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160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上海是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近代历史上上海被迫开放通商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A.100万平方千米
B.80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20多万平方千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
“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
这里的
“
变革求新
”
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
“
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
,并认为
“
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
的爱国运动是(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说明
“
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
”
的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
“
机关刊物
”
指的是( )
A.《知新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孙中山说
“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
”
,其所指战役是( )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
“
孙中山
”
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建立了光复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保路运动
D.创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宗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却是袁世凯
”
。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
“
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
”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
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
“
蓝瘦香菇
”
“
洪荒之力
”
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
“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
”
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浙江嘉兴的南湖公园被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在这里兴起
B.北伐军曾在这里誓师
C.中共
“
二大
”
在这里召开
D.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材料二
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清单?
(1)材料一中
“
这场战争
”
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
这场战争
”
发生的国际背景。(2分)
(2)为什么说
“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
?据材料分析这场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4分)
(3)材料二中的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掠夺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次侵华战争的本质有何相似之处。(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
“
利权
”
之想。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1分)结合上述材料,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1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具有怎样的地位?(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材料一 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10分)
——孙中山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三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
“
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
。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
“
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
”
的理由。(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的内容?(1分)结合材料二,说说该宪法有何进步性。(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革命党为什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
“
重要催生人
”
。(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