 七雄 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齐桓公、齐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D.楚庄王、秦国

13.

著名学者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 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其中 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C.诸侯争霸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

1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智慧。他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这一观点出自于(  )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15.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此诗主要歌颂了 秦王 的历史功绩是(  )

A.灭六国,统一全国B.实行郡县制C.修筑了万里长城D.建立皇帝制

16.

观察下图四方秦朝印文,联系我们讲过的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  ②秦朝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央官制  ③秦朝在地方设置郡县  ④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7.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陆路交通四通八达B.孩子们在朗诵《论语》C.用圆形方孔钱买东西D.很多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18.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 夏朝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9.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 楚河 汉界 ,作为双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楚汉战争,关于 楚汉之争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项羽取得胜利,成为 西楚霸王 C.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D.楚汉之争结束,标志秦朝灭亡

20.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建立西汉②巨鹿之战③垓下之围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填空题

21.

(1)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
(2)_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造福于民。
(4)公元前209年的_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

三、材料题

2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合并小郡、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材料四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官兵之吏。

——石磊译注《商君书》

材料五 孝公用商君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中 商君 是谁?(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1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变法的3项主要内容。(3分,不得摘抄原文)
(4)根据材料五,概括说出这次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5)通过学习这次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1分)

23.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后来作为我们核心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至今已绵延2000多年,其中先秦诸子百家是源头,孔子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哪一学派?(1分)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孔子的哪一观点体现了教育公平?(1分)他的思想收录在哪部著作里?(1分)
(3)根据材料三,请回答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1分)
(4)如果你的朋友或同学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唉声叹气,作为好朋友、好同学,你会用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及其什么主张劝说和鼓励他(她)们呢?(2分)

24.

有人说: 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摘编自《秦始皇诏版铭文》

材料二 这位中国的凯撒不仅是一位征者,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管理者,无人能与之比肩,他把秦国的祖先们所创立的军事和民事中央集权制扩大到了整个帝国,通过大规模的人口交换,他成功地瓦解了最顽固的地方分权制。……他的丞相李斯,统一了整个帝国的书写文字标准,这对今后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因为方言的差异常常使得标准的书写语言成为唯一可以理解的交流工具。此外,他还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法)勒内·格鲁塞《伟大的历史·中国的凯撒》

材料三 皇帝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 统一天下 发生在哪一年?(1分)有什么意义?(2分)
(2)材料二中 中国的凯撒 指的是哪位帝王?(1分)根据该材料,概括这个皇帝巩固统治的三项措施。(不得照抄原文,3分)
(3)材料三中 古封国制 指什么制度?(1分)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替代 古封国制 ?(1分)
(4)综上所述,秦国到秦朝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