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八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520

一、单选题

1.

下面是河南考古工作队的两份考古报告的部分内容。这可以用于印证(  )

距今9000多年前

漯河市贾湖遗址

出土了的大量水稻植硅石、稻壳印痕以及上千粒人工栽培稻的碳化颗粒。

距今8500年前

邓州市八里岗遗址

14座灰坑内堆土中,有大量碳化稻谷经专家鉴定是人工栽培稻的遗存。

A.黄河流域是我国水稻的发源地B.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显现C.旧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经济发达D.中国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

2.

西周时期, 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国人)于王门。 《周礼·小司寇》云: 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这反映出当时(  )

A.原始民主传统得到一定保留B.君主专制体制受到一定制约C.宗法分封制已开始趋于瓦解D.政权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

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月下诏,要求 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后又 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这些做法有助于(  )

A.实现儒学的法律化B.提升政府决策的合理性C.完善察举选官制度D.落实 休养生息 的政策

4.

从隋朝开始,政府开始设立 义仓 ,因为 百姓之徒……轻尔费损,於后乏绝 ,于是在开皇十六年(596年)下诏: 秦、叠、成、康……等州社仓,并 当县安置。二月,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这些仓储制度(  )

A.旨在解决中央财政的困难B.促使救灾体系规范严谨C.成为隋朝统治残暴的例证D.呈现出鲜明的官方色彩

5.

唐律规定: 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敕: 累降指挥禁杀耕牛,州县或不奉行,纵令宰杀,或抬弁到官审验,因缘骚扰,仰令今后只依法勒耆保验实申官。 即发现私杀耕牛,应查验属实申报官府。这些规定(  )

A.印证了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B.开创了律例合编的立法方式C.折射出小农经济的重要地位D.有利于理学教化向基层渗透

6.

下面是两首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谣。据此可推知,明清时期(  )

歌名

诗词

赤日炎炎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迎闯王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A.经世致用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文学创作脱离了现实C.西方启蒙思想冲击理学权威D.封建统治暗含着危机

7.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诸罗县知县樊维屏设社学4所,此后台湾府4县1厅的 土番社学 增加至41所,少数民族教育迅速普及。至乾隆年间,台湾地区社学以讲授儒学典籍为主,并增至51所,其中台湾县5所、凤山县8所、诸罗县11所、彰化县21所、淡水厅6所。社学的推广(  )

A.消弭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B.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C.有利于增进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D.推动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8.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例举了多项清朝未遵守经义或违背经义的事件,并提出 吾中国法古经之治足矣,本非取于泰西 。康有为意在(  )

A.践行 中体西用 B.宣传儒学主张C.减轻变法的阻力D.促进思想启蒙

9.

下图是宣统二年(1910年)商办湖北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单。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

A.晚清政府积极奖励兴办实业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方式的创新C.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春天D.洋务企业仍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10.

1915年袁世凯接受 劝进 当上皇帝后,很快护国运动便取消了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就被迫逃亡。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C.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重组D.军阀割据使共和制名存实亡

11.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文章中写道: 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 。这一思想的提出(  )

A.旨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标志着工农武装任务已经完成C.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D.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2.

1949年,新中国海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式宣告成立。当时外务部领导人说 我们已把国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 此举(  )

A.表明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B.迫使美国等帝国主义同意中国关税部分自主
C.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D.使进出口贸易彻底摆脱了外国税务机关管制

13.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指示,规定对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内容的地名、碑碣、匾联等, 同少数民族代表共同协商后,分别予以禁止、撤除、更改或封存 。这一规定旨在(  )

A.提升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B.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C.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差距D.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正式形成

14.

1993年,我国推动粮食流通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但因国内供需紧张,当时规定小麦、大米、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仍由国有粮食部门独家收购,限价销售。直到2000年,国内储备粮充足及市场平稳后才放开销售。这些举措意在(  )

A.全面落实统购统销政策B.确保国家粮食安全C.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D.试行家庭联产承包

15.

下表所示为2019~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规模情况。这一状况(  )

A.促使劳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B.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C.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表明大国竞争实质是高新科技竞争

16.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推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

A.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C.使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17.

在《梨俱吠陀》中,吠舍主要从事土地耕种;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土地,只能在农村当佃、雇农,或在城市从事屠宰等 不洁 行业的人,充当仆役或奴隶;而 社会高层 的婆罗门则任职祭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学作品是研究种姓制度的一手史料B.种姓制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根源C.佛教深刻影响着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D.种姓是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

18.

《罗马民法大全》颁布后,妇女实现了 无夫权的婚姻 ,妇女在婚前婚后的地位保持不变,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妻子的嫁资非经妻子的同意,丈夫不得处分,且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全部归还妻子。这一规定(  )

A.体现法律注重维护个人权益B.印证男女平等的时代特征C.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D.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19.

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发挥作用的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中世纪后期,英王与议会合作通过了《首岁教捐法》《至尊法案》等一系列法案,打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势力。这一发展进程(  )

A.导致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B.反映出英国世俗王权的强化C.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的控制力D.表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20.

