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五校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6
浏览数:150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被誉为________文明的象征之一( )
A.两河流域
B.长江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他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了
“
全希腊的学校
”
,在他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伯里克利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分隔开来,但三国历史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三国革命的相同目标是( )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抨击欧洲封建势力
C.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D.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14世纪,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
A.共产主义
B.民主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在中国汉代史籍中,日本被称为
“
倭
”
。唐朝时其汉名变为
“
日本
”
。646年,日本进行了一次改革,效仿中国,那么,这次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在古代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释迦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离家修行,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为封臣提供保护。11世纪时,以( )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普遍存在。( )
A.军功
B.血缘
C.政治特权
D.土地的封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还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
“
他们
”
是指( )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
A.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D.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
此段文字出自于哪一文献( )
A.《人权宣言》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如暴风,如骤雨,打垮了专制帝国,建立了共和政权,足以宣告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开始在欧洲大陆形成,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国会重新召开
B.攻占巴士底狱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苏格兰人民起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
阿拉伯数字
”
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该具有( )
A.开放和交流意识
B.爱国意识
C.民主和法治意识
D.革命斗争意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材料说明中世纪的西欧庄园( )
A.以农业为主
B.具有司法职能
C.自给自足
D.具有政治职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华盛顿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①起草《独立宣言》 ②领导独立战争,贏得国家独立 ③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④指挥滑铁卢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它
”
指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权利法案》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宅地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D.马可·波罗来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这里的
“
他
”
是( )
A.华盛顿
B.罗伯斯庇尔
C.克里孟梭
D.拿破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
“
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励工人,他将知识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
”
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有( )
A.发表《人民宪章》,领导英国宪章运动
B.吸取前人思想,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发表《共产党宣言》,指导工人运动
D.创作《国际歌》,领导巴黎公社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夏劲、陈茜在《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一文中写道:麦哲伦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险活动第一次验证了大地是球形的这一科学假说,地平说受到了事实的挑战。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把人们从经院哲学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使一些人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的教条与理论。材料旨在表述新航路开辟的( )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下图中扑克牌中的人物征服并统一了希腊,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以
“
他
”
名字命名的大帝国,
“
他
”
是( )
A.屋大维
B.亚历山大
C.释迦牟尼
D.穆罕默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
a.苏格拉底演讲 b.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c.查理大帝加冕
A.abc
B.bac
C.acb
D.cba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罗马法是古代罗马人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这段话意在说明罗马法的( )
A.消极影响
B.积极影响
C.实施目的
D.阶级属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2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
材料二
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突厥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等等。各民族通过互相接触、互相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存斗争中认同了阿拉伯文化。………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地,都是世界上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在征服这些地区后,不仅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也就不会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统一的旗帆,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
材料四
“
这场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
,它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在这场运动中,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它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反抗罗马教廷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控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古代文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文化有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4分)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欧洲发生了一些新变化,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一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后来,他们又
“
发现
”
了古巴和海地。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大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
——王飞鸿主编:《非洲简史》
材料四
“
三角贸易
”
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欧洲发生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哪位航海家发现了美洲?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利润最高的是三角贸易的哪一程?(2分)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认识。(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从16世纪末以来,政府即经常入不敷出,不得不借货,到查理一世时已是债台高筑,国王于是借助于议会补助金来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所谓议会补助金,即由议会通过征收的特殊捐税。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首先爆发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问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
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
“
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最后一个条款表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失去对革命方向的控制:
“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
”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谁与谁存在矛盾?这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与哪一国家的诞生相关?
“
这份宣言
”
指什么宣言?(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原则?(写出两点即可)(2分)
(4)请为上述材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观察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英国享有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即它早已在基础性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英国拥有更多可被用作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它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由于行会瓦解较早,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材料二
在英国,最初厂房规模小,多以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文特河边建立的水力纺纱厂为样板,通常是一幢3—4层的楼房。但到18世纪最后十年,工厂已经是新式的多层楼房的大厦,而且一般都建在大城市或者是城镇附近。
材料三
到了19世纪30~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工人为机器排挤而失业,无产阶级越来越贫困化,从而不断破坏了国内市场……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危机使大批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生产力和产品遭到空前的破坏,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更加激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18世纪英国工厂建筑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带来的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存在哪种社会矛盾?基于这种矛盾,诞生了哪个
“
革命理论
”
。(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