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465

一、选择题

1.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 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 ,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2.

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 元首制   ②2世纪,地中海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内湖  ③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罗马  ④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与人的形象与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这表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蕴含丰富哲理B.神权至上C.神人同形同性D.华丽宏伟

4.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野下,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若想了解古代希腊文化,你可以阅读(  )

A.《荷马史诗》B.《汉谟拉比法典》C.《天方夜谭》D.《查士丁尼法典》

5.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产生了多位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是其中之一。下列属于他的名言的是(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B.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C.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6.

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

A.庄园经济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自治制度D.宗教文化制度

7.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8.

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城市相比,欧洲中世纪城市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封闭和狭隘B.自由和自治C.衰败和落后D.割据和独立

9.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公布改革内容B.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
C.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D.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0.

某同学在归纳世界古代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时,罗列了以下四个国家,存在时间最长并创造了有自己特色文化的大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拜占庭帝国C.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

11.

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D.明治维新

12.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  )

A.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传播了欧洲文明的成果D.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13.

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B.封建行会的发展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D.庄园经济的兴起

14.

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但丁——《神曲》B.米开朗琪罗——《最后的晚餐》C.拉斐尔——《哈姆雷特》D.薄伽丘——《罗密欧与朱丽叶》

15.

如图是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该作品的特殊时代价值在于(  )

A.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B.再现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C.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D.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16.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B.维多利亚号 船员的航海日记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17.

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坚信地圆说,向往东方。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船员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开始航行。下列选项与他航行史实相符的是(  )

A.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B.发现 美洲新大陆C.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D.首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

18.

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恶臭熏人的船舱里死于时疫,或因船上的粮食、淡水不足而被活活的抛入大海。据此可知(  )

A.三角贸易的血腥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C.鸦片贸易的罪恶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9.

17世纪的 海上马车夫 和17、18世纪夺取了大量殖民地,自诩为 日不落帝国 的国家分别是(  )

A.葡萄牙和英国B.荷兰和英国C.西班牙和英国D.美国和英国

20.

历史老师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关于转移前后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最高权力转移前属于议会B.最高权力转移后属于议会C.转移后国家权力无法正常运行D.转移对最高权力没有任何影响

21.

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学生在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时,对两次战争的相同点进行归纳,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受到外国势力干涉B.都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C.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D.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22.

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 在1815年以前大约三十年的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 革命 ——政治革命主要影响欧洲大陆,而经济革命则在英国表现最为活跃。 这两次革命分别是指(  )

A.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C.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

23.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显示,火车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材料中 火车 的发明人是(  )

A.凯伊B.斯蒂芬森C.瓦特D.哈格里夫斯

24.

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 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

A.工厂制度的确立B.内燃机的出现C.瓦特改良蒸汽机D.计算机的问世

25.

下图是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  )

第十二章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③……

第三节  第一国际

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B.法国工人运动的勃兴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D.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斗争

二、材料题

26.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根据以下图片开展了题为 多元的古代文明 的大概念学习。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和他们一起循着历史的足迹,进行一次世界古代文明的探寻。 (9分)


图一
金字塔


图二
摩亨佐·达罗遗址


图三
帕特农神庙遗址


图四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1)图一是诞生于哪一大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写出一例该古文明在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2分)
(2)图二遗址发现于印度河,雅利安人进人该流域后,逐渐建立了哪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后来,谁为了反对第一等级的特权而创立了佛教?(2分)
(3)图一与图二文明诞生的共同地理环境是什么?再举一个与之类似的古文明。(2分)
(4)图三、图四的建筑有何共同特点?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旅游能看到上面哪一实物史料?(填写序号)(3分)

27.

人类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碑,上部是以太阳神授予汉谟拉比权杖为主题的浮雕。浮雕下面镌刻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图二

雅典卫城西北的公共活动空间有雅典广场,那里设有公民陪审法庭及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等重要权力机构。


图三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改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处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及其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4分)
(2)写出材料一中图三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罗马 以法律 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哪部法律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分)
(3)根据材料二,编制美国政权结构示意图,并分析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5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世界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1分)

28.

有学者说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业革命在社会意识领域的反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吃早饭的时候机器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饭边照看着活儿。中午12点,工人们像刚从牛棚里放出的牲口,四散向家中奔去。午餐一吃完,他们又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拥挤不堪、肮脏龌龊的高温车间里不停地干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

——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材料一中提到的 工业革命 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哪一机器的改进最能体现它是 一次技术革命 ?依据材料一写出,为什么说它 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5分)

29.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某班同学以 资本主义制度 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17分)
任务一 【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历史脉络】
(1)第一组的同学绘制了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维导图。请你和他们一起根据导图内呈现的推动因素来进行相关的解读。(3分)
任务二 【观察战争图片·分析历史影响】


图一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


图二
1812年拿破仑帝国示意图

(2)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第二组同学收集了两幅历史地图,观察两幅图片,结合所学写出两者间的联系及共同历史影响。(4分)
任务三 【阅读名人传记·制作人物名片】
(3)第三组同学在阅读了两位人物的传记后,为其中之一的拿破仑制作了一张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为乔治·华盛顿也制作一张。(3分)

人物名片

 

姓名:拿破仑·波拿巴

身份: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

对本国的主要贡献:颁布《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任务四 【研读历史文献·感受社会进步】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4)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哪种政治制度!表格中《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原则?(3分)
(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及共同历史作用。(4分)

Baidu
map