中世纪时,西欧行会中成员必须遵循一些例如 互助友爱,友爱如兄弟 的伦理原则,如在英国里吉斯圣三行公会中,公会会长必须一年四次地走访那些年迈、饥饿和贫穷的成员,给予他们物质和心灵上的帮助。这表明当时西欧行会(  )

A.是城市行政治理的基本单位B.发挥了社会救济的功能C.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推动了城市自治与发展

21.

下面是近代某植物物种交流路线图。该植物是(  )

A.可可B.水稻C.番茄D.小麦

22.

下面是英国兰开郡1841—1856年纺织厂数量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1841—1856年英国兰开郡纺织厂数量

年代

合计

1841

974

1850

1149

1856

1451

A.工厂制度迅速发展B.手工工场已完全消失C.垄断组织已经形成D.轻工业生产最为发达

23.

有学者评论说, 从那天起,在国际市场做生意,都用美元标价、结账,还因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负责放贷,让大家有钱搞建设、做买卖。 这些现象反映出(  )

A.雅尔塔体系为美国长期操控B.布雷顿森林体系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C.美国经济高度依赖世界资源D.战后世界经济协调机制尚未正式确立

24.

有学者指出: 经过二战时期战时经济对计划的刚性需求和细化安排,计划经济变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一种不可更改、天条铁律般的固定模式。不仅备战经济、战时经济如此,就是战后和平年代的经济,亦复如此。 这一观点可用来说明苏联(  )

A.计划体制阻碍战时工业发展B.走市场经济道路具有一定必要性C.战后经济深受传统体制掣肘D.经济领域完全背离马列主义原则

25.

下图展示了2017年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出口汽车的情况。这可用于说明(  )

A.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B.美日之间经济贸易摩擦加剧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猛D.日本经济强国地位得到凸显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小国的生存危机驱使魏文侯起用李悝,拉开了战国大变法序幕。《汉书·食货志》载,李悝为魏文侯 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 在治国用人时,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李悝痛斥 淫民 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 。对于这种传统的既得利益者,李悝主张 夺其禄 ,以便吸引和任用 四方之士 。这使得魏国很快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摘编自高专诚《战国前期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兼以吴起变法、商鞅变法为参照研究》

材料二
(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法》一篇,又以《具法》具其加减。

——摘编自房玄龄等《晋书·刑法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变法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悝变法的效果。(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4分)
材料一

颁行时间

制定者

宪法名称

特色

1908

清政府

《钦定宪法大纲》

仿照日本宪法,预备立宪。

191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借鉴美国宪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19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宪法大纲》

工农民主专政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构建新政权的运行秩序。新中国成立后,一届人大制定和颁行了1954年宪法,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制度。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又颁行1982年宪法,并逐步提出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 依宪执政 等重大理念。后来,又根据客观实际需要,推进宪法与时俱进,形成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4个宪法修正案,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及时确认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成就与经验,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摘编自杨琳吴磊《中国共产党人民宪法观的百年演进与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我国制宪实践的发展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新中国的制宪实践。(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意大利人的奢华服饰仅限于教会高级人士出席重大仪式庆典时所穿着的法衣,即使封建贵族阶层也很难享受。但中世纪晚期发生了巨大变化,延绵不断的封建战争和远距离商业贸易活动的复兴,改变了人们对服装样式和材质的审美和需求。这一时期,骑士和军队制服元素以及来自东方的奢侈材质和装饰风格,对意大利的服装潮流产生了深远影响。1333年,佛罗伦萨商人杜乔·普奇专门在拉古萨的金匠铺花费30杜卡特,订做了一条镶嵌许多宝石的银质镀金腰带。当时对奢华服饰和时髦潮流的追逐不只是贵族商人等特权阶级的专利,而是一种全民时尚。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崇奢与禁奢》

材料二
17、18世纪是法国奢侈品生产与消费的顶峰时期。在穿的方面, 昂贵雅致的服装、精心制作的头饰、车马随从和讲究的家具,在当时(不同阶层)都很流行 仅路易十四自己所穿的一件衣服就饰有1400万法郎的金刚石。而路易十五继承了先王的奢侈遗风,他的宠妃彭芭杜尔夫人的奢侈更骇人听闻——在得势的19年中,她为展示身份和地位花费就有36327268里佛尔 。一系列的事件造成了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时期的财政严重困难,国王与大臣、特权者的斗争一直未停,尤其是巴黎高等法院利用其注册权与国王的抗争、三级会议与路易十六的抗争等。

——摘编自杜广强陆伟芳《奢侈消费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意大利人的服饰由俭趋奢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6世纪的意大利与17、18世纪的法国在服饰方面奢侈消费的共同点,并简析法国奢侈消费对政治局势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制度的总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国际法公认的源头。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庞大又具有多样性的法律体系。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但却不同于国内法,缺少国际立法机关、有强制管辖权的法院和集中组织起来的制裁等因素,故其有时能推进人类维护共同利益,有时受制于一些强大的国家而影响很小。

——摘编自刘丰、任晓燕《刍议国际法之效力根据》

根据材料,以 国际法的效力 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世界近现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