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浙江省宁波金兰教育合作组织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21+3)【选择性必修一1—4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4 浏览数:192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

下图是距今约2700年前的古希腊陶壶,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古希腊城邦(  )
①实行政治制度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
③均历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 ④公民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毛泽东提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完成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上的统一。为此,中共中央在解放区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设置人民政府 ②设置军政委员会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将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入宪法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①④②③

5.

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报告》,其中建议: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这份报告(  )

A.使考试成为官员录用的唯一方式B.开始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C.反映了社会建立高效政府的诉求D.标志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6.

有学者认为: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时期,其中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草创时期,北京民国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 下列选项中符合形成时期的是(  )

A.设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B.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C.设考试院,选拔和任用人才D.颁布《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等法规

7.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 铸刑书 ,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
①是本国历史上最早成文法 ②都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③符合当时社会变革需求 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8.

近代西方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下列有关这两个制度正确的是(  )
①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②律师制度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③陪审团制度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④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9.

1978年邓小平曾说: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 ,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 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也就跟着改变 。这主要反映出(  )

A.干部队伍官僚主义严重B.我国尚未制定社会主义法律C.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D.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10.

秦汉为了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有效管理采取了相应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②汉初,朝廷武力征服北方匈奴
③汉武帝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
④89年,窦宪北击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11.

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 国际法之父 。他创造的这部 法典 是(  )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查士丁尼法典》C.《拿破仑法典》D.《战争与和平法》

12.

解读下图,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B.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C.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D.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状态

13.

下图是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结合所学,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
①1950—1959年的外交成就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②70年代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建交高潮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动建设以发展大国关系为首要任务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

14.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5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8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7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企改革取消了计划经济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C.为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D.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16.

自秦建立了官僚帝国以后,考课制度就成为了官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考核官吏、任人授官、晋升职级、奖励惩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关于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秦汉时期,由丞相参与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B.隋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皇帝遣使到州县巡察
C.唐朝重品德和才能,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D.明代考察包括外地官员每3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每6年一次的京察。

17.

司马光说: 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即:中进士),请贡院逐路取人。 欧阳修却说: 科场取士,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各因其材性所长而各随其多少而取之。 二人所谈的现象根源于(  )

A.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B.北方经济的日趋衰落C.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D.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18.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1)

处己修身、励志

5

37

(2)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3)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4)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

5

26

(5)

从政

11

17

A.唐宋时期家训内容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B.宋朝家训的 女诫 减少说明封建伦理衰落
C.宋朝家训增多是受到理学走向世俗化的影响D.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大大促进印刷术的进步

19.

下表是1949年—1956年《人民日报》中 领土、主权、完整 干涉内政 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

关键词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领土、主权、完整

45

63

21

21

7

206

194

132

干涉内政

7

10

18

15

8

122

154

127

A.大国外交理念形成B.外交政策趋于成熟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20.

下图为租庸调制简图,这一制度(  )

A.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B.推行单一的货币税C.以全体男子为计征对象D.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

21.

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画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②④③

二、材料阅读

22.

时代催生变法改革,改革推动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嘉靖初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形成了主币,并以赋役改革的形式迅速扩张,进入国家财政的层面。《会计录》显现出明代财政从实物折银到征银的曲折反复过程,这无疑已将原有的以实物为主的财政结构破坏殆尽,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异常的混乱无序。财政危机表明,对于原有财政体系需要一个改革与重组。张居正改革正是应对这样的挑战与危机而出现的,是在白银通货的盛行中应运而生的。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材料二
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盖不易者三纲五常。 开始行政改革,裁汰书吏、差役,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新机构。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做法,推出中央新官制。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又出台了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并宣布该方案先在东三省试行,各省于15年内分期完成。对于此次清廷的行政改革,当时舆论大失所望,感叹: 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 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 丁未政潮 (1907年春夏间)。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政角度说明张居正改革应对 挑战与危机 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行政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共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以及我国为解决 改革开放中的矛盾 而提出的深化改革总目标。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宝钞没有保证金、储蓄金等制度,而且发行无度,出现了贬值的信用危机。以成化、弘治为界,白银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市场崛起(到得到官方认可)与自上而下合流的历程,主要以赋役折银的方式,大规模推向全国。白银作为称量货币,具有自由银的本质,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朝铸造和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丧失。

——摘编自万明《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二
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化。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体制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特征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因素。

三、开放性试题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察两幅地图,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